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职业教育资源库评价与应用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职业教育资源库评价与应用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职业教育资源库评价与应用研究

[摘要]本文从师生用户对资源库使用体验的角度,对教学资源库评价的各项指标要素进行遴选,对各指标要素的权重进行分析赋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教学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理论。同时从资源、平台、用户三个方面,阐述了资源库应用的模式创新、手段创新和机制创新,为资源库持续发展应用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师生用户;职业教育;资源库

一、基于师生用户视角的教学资源库使用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研究人员从各个方面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进行评价,教育部于2016年也出台了“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验收评议指标”,不过这仅仅是基于主管部门的视角,而专业教学资源库的使用效果如何,最关键的还是得看看使用主体———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根据恩格斯托姆的活动理论模型,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中,高职学生的行为可以分为信息加工行为、社交行为和学习活动分工行为3类。这里面的信息加工行为是基于教学资源库的平台资源,而社交行为和学习活动分工行为都是基于平台功能基础之上的。所以,本研究将对资源库的评价分为平台功能和平台资源两个方面,具体的评价指标和权重如下。一级指标平台功能(0.45)共有4个二级指标和14个三级指标:①个性化设计(0.2):界面定制(0.15)、功能定制(0.30)、内容定制(0.28)、服务定制(0.27);②易用性设计(0.3):检索功能(0.35)、下载功能(0.20)、导航功能(0.45);③交互性设计(0.3):社交功能(0.42)、评价功能(0.25)、交互功能(0.33);④可靠性设计(0.2):系统资源(0.20)、响应速度(0.33)、系统安全(0.19)、数据安全(0.28)。一级指标平台资源(0.55)共有2个二级指标和6个三级指标:①资源内容(0.6):全面性(0.22)、实时性(0.20)、规范性(0.28)、有用性(0.30);②资源形式(0.4):多样性(0.60)、时代性(0.40)。

(一)平台功能指标要素设计

用户通过资源平台的使用,获得对资源库建设效果最直观的使用感受。因此,平台功能的设计友好与否,会影响到用户使用教学资源库的直接体验。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是推动用户持续使用教学资源库的重要因素,用户可以根据自身喜好与习惯使用教学资源库,从而获得良好的使用体验感,进而促使用户持续使用教学资源库。个性化设计指标内容主要包括界面定制、功能定制、内容定制和服务定制。易用性设计:资源平台的建设应将用户体验放在首位,而易用性作为用户体验的最直观感受,是直接影响用户使用满意度的关键要素。易用性设计的指标内容主要包括检索功能、下载功能、导航功能。交互性设计:对于资源平台的交互性,包括用户与资源平台之间的互动,即用户关于资源库使用的意见和问题反馈;还包括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以及学习者与教师的互动两个方面,即资源平台提供教学指导、学习咨询、讨论答疑等服务。可靠性设计:可靠性主要从系统资源、响应速度、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几个方面考量。系统的软硬件需要满足资源平台运行的需求,页面访问不会出现卡顿和无法响应情况;另外,信息资源处于网络环境中,面临着各种网络病毒的入侵和网络攻击,用户个人信息面临泄漏的风险。因此,针对资源平台的可靠性设计成为资源平台评价的重要因素。

(二)平台资源指标要素设计

平台资源是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区别于其他教育资源库的重要特征,所以平台资源的指标设计要突出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自身特色。资源内容:资源内容要求系统、丰富、覆盖面广,能够覆盖职业技能相关理论和实践知识。资源库的内容根据社会需求、专业发展能够及时更新。内容符合各项标准规范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同时,资源内容的学习使用能够真正提升用户学习的效果和兴趣。所以,资源内容的指标应包含全面性、实时性、规范性和有用性几个方面。资源形式:资源形式作为平台资源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多样化的资源形式有助于满足用户的资源需求。资源的形式应多种多样,不限于传统的图文形式,还包括仿真动画、虚拟现实等。另外,资源形式应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潮流而变化创新,以便适应用户的学习特征和习惯。所以,加入多样性和时代性指标要素有重要意义。

