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学生消费状况与民族精神教育探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学生消费状况与民族精神教育探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学生消费状况与民族精神教育探讨

【摘要】在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同时,也逐渐提升了我国人民群众物质财务,进而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各个层面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正确消费方式以及消费观的培养是维持社会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步。中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其不仅是打造和建设未来世界的群体,同时也是引领未来消费的群体。对于物质消费如何予以平衡,促进生活水准逐渐提升,保持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这是未来中学生群体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注重中学生正确消费方式以及消费观念的培养和树立,将会对国家的未来发展以及人类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次研究确定中学生的消费状况民族精神教育的相关探讨为课题,展开如下综述。

【关键词】中学生;消费状况;民族精神教育

对于中学生来讲,不良的消费行为会带来十分深远的负面影响。不良的消费行为会导致家长的经济负担逐渐加重,同时学生的依赖性心理很容易就此养成,逐渐变成“啃老族”的一份子。同时不良的消费行为还有助于形成不正常的人际关系理念,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校管理难度逐渐加大,同时影响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此外,中学阶段的学生,其一旦形成固有的消费理念,就很可能是终身性的,严重的时候会对中学生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造成直接影响。所以在消费行为方面,注重引导中学生,帮助其正确消费观念的树立,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养成,进而影响学生的社会消费行为和消费道德,同时还可以对社会经济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1]。

一、中学生错误消费观念和行为

因为中学生不具备加强的自制能力,且不具有成熟的心智,再加之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学生薄弱消费意识的影响,会导致成人社会影响其消费行为。若是一旦中学生养成错误的消费观,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也会对未来社会发展造成影响。同学之间在消费方面相互攀比,会导致父母的经济负担大幅度增加,甚至荒废学业。有很多学生在对自身经济发展状况和生存状况作出改变的时候,其主要寄希望于艰苦奋斗和不断学习等途径上。但是其中也不乏部分学生,因为自身家庭条件较差,面对大城市的奢华和诱惑,过分享受物质,所以在消费方面较为盲目,导致父母负担过重。同时“学习无用”这样的荒谬理念也会逐渐在中学生内心中滋生,不再有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最终朝向错误的方向发展。中学生的非理性消费行为诱发因素主要是消费观念不健康,如过分攀比、追求奢侈品等,进而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2]。

二、诱发中学生错误消费观念和行为产生的因素分析

1、心理因素

因为中学生年龄因素限制,其还不具有十分稳定的心理,再加之较强的表现欲作祟,进而导致错误的消费观以及消费行为就此养成。中学阶段学生的主要心理特征是叛逆以及求新和好奇。和中学生年龄因素相关的心理主要有逆反心理、求新心理以及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中学生思考问题的时候缺乏理性,进而就会逐渐形成冲动性消费和偶然性消费。中学生还没有树立成熟的自我价值观,对于消费的追求过于盲从,所以就会有从众消费行为产生。再加之学生对新鲜事物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会购买一些十分新奇的产品,这些产品的价格较高,且远远超出了实际价值。总之,心理因素严重影响着中学生消费观念和行为的形成。所以若是消费行为的诱发因素是中学生的随意性心理和不稳定性心理,就会导致重复消费以及盲目消费等行为产生,继而严重危害中学生心理。

2、成人社会不良现象和习惯

成人社会的社会导向缺乏细腻性,以至于无法更加针对且细腻的引导中学生的消费行为和理念。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越来越多的变化逐渐出现,从而也促进了经济的飞跃式发展。很多中学生的父母都来自贫困地区,其经历过吃苦挨饿的日子,所以努力工作,想要将最好的东西给自己的孩子,不愿意孩子承受痛苦,所以对于中学生的需求无原则的满足,似乎所有的家庭消费都围绕学生展开,最终出现家长节衣缩食,而中学生消费超标的情况。最终导致畸形的消费心理形成于中学生群体当中,严重影响中学生人生观以及消费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通常导致一种盲目的优越感形成于学生群体当中,导致学生的心态处于不健康状态,在消费方面形成误区[3]。

3、学校和家庭教育方向性偏差

就我国现代的家庭来讲,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已经不再保守,而是更加开放,但是这种开放却是非常极端的,是不健康的,家长放任中学生花钱消费,没有很好的对其进行约束,无法引导和教育中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和消费方式,这也助长了中学生的高消费行为。甚至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竟然可以用“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的思想。这就表示,对于孩子的生活质量,很多家庭予以了高度重视,不过却对中学生的消费方式和理念以及理财能力没有形成重视[4]。

