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及启示浅议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教师教育课程是教师教育的重要所在,进入21世纪后,为适应性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新加坡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以《21世纪教师教育模型》为指导,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课程结构层次清晰,课程内容多元灵活。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可以借鉴新加坡的做法,培养目标紧跟时代需求,课程设置贴合教师自身需求,同时适当增加实践课程比例。
关键词:新加坡;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新加坡以其优质的教育质量享誉全球,国际权威机构麦肯锡公司2010年底公布的《全球进步最快的学校教育系统如何保持持续进步》报告中将新加坡学校教育体制定位在了从“优秀”走向“卓越”阶段。而其中小学教育质量尤为突出,在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国际数学与科学教育成就趋势调查(TIMSS)、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PIRLS)等评估中小学生能力的国际项目中,新加坡的中小学生一直处在领先位置。正如新加坡教育部提出的“决定教育质量、学生学习效率的最重要因素是教师教育的质量”[1],新加坡十分重视教师教育质量的提升,其中教师教育课程设置逐渐科学化、完善化。对新加坡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经验的研究和借鉴将有助于继续提升我国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水平。
一、新加坡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的发展
经济与教育之间相互影响,良好的经济状况对于教育的发展有辅助作用,反过来教育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自1965年新加坡独立后其经济先后经历了四次巨大转型,本文按照这四个时间节点,结合每一阶段国家经济的发展情况对新加坡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
1.初步建立阶段
建国初期的新加坡亟待解决两大现实问题:极其落后的经济和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于是新加坡出现了第一次经济转轨,即将单一的转口贸易经济转型成多元化的工业经济。伴随这次经济转轨,国家各行业对于技术工人、科技工人及精通英语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但当时新加坡劳动者的平均素质偏低,根本无法满足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面对这一严峻问题,新加坡政府开始着手重点发展中小学教育,如:扩大学校规模、实行免费的小学教育等,这些措施使得全民接受教育成为可能。学生人数的骤增又使中小学教师的需求量随之增加。为协调中小学师生比例,新加坡开始大量招聘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甚至肄业生,在教师培训学院经过短期培训后便进入中小学中进行教学工作,中小学教师数量增长迅速。此时新加坡教育部关注的是教师数量的增加,对于教师教育质量没有过多考虑,因而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整体设置较为单一,课程目标旨在使教师具有基本的教育心理学知识、专业科目知识和教学活动基本技能知识,令培训者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教师的基本要求,尽快上岗,以缓解中小学教师短缺的现状。
2.快速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经济发展迅猛,劳动密集型产业被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替代,技术性人才成为稀缺资源。对此国家提出要通过教育来提高劳动力的技术水平,因此教师的培训工作被提到了政府的工作日程之中,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73年教师培训学院正式更名为教育学院(IE),成为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主要载体。在这里,中小学教师能够接受有关教育理论、教学技巧和学科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培训。1980年,专职教师准备计划出台;1985年,进一步教育专业文凭培训方案启动,这些都标志着新加坡中小学教师教育体系开始走向专业化。教师教育课程方面,一方面,教育部对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方面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改善,开始重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另一方面,开始关注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加入了从教动机、职业规划等课程。教师教育课程不论在内容还是结构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3.提高促进阶段
1986年,伴随新加坡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政府开始着手发展高精技术服务行业,教育也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此时,新加坡中小学教师数量已经得到保障,教师教育开始关注教师能力提升、促进专业化教师群体的打造。在教育机构上,教育学院和教育管理体育学院合并为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NIE),成为当时唯一的教师教育培训机构。随着国立教育学院的成立,中小学教师教育不断走向成熟,教师教育课程也在不断完善。首先,针对不同学历的教育对象,国立教育学院设置了本科生和硕士生培养途径。本科生阶段旨在培养小学和中学教师,硕士生阶段旨在培养中小学和大专教师。根据培养方向、培养阶段的差异,课程的设计和安排也存在一定差异。在课程内容上,为使教师能够适应世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加入了计算机应用教学和计算教学项目。根据中小学的课程安排,教师教育课程中又加入了家政学文凭课程、艺术教育文凭课程,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逐步走向全面化。