(三)教学资源库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测定

指标权重的确定和分配是教学资源库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重要环节,根据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的研究显示:“从调查的实际数据来确定权重,从数据本身提取有关信息,能充分反映用户的意愿。其客观性较强,不会受其他主观因素的影响。他们用数据确定权重的方法有平均赋值法、主成分法、因子分析法,研究表明平均赋值法的结果与用户满意度的相关性最高,其次是因子分析法,最后是主成分分析法。”本研究通过平均赋值法来确定各指标权重,通过问卷调查得到各维度因子的重要性评定。通过对权重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对于各类用户来说,平台资源比平台功能更受关注,说明了“平台资源”较之“平台功能”指标更重要,用户更关心的是资源库有没有优质的教学资源,其次才是平台功能是否满足用户的需要。平台资源又包括资源内容和资源形式2个二级指标,而相对于资源的形式,用户更注重资源的内容质量,如资源对于知识点的覆盖范围是否全面,资源内容是否更新及时,是否符合标准规范,以及资源内容是否适应社会的需要,解决实际的问题等。资源的形式也要求多样性,不拘泥于传统的图文、音视频、动画,渴望有更多的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资源。同时资源形式也要跟上时展,方便资源在现有教学平台、社交媒体中使用,满足现代学生学时的特殊。平台功能方面,用户比较注重平台的易用性和交互性,易用性体现了平台的操作友好度,而交互性体现了用户对于与平台、与其他用户交互交流的需求,良好的交互性能够增加用户的使用体验感。导航清晰、检索便捷,这是用户比较看重的两个指标;强调社交功能,说明对于用户来说,资源平台不仅仅是一个学习平台,更是一个交流的平台。另外,资源库的个性化设计、可靠性设计也是评价教育资源库的重要标准。用户期望能够在功能上给予更多的定制化服务,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对于平台的访问速度也有更多的关注,说明访问速度的提升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度。同时用户也更注重个人隐私,对于信息安全有更高的要求。

二、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应用创新

(一)以资源为基础,创新资源库应用模式

平台资源是资源库的灵魂,始终将资源的质量放在第一位,是资源库能否持续发展的根本条件。在保证资源质量的前提下,资源的形式需要多样化。丰富的资源形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如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弥补了实训场地不足的现实,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真实环境下实操所带来的危险,最重要的是为学生学习创造了生动、逼真的环境。资源在质量上得到提升,在形式上得到丰富,为资源的应用模式提供了创新的基础。教学资源库最初作为一种课堂辅助教学的工具,作为课后自主学习的资源。到现在慕课、微课的兴起、私播课的应用,教学资源库成了翻转课堂实施的平台。借助资源质量的提升,资源库不仅仅作为课堂的辅助工具,而是作为课堂的主角,优秀教师的授课视频代替传统教师的面授,让学生能够感受大师讲课的风采和渊博的知识,领略名师精彩的讲演,让知识技能的学习更有趣,更入脑。

(二)以平台为依托,创新资源库应用手段

当下,国家大力推广“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为在线课程视频播放、资源下载提供了基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普及,降低了移动学习的门槛。慕课、微课的兴起,为移动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数字教育资源。在新技术、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需要不断创新资源库应用的方式方法。第一,对接微信、公众号、QQ等用户高粘合度的交互工具,为师生在线互动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降低推广成本,达到教学资源库快速推广和有效利用的效果。第二,借助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学生学习行为,挖掘学生学习特征,根据学生的学习偏好主动推送相关的资源,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深度和广度,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资源服务。第三,通过资源平台移动版应用,开发微视频等适合手机传播的资源内容,资源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网页浏览观看,可以随时随地地通过移动终端开展碎片化学习,充分利用零碎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三)以用户为根本,创新资源库应用机制

教学资源库需要持续有效应用,必须建立健全机制。首先是保障机制,教学资源库应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通过建立稳健的保障机制,确保人力、物力、财力能及时到位,资源应用才能长期有效地实施。同时配备专业人员进行日常的培训指导、技术支持等服务,为资源库的应用扫除专业知识与技术障碍。其次是激励机制,对于资源应用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需要有一定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师生应用资源库的积极性。教师方面,在工作量计算上给予肯定,如教师应用资源库开展翻转课堂等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应给予充分支持,其课前准备,课后线上交流等都应折合计算一定工作量;在职称评聘上,教师利用教学资源库开展信息化教学比赛等取得的优异成果,除了给予奖励鼓励,还可以作为职称评聘的条件之一。而学生方面,学生利用资源库开展专业学习,认定其所修学分;鼓励学生利用移动终端开展碎片化学习,利用平台与老师、同学在线互动交流,这些都在课程考核上给予认定。

三、结束语

教学资源库建设与使用效果的好坏,与教学资源库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是否合理有着重要关系,而评价指标的设计又与用户对资源库的使用体验有着紧密联系。本文从师生用户对资源库使用体验的角度,对教学资源库评价的各项指标要素进行遴选,对各指标要素的权重进行分析赋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教学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理论。同时从资源、平台、用户三个方面,阐述了资源库应用的模式创新、手段创新和机制创新,为资源库持续发展应用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指南(2016)[Z].教职成司函〔2016〕61号,2016-5-5.

[2]蒋梦琪.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7.

[3]高峰.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效果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科技大学,2018.

[4]陶天梅.基于用户满意度的教育资源库评价指标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作者:谭继安 梁建胜 单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