三、引入民族精神教育正确引导中学生消费观念和行为

1、科学指导消费行为,正确处理个人消费

消费资料的所有权属于个人,对此国家应该予以尊重。不过正确指导消费这一责任却属于国家和社会。在组织经济活动的时候,其重要内容就是引导正确的消费观,其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客观性。从表面上看,学生的消费行为属于个人的生活行为,他人没有干涉的权利,不过其本质反映的是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其集中反映出人们的道德情操。所以,我们需要正确且科学指导学生的生活消费。

2、对学生认识个人消费与国情的关系予以启发

在引导中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方面,需要充分结合科学人生观、理想前途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和消费教育,要让学生充分明白钱应该怎么花,花钱也可以体现一个人的道德观念。在不断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消费水平逐渐提升,于情于理这都是非常正确的。不过作为当代的消费者我们应该明白,当下我国的经济总体水平依旧处于较低状态,并且各个家庭和地区之间,在经济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若是学生之间相互攀比,那么对于一些条件较差的学生家庭来讲,这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增加家庭负担,给父母造成更大的经济压力,但是碍于面子学生们不会针对这种消费行为予以节制,最终导致越轨的行为产生。所以,应该明确我国实际的国情,注重发扬和传承勤俭节约以及艰苦奋斗的传统教育,对于“超前消费”予以反对,对于“适当消费”予以提倡。不仅要让学生们认识到,在经济建设方面,我国所取得的成就是非常巨大的,与此同时也逐渐提升了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在我国的很多偏远地区,其依旧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应该加强改革和创新,充分认识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然性[5]。

3、注重协调物质消费与精神文明消费

通常情况下,家庭的精神文化开销所占比例远远不及物质消费。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理解这种现象。有一部分家长可能觉得,文化娱乐也包括唱K、看电视以及看电影等等,觉得这应该是精神消费的一种。不过一般情况下,此类文化消费的重心是消遣娱乐,和高尚的精神生活之间还存在较大的距离,并不利于青少年良好品质的养成以及身心健康的培养,甚至部分娱乐项目造成的影响是非常负面的,作为校方以及家长,应该正确指导学生选择试听内容和课外读物。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不仅有助于学生生活的丰富,还可以使学生的艺术享受需求得到满足,同时对于学生的性情陶冶以及健康身心的养成起到积极作用。可见很好的协调学生的物质消费与精神文明消费是社会进步程度的一种体现,是家庭生活素质高度的一种反映。

4、要注意传统的教育与现实状况相结合

传统教育内容以及方式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当下学生需求,其并不适用于当下的社会消费现状,但是这不代表我们要抛弃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文明,文明的存在必有其道理。我们要做的事情是充分考虑现阶段的社会现状,并和传统教育相结合,创新发展,学习海内外华人中事业成功人士艰苦创业的事迹,学习他们功成名就之后为国家、为民族的事业继续出力的爱国精神,富裕不忘国家、不忘进取、不奢侈的传统美德。对学生进行更直观有效的教育,力求把当今中学生的主要精力引导到为国求学立志成才上来[6]。

四、结语

我们应该秉承科学的价值观念,默许中学生不健康的消费潮流,不过需要明确的是,认同和开明之间还是存在一定区别的,对于这种不健康的消费潮流,我们要保持理性的态度予以处理,随之利用交流和学习的方式,和学生们做出有效的沟通,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明。在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的时候,我们应该保持平等的态度,对于学生的人权予以正确对待。需要明确的一点是,一般来讲,在我国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家长,这也可以说家长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默认了学生的消费行为,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家长的消费行为引导孩子做出与之相适应的消费行为。所以作为学生家长,应该从自身做起,对待消费应该保持科学和理性的态度,以此才可以更好的引导以及启发学生,有助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

参考文献:

[1]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的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2]傅国波.小学民族精神教育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的实践探索[J].发现,2017(5X):14-14.

[3]栾静.民族精神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论析[J].科技视界,2017(30):20-21.

[4]刘曙华.论民族传统体育与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融合与发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17,33(13):153-155.

[5]王丽晓,李秋红,郝静.茶文化凝聚的民族精神对学生思想教育的作用和意义[J].福建茶叶,2017,39(4):253-254.

[6]马军宁.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调查与研究——以西藏民族大学附属中学为例[J].西藏教育,2017(4):49-52.

作者:谢楠静 单位:甘肃政法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