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思想政治教育下的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思想政治教育下的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下的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医学生;职业教育;职业道德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开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再次明确指出“指导职业院校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职业教育领域‘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阐明了我国教育的根本属性、基本目标和发展方向。强调“其他各门课(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由此可见,无论职业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占同样重要的地位。所有课程都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道德教学目标,所有教师都肩负德育育人职责,注重在课堂教学中传播思想政治理论和道德价值观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由此,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开启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医学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各类医务工作者的重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直接影响到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德医风建设。全国医学教育工作会议把医学人才的内涵概括为“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丰富的人文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较强的创新精神”。借助于“课程思政”的东风,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培养合格医学人才,对于医学院校来说不失为事半功倍之举。临床输血学检验课程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主要讲述临床科学用血的基础理论、临床输血学知识和技术以及疑难血型鉴定等,吉林医药学院将其列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课程。课程组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考核评价中,从学生平时表现、考试成绩、实习单位和用人单位信息反馈以及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竞赛情况的综合分析看,教学效果良好。经验表明,医学专业课程可以通过以下渠道在保证学生掌握临床输血学检验知识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加强职业道德素养。

1发掘医学专业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各类医学专业课程,只要深入发掘,都能从课程特点、内容、方法等方面找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进而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以临床输血学检验课程为例,该课程是由多个学科交叉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以安全、合理地给患者输血为中心,对临床用血进行研究、开发、应用,从而保证临床输血治疗效果。例如在讲授血源时,课程组教师便以无偿献血为切入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强化无私奉献、挽救生命等方面的职业道德教育。

2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2.1有机融入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规定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和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等,是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学生学业成绩和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准则。在教学大纲中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和方法,课程思政也就确立了方向。临床输血学检验课程在教学大纲中设立了三个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第一,提高学生作为普通公民的素质;第二,培养职业道德,引导学生爱岗敬业,彰显医德,坚定理想信念,立志献身医疗卫生事业,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第三,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立志为我国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做贡献。

2.2有机融入课堂教学

医学专业课程可以教材内容为中心,把握时代脉搏和社会热点问题,把思想政治内容有机融入课堂教学。融入内容可以从公民教育角度、从专业素质培养的角度、从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的角度、从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角度等方面着手。例如,临床输血学检验课程以输血不良反应为切入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培养学生严谨的职业态度,救死扶伤、关爱生命的职业道德。

2.3有机融入实践活动

医学专业课程可以寓思想政治教育于见习、实习及各种课外活动,使其不枯燥、不抽象,不会给学生以牵强、生硬的感觉,有效拓宽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职业道德的途径。如采取辩论赛的形式探讨医患关系、医德医风等问题;举办走进社区、志愿者服务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接受职业道德教育。临床输血学检验课程组教师经常利用见习、实习等实践机会,带领学生到医院、血站和采血屋,体会病人的疾苦、献血者的无私奉献、医学对于大众的意义及自身的责任,身临其境地接受职业道德教育。

3注重思政教育与医学专业知识的融合方法,增强职业道德培养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教学方法融合到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决定教学效果,将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应用,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就会提高思教学效果。医学专业课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如PBL教学法、CBL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都可以用来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提高职业道德的培养效果。例如临床输血学检验课程在讲授疑难血型鉴定时,可以通过PBL教学法提出问题:如果有Rh阴性血型患者需要输血,而你恰好是该血型,你会积极献血吗?如果你不是该血型,你如何提供帮助?在讲授临床输血时,通过CBL教学法给出实际案例:交通事故中,驾驶员外伤性大出血,意识不清,红细胞2.8×1012/L,血红蛋白65g/L,血型B型,RhD+。病人需要如何紧急救治?是否需要输血?如需输血,输哪种血液成分?这些教学方法一方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教育学生不仅自身积极参加无偿献血,还要广泛宣传,为解决血源不足贡献力量,增强责任意识。时间就是生命,救死扶伤是医务工作者天职,职业道德教育得以渗透。

4改革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方式,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效果

在医学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如何,需要通过进行全面、合理的考核评价去检验。考核评价反过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专业课程的进一步融合。临床输血学检验课程思政运用了以下考核方法。

4.1平时测试与期末考试相结合

以考促学。利用平时小测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测试内容围绕专业知识增加思想教育内容,重点辐射职业道德。提高期末考试主观题的比重,尤其增加涉及职业道德的试题。一方面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另一方面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4.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通过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态度、策略和学习过程,从课堂互动、平时作业、平时测试等方面考查学生合作精神、集体主义观念等。终结性评价内容除专业知识和技能外加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4.3近期考核与追踪考察相结合

近期考核指授课期间对学生进行考核,追踪考核指结课后通过实习单位或者用人单位考查学生思想、职业道德情况以及医患沟通等能力。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加强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医学院校应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并以此为契机,大力加强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作者:赵臣 袁忠海 侯毅鞠 李颖卓 方芳 单位:吉林医药学院检验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