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中小学课程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摘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力保障,思政课程的每次改革创新都是通过落实到理论内容与教学实践来实现的。但在建设过程中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间存在相互割裂、各自为政等现象,存在重形式轻德育、重理论轻实践、重过程轻方法,导致区域间教育发展不平衡,课程资源共建共享体系薄弱的现实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必须抓住要害部位,以问题为导向转变教育理念,统一课程改革发展方向,紧密衔接大学与中小学的思政课内容,依托信息手段助力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着力解决区域间发展不平衡,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行为脉络,确保大中小学思政体系建设与德育体系衔接沿着既定方向发展。
[关键词]课程思政;德育;衔接
一、大中小课程思政体系衔接问题的提出
思想政治教育是贯穿于大中小学全过程的进阶型课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要厘清各学段间的差异性与关联性,统筹协调好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有效性,改变以往各学段课程相互分割,各学段教师分庭而治的思政教育结构为改进思政课一体化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十四五”时期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是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高地,应一以贯之的贯穿始终。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是在大中小学德育衔接或一体化概念下进行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提出是对大学课程思政与中小学学科德育衔接问题研究的深化,高校课程思政与中小学学科德育的建设是一个统一、完整、有序的系统,各学段思政课在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的有序衔接、合理布局,是确保学科德育实效性的关键。从课程体系建设上来看,中小学阶段则侧重于引导学生对创新理论形成朴素的感性认知,大学阶段侧重于向学生讲清楚创新理论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由此可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处理好“全程贯穿”与“学段差异”的关系,聚焦如何打通大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阶段性阻隔,探索共建、共享、共研分段衔接交流模式,充分挖掘其他学科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共同促进高校课程思政与中小学学科德育的有效衔接。
二、大中小课程思政体系衔接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重形式轻德育
学生的受教育程度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是一脉相承的。首先,青少年作为我国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教育对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在形成的关键时期,接受素质文化和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十分重要,而在现实的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德育被严重的形式主义化、边缘化,照本宣科、走马观花,不注重实效,仅在思政课程中进行德育,容易产生与其他课程教育的“两张皮”现象,导致各学科课程间衔接不紧密、融合不顺畅。其次,德育内容更新不及时,与时代发展脱轨,面临严重的“过时”问题,德育内容跟不上青年人的思想潮流,缺乏“互联网+”教育理念,教育手段过于古板和单调,有些课程内容超前、脱离学生实际接受能力,难以突出思政治课的适应性和渐进性规律,导致中小学德育教育重视“结果”,忽视课程与学段间系统性、连贯性的“过程”,学习教育停留在“表皮”,高校学生重视“形式”,忽视“务实”,思政课无足轻重,考前临时抱佛脚,缺乏深刻认识。第三,德育建设还受到来自社会的负面影响,伴随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诸如“个人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社会现象,中小学生接触到不良信息的可能性增大,部分教师将教育作为提升政绩的平台,不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导致教育者重视“事”忽视“人”,在教学过程中以条条框框为主,不能做到因材施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重视“规范”忽视“规律”,被“禁锢”在教育教学的规章制度之中,缺乏总揽全局把握规律的德育观,致使德育建设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
一、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中的问题透视
(一)教学基础设施落后
