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养成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养成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养成探究

【摘要】高职院校生的职业素养已经成为社会热点话题,这不仅仅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更是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将简述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意义,分析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建议,旨在为相关工作地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职业素养;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意义

1、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关键

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职业性特征显然更加突出。职业教育以职业技术以及职业素养为基础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换言之,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高职校园应属于大众教育的一种,是社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摇篮。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曾明确指出:高职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以及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具有从事专业领域工作的基本技能。可见,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实践应用能力是其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2、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受我国实际国情影响,高职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要偏低于其他高等院校,学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对于专业以及学校的选择存在一定盲目性,其职业路径规划以及就业方向定位并不清晰,颇有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而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养成一些不良习惯,如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将会对日后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大困扰。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大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而企业对于员工的综合性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导致人才市场供需失调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如何有效、快速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其明确自身职业定位,是高等院校的头等大事。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竞争形势,规范毕业生的职业行为,提高职业道德水平、职业技能,是高职院校化危机为转机,满足市场经济结构调整需求,为社会各界输送综合性人才的必然趋势。同时,这也是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3、用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市场竞争形势,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人力资源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衡量员工优秀与否,不仅要考量他的专业技术,其职业道德水平以及职业素养更为关键。俗话说:“有德有才,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有才,慎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只有职业素质高、专业技术过硬的团队,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实操问题,并与各部门精诚合作,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高职院校定位于技能型人才以及技术型人才输出,高职毕业生将是各行业的中坚生产力量,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应以企业人才需求为依据,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三观,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其全面发展,成为企业的可用之才。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存在的问题

1、高职学生思想观念影响自身发展

整体来讲,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不高,职业观念薄弱,加之,教学目标缺乏科学性,无法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出正确引导;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未能对未来工作岗位有清晰的认知,职业生涯规划不合理,缺少社会责任感,诚信观念不强,缺少踏实肯干的积极态度和职业素养,缺乏自律性,常常对薪金待遇和周边环境要求过高。一旦工作中遇到障碍和不顺心之处,他们立即选择辞职,不能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距离;还有一些高职学生,因为高考成绩较差,无奈之下接受了职业教育,无法摆脱高考失利的失落,于是自甘堕落,不思进取,无心学习,从此虚度年华。高职学生的培养重视职业技能的训练,轻视了思想观念的教育,未能认识到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等内在品质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低估了职业道德对学生就业和发展的影响。

2、高职院校未能充分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很多高职院校对于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以及培养不够重视,尤其是在招生、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的社会背景下,多数高职院校过于关注师资力量建设,仅仅在学生职业技能等表面能力上下功夫,导致学生职业道德等内在职业素养培养流于形式,在学生内在素养的教育方面投入严重不足,缺少培养学生内在职业品质的有效机制,在学生培养方案中缺少职业素养方面的内容和规划,导致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不全面,未能融入职业素养的相关内容,使学生的职业素养水平较低,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

3、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体系仍不完善

当下,国内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以及教学方案等相对滞后。例如,过度重视职业技能教学而忽视了学生人文意识和职业素养的教育。高职院校的教学根本在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使其能够拥有一技之长,以满足企业的人才招聘需求,在众多岗位竞争者中崭露头角。但是,有些院校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侧重于理论研究,社会调研不充分,课程结构设计不合理,重科技轻人文现象普遍存在。虽然大多数高职院校都设置了就业指导课程,但也仅仅只是课程,实际教学与企业需求联系的并不是那么紧密,导致高职学生“死读书”。从企业对于高职毕业生的反馈来看,企业更多的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专业技能以及职业行为等隐性职业素养。因此,想要提高高职毕业生的质量,职业素养培养是当务之急。

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措施研究

1、加强职业道德意识的引导,纠正价值观偏差

高职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积极正面的职业意识,使其能够快速适应岗位需求,并以饱满的热情,迎接工作中的机遇与挑战。要有坚韧不拔、敢闯敢拼的精神,也要有责任使命感,妥善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高职院校要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鼓励学生们学以致用,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工作经验,进一步强化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高职院校应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资源环境,引导他们对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避免眼高手低,在职场生活中屡屡碰壁。此外,组织学生们多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磨炼品性、陶冶情操,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协调、沟通、策划能力,进而促进职业素质水平的提升。

2、加强就业指导教育,完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就业指导课程应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养成正面、积极的就业心态;另一方面要明确素养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高职院校在课程设计方面应秉持“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教学理念,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与实践操作能力。同时,高职院校应为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比如说开放实验室、搭建学生创业孵化平台等,调动一切可以用的社会资源,鼓励学生在校园内自主创业,不断学习,升华自我价值。同时,高职院校应构建完善的职业规划教学体系,引导学生合理、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与自我定位。比如说,可以通过开展讲座,邀请学长学姐与在校生进行真切交流,使高职学生在校园内能够对职业生活、就业环境有一定了解,以免步入社会,成为职场小白,处处碰壁。另外,高职院校应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形成学、研、产为一体的教学路径,全方位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

四、结语

职业素养是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能力的直接体现,而职业素质水平的高低对其日后职业生涯发展起着决定性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应完善教学结构、革新教学理念,确保专业技能教学与职业道德培养能够齐头并进;同时,坚持走实践出真知的道路,鼓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并为其提供社会实践以及校内创业的良好环境,从而规范学生的职业行为,提升职业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琼.柏墙.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的培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38-139.

[2]黄燕.日本高职生职业精神养成研究及其启示[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9):20-21.

[3]王佳.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内容与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8(18):133-135.

作者:贺立秋 单位: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