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民办高校新进教师职业道德内化途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民办高校新进教师职业道德内化途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民办高校新进教师职业道德内化途径

摘要:高校新进教师的职业道德内化,是教师从业过程中职业道德的完善过程,对教师的从教生涯和受教育者的学习活动都有深远的影响。民办高校由于自身的一些办学特性,导致新进教师职业道德内化过程中呈现出某些特殊性。文章简要阐述民办高校新进教师在职业道德内化过程中的问题,以讨论民办高校新进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化途径

关键词:民办高校;新进教师;教师职业道德

一、影响民办高校新进教师职业道德内化的因素

民办高校新进师资主要来源为应届硕士和博士毕业生,也有部分社会各行业精英。除了短暂的教师资格认证培训外,进入岗位之前很少经历过完整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因此新进教师对职业道德认识不完整,需要不断地在执教过程中学习内化。在这一过程中,影响民办高校新进教师职业道德内化的因素有以下特点。1.民办高校对新进教师缺乏培养经验和培训机制,影响新进教师职业道德观的建立。虽然公立高校的新进教师和民办高校一样都缺乏职业培养的过程,但由于公立高校办学经验相对丰富,绝大多数学校有一套新进教师培养机制。民办高校大多办学时间较短,由于办学经验的限制,对公立学校的经验既需要借鉴也不能完全照搬,因此新进教师的培养处于探索阶段。2.民办高校新进教师工作任务较重,缺少学习实践,影响教师在观摩中感受职业道德的熏陶。和公立高校充足的师资不同,民办高校的师资相对紧缺,不少新进教师一进校就承担了较重的教学任务。新进教师本身需要更多的时间准备教学活动,因此民办高校的新进教师难有时间观摩前辈的教学,汲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学习他们的职业风采。3.职业认同感低是影响民办高校新进教师职业道德内化的个人因素。职业认同感是指个人对所从事职业的目的、社会价值以及其他因素的看法。目前,受社会价值观和个人成长阶段的限制,民办高校新进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培养过程更为困难。(1)影响民办高校新进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外在因素。从就业意愿方面看,虽然民办高校近年来取得长足发展,但在我国,公立高校才是高等教育的主流,也是很多高校教师选择职业的首要考虑。不少教师虽然选择民办高校,但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自然对职业的认同感有所降低。从社会价值评价方面看,虽然教师是一个高尚的职业,但高校教师的行业特性决定新进教师的收入层次,实际和理想收入的差距也是新进教师职业认同感降低的原因之一。(2)影响民办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内在因素。教师的核心工作是教学。新进教师本身教学经验缺乏,不能熟练地组织教学活动和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目前,我国的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和同层次公立高校相比,民办高校的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更高。教学能力的高要求和自身教学能力不足的矛盾,也是他们职业认同感较低的重要原因。

二、促进民办高校新进教师职业道德内化的外部途径

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内化是一个从外部认知促进内部生成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民办高校新进教师而言,教师的职业道德内化更需要加大外部推动,促使和内部的融合,使新进教师从外部职业道德的规范他律尽快转化为教师的自律。因此,民办高校教师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促进新进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化。1.建立完善的新进教师培训机制,是促使教师职业道德建立的第一步。新进教师的培训主要有两个阶段,一是岗前培训,主要有各省市统一的高校教师从业资格培训和学校组织的入职培训。前者通过系统地学习,让新进教师学习高等教育的本质、高校教师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对象的基本特征,以及怎么组织教学活动等高等教育的基础概念和方法。高校教师从业资格培训是新进教师认识职业的第一步,也是教师职业道德建立的启蒙。后者促进新进教师认识学校,明白学校的办学定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新进教师对职业具体工作的认识,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建立的基础。二是新进教师工作过程中的培训,这可以加深教师的职业道德,也是各民办高校存在的短板。2.民办高校要适当减少新进教师的工作量,创造新进教师观摩学习的机会。民办高校师资相对短缺,要想大力减少新进教师的工作量不太具有可操作性,只能制定符合学校自身的工作定量方式,将新进教师的主要工作要求放在教学工作中,适当降低教师的科研考核标准,给新进教师足够的学习观摩时间提高教学水平,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认知。3.提高新进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促进教师主动内化职业道德。新进教师如果缺乏职业认同感,就会降低职业道德要求,更不会主动将职业道德内化为行为准则。目前,民办高校既不能改变高校教师的就业选择意愿,也不能左右社会对个人价值的评价,只能通过内部建设,提高新进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一是从制度上规范学校的师资管理,让新进教师感受到学校对他们职业技能和道德评价的公平公正。二是打开新进教师的职业上升通道,使新进教师有自觉提高自身素质的方向。三是帮助新进教师提高专业技能,把职业变成兴趣所在。

三、促进民办高校新进教师职业道德内化的内部途径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的外因和内因相互作用,但归根结底,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不管民办高校新进教师职业道德内化的途径有多少,教师最终的职业道德内化要通过本人的职业道德自觉来完成。教师本人要完成职业道德的内化,需要认识到以下几个方面。1.爱岗敬业,端正价值观。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师要以培养人才为己任,充分认识到自身职业的特殊性。不管所在高校的办学性质如何,不管社会对个人价值的评价如何,民办高校的新进教师不能忘记自己选择教育行业的初心。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内化的基本要求。2.正己修身,完善人格。“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为人师者不仅需要“授业解惑”,更要“传道”。所传之“道”,不仅有社会基本价值伦理的“大道”,还有个人素质、自身修养的“小道”。任何一个人的“小道”都与社会“大道”息息相关,由此看来,教师的工作也影响社会基本价值伦理取向。所谓言传不如身教,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价值观学习的最好典范。正己修身是教师职业道德内化的核心途径。3.勤学苦练,提高职业技能。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影响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化,与教师职业技能的提高成正比。因此,教师职业技能的提高,有助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化。4.刻苦钻研,增强专业素养。教学和科研是高校教师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教学是教师科研的输出,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教师不断钻研,提高专业素养,好比为教学工作开辟了一个永不枯竭的活水源头。教师教学和科研的相互成长,是教师职业自信的成长,也是教师职业道德内化的动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新进教师的职业道德内化途径有其普遍性,也有民办高校表现出来的特殊性。民办高校需要帮助新进教师拓展自身职业道德内化途径,以让新进教师快速成长,更好地为教育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002).

[2]林碧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理论[J].思想教育研究,2015,(05):63-66.

作者:王志纯 周密 单位:三亚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