4.完善发展阶段
1997年,金融风暴席卷了整个东南亚,新加坡成为最早成功抵御这次危机的国家,可以说这与其国家成功的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虽然如此,此次危机中新加坡教育还是暴露出一些短板,如信息技术教育较为薄弱。新加坡成功抵御金融风暴后开始的第四次经济转型,重点放在发展高新信息技术产业上,教育部紧随其后开始对教育进行整改,重点放在发展学生创新和创造性思维模式上。为实现这一目标,教育部着重强调需要整改的项目就包括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工作。教育部将部分教师教育课程与网络信息技术结合,开展了网络培训课程。截至2002年,150个在职培训课程中包含了35个网络课程,占整体比例的23%。另一方面,为了激发教师们的培训热情,新加坡教育部于2003年通过了一项新政策,即在岗教师可以申请脱岗一年去学习进修,扩充知识。2007年,教育部再出台规定:教师教龄达到12年的可以脱岗2个半月进修,在此期间工资照常足额发放。这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保证了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调动了教师们工作的积极性,使得新加坡基础教育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新加坡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结构
新加坡没有专门的师范类院校,国立教育学院作为教师教育的主要负责机构,担负起了职前教师教育和在职教师教育的重任,在课程结构的设置方面,充分贴合21世纪教师教育培养目标,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不同需求的教师教育设置了相应的课程。
1.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结构
新加坡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主要由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负责,根据准教师的学历背景和未来职业方向的不同匹配了与之相应的课程。(1)教育本科课程教育本科课程的开设对象包括:已通过剑桥“A”水平测试者、国际文凭持有者、理工文凭持有者和新加坡国立高中文凭持有者。课程种类包括:全日制文学学士课程、全日制理学学士课程和兼职教育学士课程。前两项课程学制为四年,目的是为中小学培训合格的主科教师、语言类教师及体育和运动学教师。此类课程旨在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的人才,使准教师不论在教育领域还是其他领域都能有所建树。兼职教育学士课程学制为3年半,通过合理的课程结构和内容,使教学理论与实际教学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门课程对于已经拥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有很大帮助。(2)教育研究生课程参加教育研究生课程的准教师必须具备至少一项国家承认的大学文凭,而且根据未来目标岗位的差异,课程对准教师们还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如:预成为小学主科教师者需要通过剑桥“O”水平测试中的英语、数学以及部分理科类学科;预成为体育课教师者要求热爱运动并已通过体能测试;预成为音乐教师者,需在入学前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含:准备一到两个音乐片段进行三到五分钟的表演、即兴的钢琴弹奏。与之类似,艺术教师的培养对象也会在入学前进行相关资格审查。教育研究生课程的培训周期是16个月,旨在让准教师们获得相关专业知识、丰富的教育学知识和技能技巧,以及了解学生、能与学生有效沟通等方面的能力。(3)教育文凭课程教育文凭课程的开设对象是通过剑桥“A”水平测试者、国际文凭持有者及理工文凭持有者。根据培养方向不同,学制有一年和两年两种。课程包括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两个方向。值得一提的是特殊教育培训,新加坡政府不但对普通教育十分重视,而且对于智力、身体、感官、行为和心理残疾的儿童和成人也给予了相应的关注,为这一群体的培养开设了特殊教育培训,培训合格的教师会获得特殊教育文凭(DISE),专门为特殊群体的教育进行服务。
2.在职教师教育课程结构
新加坡教育部规定,中小学教师每年参加在职培训的时长至少保证在100个小时以上,其中60%的课程要求与所教授的学科及专业相关,剩余40%的课程由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进行选择。教师在职培训主要由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负责,国立教育学院在进行教师培训上遵循以下六项原则:1.提高教师的内容知识;2.更新教师学科教学创新方法;3.为教师配备新的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要求;4.保持教师能够跟上教育的发展和创新;5.培养教师研究和管理的技能;6.通过“终身学习”提高教学效果[2]。为回应教师未来发展的不同需求,2012年8月,由新加坡教育部和国立教育学院合作推出“增强型专业发展连续体模型”,该模型的教师在职教育课程主要包括:学历提升型课程、独立专业学习课程以及各类定制研讨会[3]。学历提升型课程为迎合教育工作者们的专业需求分成了证书课程、文凭课程和高级文凭课程[4],结构化的课程以终身学习为基础,主要为满足不断变化的教育组织中的教师和专业人士的职业需求。独立专业学习课程分为两类,一种是在职课程,根据目前的政策和教师需求设计的课程和教学法;另一种是在研究生阶段授课的在职课程,这种课程充分考虑到在职教师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进行学习、累计学分,当教师累计到足够的学分后可以继续申请入读更高级的认证课程。此外,国立教育学院还开办了各类定制研讨会,如加强教师专业化方面的研讨、发展教师评估能力的研讨、发展教师的师范教育的研讨等等,教师可根据各自的需求进行选择。
三、新加坡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的内容
1.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内容
