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就业质量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实现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抓手,也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体现。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度,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度,提升学生对职业选择的成熟度。面对新形势下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新需求,应通过优化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内容、丰富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实践、构建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系统等举措,不断提升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全面性、感受度和科学性。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的通知》指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大学生是新时代最具活力、最富朝气、最有潜力的高素质群体,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也是评价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风向标。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历史演进
2020年以来,受中美贸易摩擦、全球经济下行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面对疫情的冲击,全国上下、各地各高校齐心协力,共同打了一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攻坚战,保持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总体稳定。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离不开一个高效运行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改革开放40多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为标志,经历了统包统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三个主要发展阶段,每个阶段聚焦不同的主题,分别为毕业分配、就业指导、生涯教育。
1.统包统分的单轨制阶段:毕业分配
1977年恢复全国统一的考试招生制度之后,国务院明确规定高校实行统一招生,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由此确立了“统包统分”的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各地各高校均设有毕业生分配办公室,负责毕业生毕业分配及手续办理。在此阶段,高校毕业生由国家分配工作,这一就业政策制度是我国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的必然要求。但在此制度下的个人没有择业的机会,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育和发展,因此随着时代发展必然需要出现新的就业制度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和个人发展需要。
2.双向选择的双轨制阶段:就业指导
1989年,国务院决定“逐步将大学生计划分配就业制度改为社会选择就业制度”,提出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2000年,教育部决定将毕业生就业“派遣证”改为“报到证”,标志着“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确立。[1]这一时期,各高校开始将“毕业生分配办公室”转设为“毕业生就业指导办公室”,其主要职能是为毕业生提供岗位信息和就业指导服务,强调就业选择工作,重点在于促进学生就业择业能力的提升。
3.自主择业的多元制阶段:生涯教育
进入21世纪后,就业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我国就业政策的目标取向也从增加劳动量、降低失业率向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转变。在此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进入自主择业的“并轨制”阶段。在这一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办公室逐步转型为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服务中心或学生就业服务和职业发展中心等。其主要职能逐步从服务转向育人,从提供就业指导服务转向职业生涯发展教育。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开始前置就业指导工作,不是简单在毕业阶段提供岗位信息,进行求职技能、面试技巧方面的培训、指导,而是着力于就业择业能力提升、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发展教育,并以此寻求更高质量的就业。2007年,教育部发布《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各高校要按照教学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制定科学、系统和具有特色的教学大纲,组织实施本校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自此,各高校就业部门职能从生涯发展意识唤醒开始切入职业发展教育的新时期。当前,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对人才培养的评价进入新阶段,围绕学生就业质量评价将会影响职业生涯教育指向和内涵的新发展。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与就业质量提升
1.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内涵
当前,关于如何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有几类代表性观点。一是多维建构探索评价。从毕业生个体评价就业质量逐步发展为毕业生、高校、企业三方参与评价,如基于“毕业生—用人单位”双方满意度进行就业质量评价,其中毕业生满意度的评价指标包括人际关系、福利制度、工作趣味性、工作挑战性等,企业满意度的评价指标不仅包括动手能力、沟通能力、抗压能力、诚信意识,还包括员工离职率;[2]同时围绕就业的三方主体,即大学生、高校、用人单位设置相应的指标体系,如毕业生就职满意度评价、毕业生求职能力评价、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能力评价,以此反映毕业生就业质量。[3]二是数据关联论证评价。有研究者参照国际劳工组织1999年提出的体面劳动指标来衡量就业质量,列举了由就业能力、就业效率等6个一级指标,职业培训、就业公平、求职时间成本、劳动力供需比等17个二级指标,以及37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4]从劳动者福利视角下的“投入劳动—获得回报”就业质量模型,指标选取为:未就业率、平均收入、五险一金参加率、平均周工作时间、正规就业率等。[5]总体而言,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虽然关注主体不同,研究的视角存在差异,但核心指标大家是有共识的,如满意度、匹配度、稳定性和薪酬水平等,这是高校毕业生作为劳动力要素进行市场化配置的价值体现,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人才培养质量的社会评价状况。首先,就业率是前提。高质量的就业以高比例的就业完成率为前提,即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的比例须达到一定的基数,才能保证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稳定。其次,匹配度是关键。学校办学方向与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匹配度,或者说毕业生就业岗位的专业匹配度,是衡量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关键指标。一所高校的办学定位是否清晰、特色是否鲜明与毕业生的就业匹配度高度关联,也是两者相互印证的有力证据。再次,稳定性是基础。就业岗位稳定性一方面能够说明社会结构转型发展过程中,各部分功能变化对于整体发展的影响,而且直接关系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安全感;另一方面,也能够说明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双向满意度,反映出高校人才培养与目标行业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是否达成一致,个人期待与用人单位回报是否一致,个体能力与岗位要求是否匹配,等等。
2.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内涵
