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问题与应对策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表现为教师自觉形成的与社会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的总和。它应该包括两个层次,即伦理学视角下的底线伦理与美德伦理,既有外在的底线规范,又有内在的伦理认同,也就是作为一种美德的师德。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学校师资建设的核心问题,其发展一直备受关注。但近年来,中小学教师师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找出当前我国中小学师德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客观分析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高尚道德情操的养成,对学生良好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也将产生深远影响。

一、教师职业道德问题表现

我国虽然重视师德建设,但目前的师德状况并不是尽善尽美的,出现了很多师德“失范”的问题。归纳起来,这些问题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学道德上的问题

教学道德上的问题,可概括为“三无”,即无敬业意识、无责任意识、无育人意识。具体来说,在教学工作中,部分教师存在着消极应付的现象,对周而复始的教学工作感到乏味和厌倦。有的教师缺乏责任心,把教学仅当作简单的谋生手段。赫尔巴特认为,不存在无教育性的教学,但有的教师只注重教学而忽视育人,片面地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不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

(二)师生关系上的问题

师生关系上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冷漠、冲突、错位。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的高效开展。但当前我国师生关系中出现了一些令人无奈的现象,比如“师生关系的疏远与冷漠、师生关系的实用与功利、师生关系的对立与冲突等”,甚至出现“体罚”、“虐童”、“性骚扰”、“性侵”等不道德的现象。

二、教师职业道德问题成因

师德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有着复杂的社会根源,表现在多个方面,例如市场经济下,教师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对自身经济地位的不满以及制度建设上的不足等。

(一)市场经济方面的原因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在我国迅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并呈现多元化趋势。追求利益的经济动机合法化,“义利对等”的师德观出现,并被人们广泛接受,师德建设越来越趋向于功利化。

(二)教师方面的原因

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加剧,教师的压力也与日俱增。然而教师的经济地位并没有根本提升,这本来就挫伤其工作积极性。另外,由于师德规范本身的问题,部分教师对其认同度不高。1.教师经济地位低下。教师在职业活动中付出了劳动贡献,就应当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回报,这是对教师劳动的基本尊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教师的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工资福利也获得相应提高,但现实情况仍然不容乐观。马克思曾经指出:“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可以说,道德的基础是经济,如果教师的劳动报酬偏低,直接后果就是严重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导致部分教师对工作敷衍塞责。2.教师的内在认同度不高。由于对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视,我国制定了很多相关规章制度。这些行政命令本意是好的,但由于把教师片面放在严加管束对象的位置,很难得到教师发自内心的认同。对教师而言,这种外在的规约要想真正持久发挥作用,最终还要取决于其能否通过自己的接受、认同、内化、升华,提升为自己职业道德的内在自律。

(三)制度建设方面的原因

首先,在师德规范方面,主要表现为表述简略、内容遗漏、层次单一。目前我国的师德规范主要存在三个问题,其一是师德表述过于简略,使教师在行动中常常不知所措。其二是内容上不够全面。相对于社会发展而言,师德规范是滞后的,其制定、出台有一个过程,所以在师德建设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反映进去。其三是师德规范的单一性。用一种规范去要求所有教师,而对于教师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研究不够,缺乏对于师德建设主体的关注,没有注意到师德中存在的差异性。其次,在师德教育方面,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是师德养成的一条现实而主要的路径。但当前我国的师德教育存在着低效、走形式化等问题,缺少人文关怀。另外,师德教育内容多关注法律制度要求、职业道德规约方面,缺乏感染力,缺乏推动教师主动改变的内在动力。再次,评价模式单一。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一方面由于对升学率的追求,另一方面由于师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评价方式难以度量,具有不明确性。学校为了方便,把教学成绩作为主要因素。所以,目前很多学校仍然把学生成绩和升学率作为对教师师德评价的主要依据。另外,师德监督体制不健全。除了学生和教师本人外,教师的工作很难得到外界有效监督。然而,教师的自我监督缺乏实效性,学生监督又迫于教师的权威,从而导致师德监督体制的不到位,容易滋生一系列的问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的应对策略