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方面,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会根据教师们学历、背景、未来教授科目及年级的不同提供相应的培训课程,从学科专业知识到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都有系统的课程内容设置。此外,为使新教师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知识有效结合,国立大学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紧密结合在一起,在经过教育理论、专业知识等方面的理论学习后,新教师要经历10周到22周不等的实践课程[5],通过课堂观摩、教学助理、正式上课的顺序不断强化理论知识在实际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以便新教师能够在上岗后快速融入角色。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中每类课程的组成部分都较为相似,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教育研究(ES)、课程研究(CS)、学科知识(SK)、学术科目(AS)、实习课程(PRACT)和其他与所教科目相关的课程及选修课程[6]。其中教育研究(ES)属于必修课程,主要学习关于新加坡教育体系及教育理论、现象等方面的内容。课程研究(CS)主要针对如数学、华文等具体学科的教授方法、教授技巧等的培训。教育学院对不同学科设置了不同的课程研究课,旨在有针对性地培养每名准教师。如:小学主科教师必须学习英语语言学、社会学和数学教学课程。学科知识(SK)主要为加强准教师们的学科背景开设,此课程的设置同课程研究课始终保持一致。学术科目(AS)以大学生为主,仅在学士培训课程中设置,提供相关学科更加深入的知识内容。对于新加坡教师的教育,实习课程(PRACT)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不同层次的培养实习课程所占比例从10~22周不等[7],实习期间准教师们从观察老教师成熟的课堂教学开始,到协助老教师备课,再到自己独立上课,逐渐将自身学习到的书本知识融于实践当中,不断加强实践能力。
2.在职教师教育课程内容
新加坡在职教师教育课程内容设计多元,并且十分贴合教师需求,主要有四类:专业发展式、工作作坊式、经验分享式和教师实习式[8]。首先,专业发展式课程内容包括领导课程、高级学位课程和专业发展课程,教师可以根据未来发展方向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其次,工作作坊式通过“教师联络培训中心”等机构为教师们交流经验提供空间,使各学校和学科的教师不但能围绕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还能了解各种风格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再次,经验分享式是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根据各学校的发展规划、教师教学方面的成果而组织的经验分享活动。此时的教师都已具备了一定的实际教学经验,并且在日常教学中产生的实际问题需要更加有针对性的辅导,单纯讲授式课堂无法满足教师此类需求,而研讨类课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最后,教师实习式通过鼓励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实习,不断扩充在职教师们的生活阅历,进而丰富课堂内容。需注意的是,教师实习内容必须与其教学科目有一定关联,这样在教师实习期间才能够深入了解相关学科专业的应用及最新发展现状,并及时将实习体会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四、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
新加坡中小学教师教育的成功依赖的是一系列制度的革新,通过分析新加坡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对提升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水平提出以下建议。
1.培养目标要紧随时代发展
现今世界处在高速发展中,科技、经济竞争日益剧烈,许多新兴行业对人才需求不断增加,保证人才与行业间的供求平衡十分重要,过去的教育理念无法满足现下对人才的需求,必须审时度势,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必须培养具备先进教育理念的教师。新加坡政府明确了中小学教师价值观、专业性等方面的培养,积极回应时代对新型教师的需求。借鉴新加坡的做法,我国在进行中小学教师教育时要注重对教师价值观的塑造,使教师明晰中小学生的培养不应只关注成绩。
2.课程设置要适合教师实际需求
教师的职后教育与职前教师同样重要。我国许多教师对自身未来发展有着不同需求,如希望继续提升自身学历,但是由于工作繁忙无法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对此可以设置学历型课程,教师依照自己的时间安排课程,修满学分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对于想要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教师,可以安排教学方法类课程。此外,有调查发现,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内容脱离了教学实践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9]。对此可参照新加坡的做法设置各类研讨会,一方面增加了教师们的交流机会,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其他教师进行沟通,提高教师教育的有效性。
3.适当增加教育实习课程比重
教师职业需要很强的实践性,但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存在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10]。师范生教育属于教师的职前培训,这一过程中的教育是否有效对师范生未来是否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借鉴新加坡的经验,首先明确教育实习要达到的目标,然后按照这一目标分阶段进行实习,从听课开始到协助老教师备课、准备教具等,再到亲自授课,最后达到实习目标,以获得成为合格教师的机会。另外,实习学时可以适当延长,更多教育实习的机会是将在书本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一个最为有效的途径。中小学教师教育始终受到我国社会各界和教育界的重视,为不断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能力和素质,需要不断完善中小学教师教育水平,从而达到提升我国中小学教育水平的最终目的。新加坡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值得我们去借鉴,但须知,新加坡中小学教师教育的成功不只是依靠课程的改革一蹴而就的,我们可以透过其课程设置去观察思考其背后的原理,结合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去进行借鉴和发展。
作者:杨燕楠 夏雪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