众所周知,教育活动由三大要素构成: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教育活动欲求顺利地开展除了需要教师与学生外,还依赖于一定的教育媒介。基于不同的教学活动以及不同的教学目标,教育媒介的选择往往各不相同。有效的教育媒介选择有助于增进教学效果。广义上,学校的教学基础设施均可以视为潜在的教育媒介。因而学校教学基础设施的完善能够为教育活动提供多样的教育媒介选择。然而对当前中西部农村的中小学而言,现实情况却是普遍存在着教学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目前许多中西部中小学可以选择的教育媒介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的水平。教师依旧主要通过课本、黑板和粉笔来完成教学。学生获得知识也主要是通过课堂上教师的讲授。学校里面没有语音室、图书馆、实验室等基础设施;教室里没有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新课改强调学生要在实践中学习,强调要培养学生个人探究能力。为达成这些目的显然需要学校能够提供多样的教育媒介予以支持。但是中西部农村中小学的教学基础设施现状,却难以满足新课改的相关教学要求。拿初中物理教学为例,按照新课改要求理想层面应该是学生实践操作相关的物理仪器,从实践中发现和了解相关物理原理,但是许多中西部的中学没有物理实验室,或者是没有足够多物理仪器提供给学生实践操作,因而只能采用教师讲授或演示的方式来完成教学。由此可见,教学基础设施的落后制约了中西部中小学的课程改革。
(二)教师教学思想观念保守,教学行为固化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传统的教师角色受到了挑战,教师们习惯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必将改变已是不争的事实。一线的教师需要解放思想,调整好心态,重新审视和理解教师职业。然而当前在中西部农村中小学,许多教师基于自身能力不足而存在着排斥新课改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教师思想观念保守,固守于以往的教学经验,不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面对新课改,一些教师甚至愤慨地表示“我觉得连课也不会上了”。有针对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课改态度的调查显示,当被问及“您愿意放弃原有的教学模式吗”时,表示不愿意的教师比重为46.9%,表示基本不愿意的教师比重32.7%,表示基本愿意和愿意的教师比重分别为14.2%和6.2%。由此可见,整体上教师们教学思想是保守与固化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是课堂的主讲人,学生主要通过教师的讲授而获得知识,这是许多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目中根深蒂固的教学观念。另一方面表现为教师们普遍缺乏满足新课改教学要求的能力。新课改对教师在知识结构、教学和科研能力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标准与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的能力,要能利用包括网络在内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等等。但是目前的现状是,面对这些能力要求许多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遍感觉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与之相去甚远,因而即使有心践行新课改,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缺少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在农村,家长们仍然把孩子的升学视为“跳出农门”的唯一出路,因而他们在乎的往往也只是孩子的最终考试分数。在这样的传统观念下,面对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和做法,家长们常常会表现出质疑,甚至是直接的反对。新课改强调教学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要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家长们普遍认为这就是瞎捣蛋,让学生自己动手学习肯定学不好。“严师出高徒”是许多农村家长多年来一直信奉的教育真谛。在家长的心目中,教师讲授,学生认真听讲,课后练习才会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缺乏了家长们的理解与支持,使得学校和教师们即使有条件、有心、有能力进行课程改革,其实际效果往往也是差强人意。2011年,笔者所在的学校开始全面实行课程改革,全校教师在参观学习后分别在各自班级采用新的教学方法,积极调动学生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刚开始一段时间效果还比较明显,课堂氛围也比以前活跃了许多。但是后来却遭到了不少家长的反对,许多家长来学校向老师了解情况,并且要求老师将自己的孩子管的严格一些。与此同时,在家里学生也受到了家长严格的控制,他们仍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孩子,无从谈起配合。在缺少了家长理解和支持的情况下,学校的课程改革最终难以推进,有的不了了之,教师教学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上。
摘要:傅斯年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学术领导人和学生领袖之一。曾经担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校长及国立台湾大学校长。在从事教育事业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尤其提倡职业教育。
关键词:傅斯年;职业教育;思想
一、职业教育的根源
