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建设博物馆职业道德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当代中国博物馆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
(一)基础理论研究不足
中国博物馆学界一直比较注重借鉴吸收国际上的新思想、新理念,但“长期执着于方法论的探索,却忽视了本体论的思考”,特别是对学术规范、行业规范等职业道德建设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博物馆职业道德的内涵、构成要素、特性特征等没有明确界定,至今缺乏系统完备的博物馆职业道德规范。国家文物局制定的《中国文物、博物馆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规定了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素养,内容虽简洁易记,但过于笼统,没有涉及博物馆营运中的道德问题,没有对博物馆管理机构和博物馆工作中各个环节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做出明确规定,操作性、约束性都还不够强。
(二)核心价值观出现偏差
主要表现在两个极端思想:一是固守传统观念,忽视博物馆的公益服务价值。简单地把博物馆具体业务工作当作博物馆机构的价值,认为博物馆就是展示的场馆,就是收藏、保护文物的机构。二是追求功利价值,忽视博物馆的立身之本。受新博物馆学的冲击,过分注重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目的性,忽视与“物”(藏品)相关的基础性工作,导致功利主义倾向。工作中偏爱即时可用、立竿见影,过于迁就观众娱乐消费的偏好,盲目崇拜展示技术,甚至走庸俗化道路,追求现实利益。有些博物馆为吸引观众,不惜使用赝品,或过多使用为特定展览而制作的非实物展品,甚至出现了用赝品文物打造出来的“雷人”博物馆,在面对社会质疑时还做出“就算藏品是赝品,观众也不可能知道真假”的回应,这是对博物馆职业道德的严重践踏。
(三)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养不高
当前,博物馆从业人员大都没有接受专门的职业道德培训,对职业道德建设认识不清、重视不够,滋生了很多问题。
1.职业意识淡薄许多博物馆从业人员对博物馆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没有建立正确的职业信念和远大的职业理想,没有职业荣誉感,很多人甚至没有把自己定位于博物馆工作者,而是具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优越感”,沾染了许多不良习气。
2.缺乏职业操守有些博物馆工作者对应尽的职责敷衍推诿,对服务对象冷漠生硬,对学术研究投机取巧,对文物保护漠然视之,出现了诸如学术抄袭,文物损毁、失窃甚至监守自盗,违法违规征集、转借文物等违背职业道德的现象。
二、当代中国博物馆职业道德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
职业道德是与职业活动紧密相连的,是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规范,包括职业信念、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操守、职业责任等。博物馆职业活动丰富而具体,文物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和社会宣教活动等各个环节都涉及职业道德问题。但就目前来看,中国博物馆界却存在着很多不正之风和道德问题。“道德衰之,诚亡国灭种之根基”,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解决,将直接影响到博物馆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可以说,职业道德建设对博物馆的高效运营和科学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二)有助于提高从业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当前博物馆从业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严重缺乏,这与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极不适应。职业道德是职业素质的核心,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可有效激发博物馆从业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和事业心、责任心,进而增强提升职业技能、服务社会和社会发展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职业道德的提升也会带动从业人员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提升,最终达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博物馆从业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有助于提升博物馆界的整体形象
职业道德是建立公众信任的基础。我国博物馆是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机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扇窗口,其职业道德建设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加强博物馆职业道德建设,有助于维护和提高博物馆的信用和声誉,提升博物馆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地位,进而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同时,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良好职业道德也可在社会上起到正面的舆论导向作用,促进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博物馆界的整体形象。
三、加强中国博物馆职业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
中国博物馆职业道德不但具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特点,还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特性,它“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因此,中国博物馆职业道德建设应坚持以下三个原则:一是坚持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即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坚持“忠诚、审慎、勤勉”的职业活动的内在道德准则,坚持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五个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二是坚持体现博物馆职业特性的原则。结合博物馆的工作实际和发展要求,体现出中国博物馆作为文物和标本的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科学研究机构的重要特征。三是坚持培训教育与机制约束相结合的原则。把日常的职业道德培训教育和建立健全职业道德约束机制当作两个重要抓手,两手抓、两不误。
(一)强化博物馆职业道德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基础性工作,成熟的科学理论对博物馆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博物馆界应继续把博物馆职业道德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课题进行专题研究,组织博物馆业界和职业道德建设方面的专家学者,结合中国博物馆的职业特点和发展要求,深入研讨中国博物馆职业道德建设的内涵、外延、基本内容和要求等,并达成一致共识,进而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职业道德基础理论框架,为当前和今后中国博物馆职业道德建设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二)构建中国博物馆核心价值体系
博物馆核心价值是“博物馆本身和内部成员坚守的基本原则和信念”,是博物馆职业道德的灵魂。只有确立了核心价值,博物馆界才有了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基础。当前,国内对博物馆核心价值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分歧,有的认为是藏品,有的认为是以人为本、公益性,还有的认为是展示,大都是一元化的结论。陈波在《阐释与对话:博物馆核心价值研究》一文中做了多元化的阐述,主张博物馆核心价值包括藏品、服务、研究三个因素。笔者基本赞同其观点。博物馆的核心价值应该是一个多元因素构成的价值体系,但我们认为还应把“人才”纳入其中,可以概括为“藏品立馆、服务兴馆、科研优馆、人才强馆”的四位一体理念。藏品是博物馆的根本所在,离开了藏品,博物馆就如无根之木,也就不能称为博物馆。服务是博物馆的最高功能价值的体现,博物馆藏品的收集、研究、展示最终都要面向社会,向社会公众传播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从而服务于社会发展。如果博物馆关起门来搞收藏、搞研究,其价值充其量不过是一个“藏宝库”。科研是博物馆的关键因素,是“实现‘物到人’的根本方法”,没有深入的研究,藏品再多、再好,也无法实现其价值,只能沦为搁置的摆设。人才是博物馆的支撑,没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做保障,又何谈科学研究和优质服务。
(三)健全博物馆职业道德约束机制
约束机制是职业道德建设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没有强有力的约束,职业道德建设就是空谈。首先,应健全中国博物馆职业道德规范。参照《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道德准则》,结合中国博物馆实际,从针对性、实用性出发,健全博物馆主管部门、博物馆自身及从业人员、博物馆各工作环节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真正实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其次,应完善中国博物馆内部管理。各博物馆应共同担负起中国博物馆职业道德建设的重任,根据博物馆职业道德准则,完善博物馆内部工作条例、工作制度,明确博物馆各工作岗位的责任和义务,并强化执行管理,落实针对失职、失德行为的惩戒,努力维护道德准则、内部规章制度的权威性,提高其约束力,不断增强职工遵守职业道德的自觉性。
(四)加强博物馆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属于自律范畴,没有法律那么强的强制性,最终要通过内化为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外化为自觉行动,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博物馆必须对从业人员进行持续的培训教育,通过培训教育提高从业人员对职业道德的认识理解,树立强烈的职业道德意识,逐步培养起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并转化为践行职业道德的自觉行为。然而,博物馆职业道德培训教育在国际上都是刚刚起步,没有经验可循。中国博物馆界应发扬开拓创新精神,大胆开展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教育,在实践中探索有效可行的方式方法,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道德培训教育机制,不断提高中国博物馆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水平。中国博物馆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但这项建设意义重大,需要社会各界、主管部门和博物馆界同人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实质性效果,才能促进中国博物馆事业的科学健康发展。
作者:朱军 单位: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