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中国学精粹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同时,根植于本土的民族特色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高职院校把国学精粹引入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突出精,有利于夯实学生思想基础;突出活,有利于夯实学生动力基础;突出实,有利于夯实学生组织基础。
关键词:国学精粹;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
如今,随着教育政策的颁布和引导,国学由此被重新发掘,被赋予了更多的现实和现代意义,已不仅是单纯的传统文化的继承,而是一种应社会需求而生、被赋予了更多时代意义和历史使命的民族文化之本。作为高等教育的载体,高职院校对国学的传承与复兴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市场经济和就业压力下,为了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把国学精粹引入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中,是尤为必要的。
一、高职院校将国学精粹教育引入职业道德教育中的可行性
(一)国学唤醒了民族文化特别是传统道德的基因,适应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
国学教育是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教育,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同时,根植于本土的民族特色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1]。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中采用国学精粹教育,是践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缩小了职业教育与基础道德教育之间的距离,使二者相互渗透并朝综合化方向的发展。
(二)国学精粹中的道德观点和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理念相契合,是建设精神文化家园的需要
国学精粹教育中道德的设计与建设思想非常鲜明,儒家的思想精粹在于明明德,开启自己的本有明德之灯;佛家清除如来藏的客尘垢障,展现如来的本地风光;道家是以至德合于常道,知常曰明。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理念不是一系列职业道德规则制度的传达,而是点亮学生的内在道德心灯,做到良心长明。二者理论观点相契合,将儒释道思想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从道德层面原因的剖析到精神家园文化建设的构想,做以精辟解析,培养一批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职业人。
二、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中引进国学教育的作用
(一)突出精,有利于夯实学生思想基础
高职院校学生作为大学生的一部分,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西方文化的撞击,站在社会前端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影响,价值观尚未稳定的他们,很容易走上功利主义和极端主义道路。针对高职学生的功利性和现实性,国学教育,尤其是国学精粹的教育,不是泛泛而谈,而是针对高职学生本身的现实情况,以拿来主义的精神选择教育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取对创业素质、创新能力、职业道德等培养有帮助的内容,古为今用,用优良的文化传统来熏陶和培养学生的精神信仰,以内心文化道德律令来指导、规范自身的职业行为。传统价值观的核心“仁”,可使高职学生从本我角度出发,在个人利益之外兼重集体利益;儒家人文思想的精华“诚信”,可使高职学生在市场经济下保持“诚信”,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则可激励高职学生在积极进取的同时注重道德的完善[2]。国学精粹中对进取精神和道德精神的双重持守,有利于夯实高职学生的思想基础,既增加社会责任感,又促进自身人格完善,动态循环,从而完成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实现。
(二)突出活,有利于夯实学生动力基础
圣人曰: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强调:“广大教师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讲话,为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国学教育不是一个单纯而静态的概念,它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文化传承[3]。高职院校不能将内涵无比丰富的国学精髓以条款的形式机械地灌输到学生头脑里,而是要和学生的需要相结合,紧扣“三个环节”,把握“三个契机”来开展。第一,紧扣活动环节,以争创为契机,以点带面,使学生自觉践行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职业风貌。高职院校在“文化塑校”的办学理念下,将国学精粹和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开设“国学精粹”课程,课程设计上,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而是通过各种国学实践活动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落实到学生日常的行为举止当中,学生研读传统国学精粹书籍后,撰写读书体会、心得感悟,可以自主选择必修课、选修课、校园文化活动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增强了对文化的认知感,促进了自我对职业理想、职业信念的理解,端正了职业态度,提升了自我价值感,自觉规范自身的职业行为。第二,紧扣交流环节,以宣传为契机,对职业道德高尚、就业后有突出的表现的校友,及时宣传、优先宣传、重点宣传,用“看得见的鼓励”带动示范效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媒体,在校局域网开国学精粹导读专栏、国学经典讲堂,专门聘请优秀校友做报告,将职业精神和国学精粹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分享平台,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传统美德在塑造职业精神方面的突出作用,从而加深对职业道德的理解和文化认同。第三,紧扣激励环节,以选人用人为契机,将忠诚爱民、敬业爱岗、公平正义、清正廉洁等传统职业道德内涵和国学精粹相结合,分解到各类先进评选活动及就业招聘中,夯实学生动力基础。高职院校将职业道德考核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指标,严格贯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理念。将对职业道德的考核列入个人档案,与奖学金、助学金评比相挂钩,并作为入党、就业推荐的重要依据。
(三)突出实,有利于夯实学生组织基础
当前,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中,普遍采用以德育教育蓝本为基础的养成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有限,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造成“事倍功半”的不利局面。国学精粹教育的开展,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联系实际的、深入浅出的、辩证说理的、循序渐进的、为各专业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授国学,传道授业,释疑解惑,选取学生熟知的当地资源,注重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这些资源中蕴含的文化价值,通理明德,修身养性,增长做人、做事的智慧,从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中引进国学教育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的大学校园,无论价值取向还是行为表现,都有诸多不良现象,面对学生种种表现,旧有的“理想”式说教形式的职业道德教育,不能解决学生的精神危机,对学生和谐人格的塑造和荣辱观的形成收效甚微,高职院校育人工作甚是艰巨,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满足学生文化生活内需。根据政策文件的要求,高职院校需要转变办学理念,向传统文化寻求资源,把战略重点放在国学精髓教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第一,职业道德教育中引进国学精髓教育,是对学生关于重塑和谐人格和荣辱观呼唤的回应。国学精髓蕴含着丰富的职业道德教育资源,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高职学生属于专科层次,他们有着当今年轻人的优点,思想比较活跃,动手能力、专业技能、适应性比较强,但由于受学历差异认知度的影响,心理比较自卑,逆反心理比较严重,道德知行分离。在国学精髓中,有很多健全人格道德成长的知识,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是民族文化的瑰宝,通过学习,有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道德品质,逐渐形成道德精神和进取精神的双重操守,促进人格完善,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从而完成和谐人格的塑造。第二,国学精髓中传统文化思想契合社会主义荣辱观中是非善恶道德评价的价值观,是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建设重要的思想资源。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质是一种对是非善恶的道德评价的价值观,为了增强文化底蕴,提高高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必须加强国学精髓教育,深深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汲取营养,增强文化内涵。职业道德教育中引进国学精髓教育,有利于学生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对于各种事物、行为、现象的意义或价值的认识和观点,正确的价值观是人们进行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重要尺度,价值观教育是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4]。同样,国学精髓教育中传统文化知识也与一些价值观紧密相连的思想观念。例如仁者爱人思想,强调个体的内心修养及正确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仁者主张从完善自己的人格入手,达到恭、宽、信、敏、惠的特质。团队的和睦相处,需要仁的氛围。礼者敬人,团队的和谐表现在成员之间的尊重与包容,对合作的伙伴的尊重与包容,日常工作中要求彼此之间以礼相待,相互尊重;与合作伙伴之间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以礼待之。所以,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引进国学精髓教育,从职业道德规范所体现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要求入手,把价值观教育和职业观教育相结合,可以使学生重建精神家园与道德信仰,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认识到自身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应该具有的文化素质的差距,认识到自身与从业后职场需求和岗位素养的差距。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徐盛栋,何琪.基于国学教育构建高职职业道德教育体系探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3(3):4-7.
[2]施晶晶.浅谈加强高职学生的道德教育[J].才智,2009(22):48-49.
[3]邢伟.试论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中的新尝试[J].成功(教育),2011(21):61-62.
[4]窦士娜.浅析当下国学教育的发展[J].鸡西大学学报,2014(4):1-2.
作者:郭荔 刘哮 单位: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