傅斯年认为近代以来教育已成崩溃之势,细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学校教育仍不脱士大夫教育的意味”。即清末教育的目的仍然是以科举考试为目的,读书被看成是仕进的阶梯。考生仍然在“读书——登科——做官”的道路上循环往复,这样的社会环境使得职业教育完全没有生存的土壤,如此就不能更好的促进人才的专业化发展。傅斯年提出:“想中国成一个近代国家,非以职工阶级代替士人阶级不可,若想中国教育近代化,非以动手动脚为训练,焚书坑儒为正纲不可。”1这话虽然有些偏激,但这确实近代化不可逆转的潮流。二是许多留美归来的学生不了解中国的具体国情,只是把从西方学来的乱七八糟的东西胡乱的应用于教学,而丝毫没有考虑中国的社会现实和学生的接受情况。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不能教书的教育毕业生,使“不学无术之空气充盈于中国的所谓‘教育专家’之中。”这样的教育不但教育不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且是对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学生无法就业造成的新的游民问题更加重了社会的负担。三是傅斯年曾留学欧洲,深刻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作为一个心怀救国理想的青年深处于先进国家,最鲜明的感受就是中国与西方的巨大差距。尤其是看到西方国家都是将科学技术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才创造出了如此强盛的工业文明,那在中国进行职业教育必定势在必行。
二、中小学课程设置中的职业思想
傅斯年认为要救国,首先要改造国民性。而改造国民性就要对教育进行改革。他把大学教育定位为学术教育,以此振兴中华学术;同时又将强调基础教育应该着力于培养职业技能,以此提高整个国民素质,促进近代化进程。那么怎样才能进行职业训练呢,傅斯年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中小学办学的方针和目的
[摘要]德育教育可对人们的品德和思想内核起到教育作用,是国家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针对此,本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研究思想,将文章分为三部分展开分析。第一部分,简述德育教育的基本内涵。第二部分,简述当前国家德育教育体系内,明显出现的教育问题。第三部分,深入分析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建设途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建设路径
引言
德育教育以传播正确的政治思想,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帮助学生知法懂法为目标。多年来,德育教育始终为国家教育部重点内容,整个在各个阶段的教育体系内发挥教育作用。当前国内德育教育开展时存在显性问题,即学科教育与德育教育处于分离状态。该状态将降低德育教育综合效果,对德育教育质量造成直接性影响。因此,国内各个高校、中小学校均对内部德育体系进行反思,试图在反思过程中,得出将课程与德育一体化的可用路径。
一、德育教育的基本内涵
(一)以导向性为基础。德育教育以传授正确的价值观作为教育方针,而每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都具有独特的思想逻辑模式。面对不同学生,德育教育者会使用同一种教育方式。即以某一思想为核心,利用言语和举实例等方式,不断调整学生的思维模式,令学生认同和接受该核心思想。因此,德育教育行为的本质,具有深刻的导向性内涵。教师的德育教育行为中,几乎所有语言和动作,都以引导学生为目标。德育教育的导向性分为两部分,其一,面对个体时,教师将使用更加细致的方式,先调查学生思想,再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引导。其二,面对群体时,教师将使用泛化形式,采集学生群体的基本形态与思想动向,进行宏观性的思想引导。德育教育导向性较强,这说明德育教育的开展方式,携带一些偏强硬化的举措。部分教师开展德育教育时,会突出思想内涵的坚定性,帮助学生建立坚定的政治思想价值观。
(二)重视培养过程。德育教育以传播思想为方法,而人们思想的成型或改良,均需要大量时间完成。因此,当德育教育需要完成教育目标时,短期内基本无法达成。同时,帮助学生调整个人思想,需要使用循序渐进的形式,在日常生活和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思想,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个德育教学步骤,都需要沿着正确和科学的程序开展,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因此,德育教育十分重视教育过程,更加重视阶段评价和考核。以上,是德育教育重视培养过程的首要理由。另一理由为,当前国内的教育体系相对紧凑,课时数量有限。教育部必须保证学生可在正常参与学业之时,拥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因此,高等院校和中小学学校,都无法给出定量的课时,用于开展德育教育。德育教育需要以融合形式进入到各个学科空间内,无确切开展时间背景下,教师必须在阶段内对德育教育成果进行考察。此为德育教育重视培养过程的次要原因。
为充分发挥中小学课程教材在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教育部印发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这将促使学校坚持“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理念,探索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径,为学生生命健康成长服务,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对此,我们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关于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内涵