针对师德建设中出现的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师德建设的实效性。具体来说,可以完善师德制度、建立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建构自主道德意识。

(一)师德制度的完善:底线伦理的外在规约

在师德规范建设方面,要注意表述上的明确性、内容上的全面性、目标上的层次性。在规范的表述上要明确、详细,尽量少使用模糊的词语,便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实施和操作。在师德规范的内容上要全面具体,重视编制具体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保证教师在职业道德习惯的养成上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因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无论在教育境界层次、教育理解层次,还是在从业态度层次与爱生层次,不可能是完全划一的,所以,我们需要界定相应的师德建设目标层次。在师德教育方面,师德教育要注重从灌输走向养成。虽然师德灌输在一定历史时期确实起到过积极作用,但在社会转型的今天,其负面影响已越发明显。我们应该顺应潮流,注重师德的内化与养成。具体来说,一方面,师德教育要尊重教师的主体性,教师应成为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主角。另一方面,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要贴近教师的职业生活,要能反映教师的需要。在师德评价方面,建立行之有效的师德考核制度。面对师德评价中出现的问题,我们需要寻找科学的路径加以完善,应注意把握全面性和综合性的原则。首先,评价主体应体现出多元性。学校领导、学生、同事、家长和教师本人都应成为评价的参与者。其次,评价方法应体现出综合性,将定性与定量结合起来。由此,需要综合教师的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等因素,对教师道德素质进行整体的定性评价。

(二)社会环境建设:尊师重教的风尚浸染

2015年9月8日,国务院总理在讲话时强调:“强国必先重教,重教必须尊师……要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一环,尊师重教的风尚有着不可置否的社会地位。这种风尚的营造应该是全社会的责任,而不单单是某一群体或组织的任务。为此,国家首先应大力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为教师提供优越的生活和社会环境。其次,学校也要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不断满足教师需要,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要实行民主管理,让教师对学校的重大事件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决策权,培养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的主体积极性。再次,媒体宣传要以弘扬正能量为主。应该看到,师德“失范”问题虽然客观存在,但当前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和向上的。对于这些充满正能量的事实,“要加强媒体在师德宣传中的作用,展现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让教师成为社会上最受人尊重的职业”[1]。

(三)美德伦理的养成:自主道德的意识建构

在以往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师德主要是作为一种外在的行为规范发挥作用,督促教师履行职责,约束教师的言行。这种外在的规约只能约束教师的外在行为,始终无法引发教师自身内在的自律精神。从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规律来看,“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最终要超越外在的规约,以崇高的人格修养来引领自我达到‘从心所欲’的阶段。此时,教师职业道德超越了一般的职业义务和责任,开始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根据良心的指引作出一般决策”[2],即最终实现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变,使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而言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既内化为教育者的道德信念,又外化为教育者的道德行为。内化于心。师德的内化过程应是师德自律精神的养成过程,即对师德规范的自觉认同,并激发起师德情感,形成师德意志,最终使师德成为教师的自觉意识,并在教育行动中体现出来。教师的师德自律精神一旦养成,外在规约的作用将会减弱,甚至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在我国,师德历来注重自律精神的养成,董仲舒的“善为师者,既美道,有慎其行”、《中庸》中的“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都强调教师应该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发自内心地坚守道德律令,在有无规则的情况下都能做到表里如一。外化于行。积极进行道德实践。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不能仅停留于认知和观念层面,而是要把它转变为教育者的道德行为。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3],说明了教师职业道德不仅要内化为教师的精神追求,更要外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周易正义》中的“为德之时,必先践履其礼,故履为德之基也”也说明了师德的养成不仅仅是认识问题,更重要的是践履问题。师德的养成“必须紧密结合教育实践,为准教师营造真实的教育实践情境,让他们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体验教师行为的自我关切性以及对学生乃至社会影响的深远性”[4]。

参考文献:

[1]杨万义.当前高校师德建设的主要问题与解决路径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9):75-78.

[2][4]车丽娜.论教师职业道德发展中的自主责任意识[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5):12-16.

[3].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新华社,北京,2014-5-4.

作者:火婧 闫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