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新思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新思路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新思路

一、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对于社会来说,教育的发展,教师最重要;而教师的素质中,师德是关键。教师是社会主义教育大军中的中坚力量之一,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承担着为社会主义建设培育接班人的重任。因此,高校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民族的未来,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进步,关系到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综合发展。其次,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思想观念、文化修养和行为品德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对学生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是无穷的。这比单单的作为知识的传授者作用要大。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因此,良好的师德不仅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良好品德的养成,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综合发展,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成为可以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的有用之人。再次,对于学校来说,师德建设关系着学校的发展和未来。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彰显学校办学价值、丰富学校文化内涵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个拥有良好师德师风的学校,才能真正成为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才能真正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助力。因此,师德建设是我国高等学校各项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要务。

二、当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我们在强调要大力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目前我国关于高校师德的建设虽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造成了师德建设的滞后:

(一)重视力度还需加强

一方面,一些高校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上,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宣传和整改力度还不够,并没有落实到每一位教师身上。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对师德教育的意义认识不够,认为师德教育更多的应该是针对思想理论课的教师,甚至有些老师认为师德教育是一线授课教师的事,与其他行政人员或员工无关。

(二)内容缺乏新意,形式过于单调

当下高校关于师德教育的内容针对性不够强,缺乏新意和创造性。在形式上比较单调,重理论轻实践,仅做到上传下达的状态,难以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例如,高校一般采用传统的讲座等方式进行教育,内容也多是照本宣科,缺乏实例和创新意识,这使得高校教师们对师德教育缺乏吸引力和学习兴趣。

(三)职业观念淡化,行为示范作用降低

作为一名教师,要强化自身的职业观念,对学生要起到以身示范的作用。但当下有些教师受社会上利益的驱使,不能做到尽忠职守,安贫乐教。相反,有些老师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缺乏敬业精神,不求上进,思想滑坡。对教学敷衍了事,对学生漠不关心,对社会利欲熏心,只教书不育人而不得人心。甚至在教师队伍中出现骚扰学生,徇私舞弊等现象,这些教师难以成为学生的表率,并严重地损坏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

三、当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新思路

对于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存在于这几方面的原因:第一,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西方的一些价值观念,例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乘虚而入,造成一些教师的思想价值观念出现偏差。第二,由于一些高校对于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视力度不够,造成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相较于学生工作而言,比较弱化。第三,高校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监督和评教机制还不健全。高校对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缺乏监督机制,在职称评聘的审核上往往比较重视科研方面,缺乏对教学质量和教师职业道德的考量。因此,新时代我们需要探究新方法,开辟新途径,寻找新思路来加强我们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

(一)加强理论学习

在内容上,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增强对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习,坚定政治信仰,明确理想信念。为避免内容枯燥,应该更多地增加一些社会生活实例和时政新闻来进行学习,让教师更容易理解、乐于接受,并受到实例的感染,自觉增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在形式上,可以创新方式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让高校教师增强职业认知,提高自身道德素养。例如,可以通过培训和“一对一”帮扶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各种小组活动,把所学理论应用于各项活动中,加强德育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切实增强教师职业道德提升的实效性。

(二)加强制度管理

加强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需要有明确的制度规范。首先,教育主管部门要完善高校师德建设的规章制度,严格考核管理,制定惩罚机制。改进和完善师德师风评价体系,并将其作为教师评价的重要指标,在教师的各种考核、职称评聘和评优选模等各项工作中实行“一票否决制”,从而使广大教职工和职能部门有章可循。其次,要加强和完善监督机制。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日常的督查力度,通过督导巡视、学生评议和教师互评等途径,及时了解每个教师的师德师风规范情况,增强教师修德正身的自觉性。再次,高校在人才引进上,也应加强师德师风的考量,宁缺毋滥,保证每位新进教师是德才兼备之人。

(三)加强道德实践

经过理论的学习和制度的约束,我们还需要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可行性。道德修养是一个自我道德教育的过程,这个过程贯穿于人的一生,这需要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例如,通过开展类似于“新时期师德师风先锋模范”等评选活动,举办“师德师风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实践活动,宣传身边的优秀教师、模范教师。通过身边师德师风的先进典型,去感染和熏陶教师,从而提高广大教师的认知和学习水平。此外,还可以通过各种关于师德师风的竞赛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并逐步把师德规范内化为教师自身的道德要求,从而提高教师师德修养的实效性。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教师,我们不单单是一个“教书匠”,更应该是一个教育家。因为高校教师不仅承担着向学生传授知识、提升技能的职责,更肩负着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因此,高校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能力素养,坚持以德育为首,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真正做到德才兼备。一个学校只有拥有德才兼备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这不仅关系到青年学生的未来,更关系到的国家富强和民族的希望。以此建立国家立法、学校引导、教师自律、学生监督的“四位一体”式的师德建设机制是新时代提高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尤明瑞.关于对贯彻“以德治国”、加强师德建设、作好工会工作的思考[J].四教育学院学报,2002.03.

[2]姚定楷.浅议新时期的师德建设[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01.

[3]吕珠,刘丽娟.加强师德建设促进学校发展[J].吉林教育,2003.09.

[4]张宁娟.论师德建设中的问题与出路[J].中国德育,2009.01.[5]张桂明.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新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2016.07.

作者:刘旭 单位: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