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相关概念最早是由西方传入的,但在我国有了新的发展并被赋予日渐丰富的内涵。例如,有研究者提出:“高校生涯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全面生涯发展为目标、以培养生涯发展意识为核心、以提高生涯发展能力为关键、以职业生涯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为载体、以专业教育为延伸的所有教育活动与训练。”[6]2012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发布的《上海市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十二五”行动计划》提出:“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是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综合性教育活动,是学生提高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与技能、顺利实现从学校生活向社会、职业生活过渡的基本途径,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标定位来讲,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目的可以定位为帮助学生探索自我、认识专业、认知职业,合理定位目标,基于未来职业选择进行探索与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互匹配的目标,作出有效行动和管理评估。面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基数大且逐年上升的趋势,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愈来愈严峻的就业形势,从这个角度看,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质量和实效,对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至关重要。
3.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对提升就业质量的作用
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对就业质量的提升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度。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强调以不同个体的个性特征、专业兴趣、学识结构、情感能力、家庭背景、价值观念等作为教育前提和基础土壤,帮助学生对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形成正确的认知和积极的态度,从而妥善进行就业方向确定和个人职业选择,提高就业获得感和幸福感。二是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度。大学生所学专业与自身未来的择业、就业密切相关,并对学生进入大学后能否长期保持学习积极性和较高的学习效率、在大学期间获得足够的知识储备、培养扎实的个人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对自身专业的认同度,进而以更加明确的专业发展目标助推大学生生涯规划。三是提升学生对职业选择的成熟度。当前高校毕业生一定程度存在“慢就业”、“懒就业”、“不就业”现象,多是源于大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迷茫。通过职业生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不断明晰自身定位、合理完善职业规划,提高生涯规划与求职过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提供多种专业探索和职业探索渠道,引导学生更快、更好地实现自我,提升其就业岗位满意度、匹配度和稳定性。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优化路径
近年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在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全国各地各高校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标新时代的新要求、新使命、新任务,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仍面临着人才培养、职业发展、队伍建设及课程体系等多方面的现实挑战,如何批判性吸收、创造性思考,以就业质量提升为导向,推动构建更高质量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体系,需要我们开展深入的研讨、探索与实践。
1.优化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内容,提升学生职业认知全面性
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并非只有基本理论、基本步骤与方法等方面的一般共性教育,个性化的个体发展指导是其重要职责和功能,更是提升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实效的必然要求。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是学生获取职业认知的重要途径,当前,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存在理论脱离实际、教育内容涉及面窄等问题。一些大学生对自身专业认同度不高甚至存在抗拒心理,并影响到身心健康发展以及日常学习生活。此类现象的出现有多种原因,如报考时对专业了解不够充分,学生由于环境、家庭或其他因素影响被动选择专业,对该专业的核心内容及就业前景等认识不足、存在偏差,没有及时得到职业规划和未来就业的有效指导和帮助,等等。针对当前学生实际情况和就业市场能力要求,应系统完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内容。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信息、认知和个人阅历等方面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就业指导,使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成为师生进一步交流沟通的鲜活课堂。有了前期的积累,学生在面临就业时会更加理性、更加成熟,也更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只有在社会中找到适合自己并且满意的职业,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2.丰富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实践,增强学生行业职业感受度
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应强化职业体验这一重要实践性环节,让学生更好地体验自己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这也是学校开展就业指导、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重要方式。当前,高校仅有部分专业设置了专业实习,为学生提供提前走上工作岗位、获得工作体验、增加工作思考的平台,同时还存在实习时间较短、实际实习内容较少等问题,仅仅依靠短时间的一次性实习难以产生良好的培育效果,对学生的职业认知、职业技能提升等方面的帮助也比较有限。因此,学校应当提供充分且有针对性的职业体验和岗位实践机会,使大学生在不同的岗位实践中了解不同职业的需求,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做好个人的职业规划。此外,可以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引导学生采取行业职业社会调查、生涯人物访谈、社区志愿服务等形式深入一线体验,参与职业活动,帮助学生对职场和社会形成有效认知,领悟校园和家庭之外场域中的社会运行规则,了解目标职业的社会需求、职业环境,确立职业目标,调整职业规划,为学生更好地就业创业、更好地适应职场奠定基础。同时,职业实践还应当注意实践地点、层次与学生就业的匹配程度,把职业体验与就业通道打通,提升学生的就业效率和质量。
3.构建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系统,动态提升职业规划科学性
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还存在课程体系不完整、课程设置不科学、师资力量不专业、指导服务水平相对滞后等问题。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性、社会发展的动态性等要求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不能仅仅是短时间的阶段性教育,而应当在学生发展各个阶段实现渗透性、系统性、发展性教育,以全方位、全过程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促进学生就业。在此过程中,大学生能够逐渐形成清晰的生涯发展目标,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升与之相匹配的职业生涯能力,把职业规划落到实处。因此,应当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将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推动构建更加科学、更高质量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体系。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以专业教育和自我认知为主,包括专业背景、意义和发展趋势以及职业兴趣、能力特长、职业价值观等,进行职业生涯意识唤醒教育;大二、大三阶段则以职业认知和职业规划为主,包括对将来可能要从事的职业进行实践体验,了解所学专业未来就业方向与招聘要求,做好职业能力准备与素质提升,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实践教育;毕业阶段则以价值引导和技能传授为主,包括职业、岗位、地域选择、求职技能、面试技巧等,开展择业就业教育。在此基础上还应当与专业课学习、解决学生日常学习生活问题相结合,全方位做好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
作者:吴能武 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