平常我们谈生命的安全与健康,主要关注的是身体的安全与健康,也就是保护身体免受各种伤害,捍卫人的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教育部印发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涉及5个领域30个核心要点,有4个领域和20多个要点都是与身体有关的,只有1个领域和少数几个要点关注心理与社会。这是惯常的思路和表达,也是学生意外事故、近视、肥胖、体质虚弱等安全与健康问题多发的现实背景下的选择。其实,我们也可以从生命教育的视角来解读生命安全与健康,从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三个层面拓展生命安全与健康的范围。自然生命方面是身体的安全与健康,这包括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传染病预防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安全应急与避险等。社会生命方面是关系的安全与健康,这包括沟通与合作、冲突的处理与化解、亲密关系的维护等。中小学生在这方面的学习其实是比较缺乏的,比如合作关系,有些合作者表面看起来非常大度,但很可能会隐蔽地进行风险的转嫁和利益的窃取,另一方如果没有安全意识和技能,就有可能掉入陷阱。再比如亲密关系,亲密关系中也会存在以爱为名义的强迫和控制,存在自以为是的奉献和付出,这种亲密关系实际是不健康的,会造成无形的伤害和痛苦。精神生命方面是心理的安全与健康,它与幸福感密切相关,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不安全和焦虑的状态中,他不仅难以感受到幸福,而且可能会导致心理扭曲,甚至出现精神问题。并且,心身是一体的,如果心理不安全、不健康,它也会表现在躯体上,造成躯体的不适与疾病。所以,从生命教育的视角来解读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要包括身体的安全与健康教育、关系的安全与健康教育和心理(精神)的安全与健康教育。
二、关于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
教学中经常会提到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在具体的教学中,这三类目标是有机的整体,又各有所侧重。对于生命安全与健康的教学来说,它不仅要强化学生的安全与健康意识,更要关注学生应急安全技能和健康行为习惯的形成。有一个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哲学家和船夫一起乘船,哲学家说:“你懂生理学吗?”船夫摇头。哲学家说:“那你将失去一半的生命。”哲学家又说:“你懂生命哲学吗?”船夫又摇头。哲学家说:“那你将失去80%的生命。”这时一个大浪把船打翻了,船夫说:“你懂游泳吗?”哲学家摇头。船夫说:“那你将失去整个生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技能的重要性。对于生命安全与健康来说,实用技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夸夸其谈,而要掌握扎实的技能。游泳、野外生存、消防器材的使用等技能目标,需要反复练习才能达成。十几年前,深圳一个7岁的小学生发现父母煤气中毒在浴室昏死过去后,冷静机智地运用学到的自救知识和技能,如立即关掉煤气,巧妙打开窗户,迅速跑到屋外用手机报警,清楚报出家庭详细地址等,将父母从死神的手里夺了回来。我们通常说某某实施了教科书般的营救,这种营救一定是需要实用技能的。我们希望在遇到危难时有英雄在身边,英雄一定不仅具备勇敢理智的品格,更具有我们所信任的实用技能。因此,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应该注重建构实用的、具体的、系统的技能目标体系。
三、关于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教学方式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不是为了应试,而是为了帮助学生增强“安全为本、健康第一”的意识和能力,其教学要立足日常生活情境,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探寻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是著名的安全教育专家,他在面向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讲座中经常运用故事、案例、图片和顺口溜,将安全常识讲得生动有趣,让人印象深刻。比如他提到了“杯子定律”,杯子掉到地上破碎的时间可能只要1秒钟,破碎的杯子难以复原。而对于安全事故来说,它也是一刹那的事情,一旦发生,就可能损失巨大。所以每个人一定要有安全意识,要做好自身安全预防和保护。可以说,“杯子定律”的展示比讲一大堆安全道理都更加触动人的心灵,更容易让学生认识到生命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性。因此,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校园,要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多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比如案例教学、情境体验、虚拟仿真、现场演练等都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感。同时,教师要在钻研和创新教学方式的基础上,用心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积累和整理教学素材。网络时代的即时性、连通性,让我们搜寻信息变得非常便利,每个人能接触到的素材其实是非常多的。但如果没有“心眼”去发现,没有主题去搜寻,我们只会视而不见。只有多用心,多积累,多整理,才能使有形和无形的素材生动起来,为教学所用,最终让学生受益。如果教师讲到一个安全与健康教学主题时,头脑中缺乏鲜活的素材,那教学是无法生动起来的。学生如果对此类教学感到厌烦,那么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就无法达到预期目的。教育部文件已经明确提出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要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这将激发一批教师探索和研究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热情。优秀教师从来都是既有热情又有能力的,有热情无能力,热情会逐渐冷却;有能力无热情,能力会逐渐退化。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不断深化对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理解,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这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