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卫生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卫生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卫生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研究

1李庄村基本情况

李庄村是山东省省级贫困村,北邻济南长清区双泉乡,属纯山区村。该村下辖5个自然村,有270户776人。村内共有耕地1248亩,绝大部分为丘陵沙土地,农作物产量低。目前该村共有享受政策的贫困户110户232人。李庄村致贫的原因主要有:因病致贫、缺劳力贫困、就学造成贫困、灾害造成贫困、自然生存条件差贫困、缺乏增收项目贫困等(见图1)。1.1缺劳动力贫困。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该村缺乏劳动力,家庭成员大多年老体衰,这是贫困的主要原因也是脱贫的难点。这类贫困户家庭成员由于年老多病丧失了劳动能力,重活累活干不了,正常生产活动无法维持,没有家庭收入来源或收入很少。导致家庭长期陷入入不敷出的窘境,难以通过自身努力脱贫。1.2因病致贫。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我国很多地方存在,长期生病或重大疾病的贫困户不但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而且被居高不下的医疗费用压得喘不过气来,根本没有能力和精力脱贫。由于该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医疗条件较为落后,而村里的青壮年又常年在外务工,老年人、小孩、妇女等留守人员看病成为一大难题。1.3自然生存条件差。我国绝大多数贫困人口生活在山区,李庄村也不例外。农业是农民的经济基础,但山区普遍土壤贫瘠,农作物产量很低;再加上地形复杂,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村民观念保守,主观能动性差,制约了经济发展。1.4缺乏增收项目。对于贫困户来说,来自社会和政府的捐赠,只能解决一时之需,要实现根本脱贫,必须有产业支撑,否则只能达到短期脱贫目标,缺乏可持续性。依靠产业脱贫是贫困群众增强“造血”机能,实现稳定增收的关键,但缺资金、缺信息、缺技术等都是制约贫困户脱贫增收的关键因素。1.5其他原因。个别的贫困户是由于天灾导致种植作物减产减收,或因家庭成员突然伤残甚至死亡等原因致贫。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期间有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对家庭经济影响不显著,而有的贫困户则是因为供养子女读大学而致贫的。这类贫困户随着子女读书毕业和就业后,一般都能摆脱贫困,通过采取帮扶措施也容易见到成效。另外,受传统的计划经济影响,等、靠、要的懒惰思想在个别贫困户内心还存在,这也是致贫的一个重要原因。

2卫生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模式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服务最贴近、贡献最直接的一种教育类型,在推进精准扶贫的实践中应充分发挥作用,特别要在本地的职业教育扶贫过程中,总结出职业教育有效、精准的扶贫模式,进而在高职院校中积极推广。2.1健康扶贫。作为一所服务本地群众的医学院校,应依托医药卫生行业优势,结对帮扶慢性病患者。“因病致贫”是当前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慢性病患者的负担比较重,返贫率比较高。卫生职业学院应成立扶贫帮扶小组,积极对接特惠保险、大病救助等政策,挨家挨户走访宣传相关扶贫政策,提高群众知晓率,使其能知政策、用政策。积极开展扶贫义诊活动,向贫困户普及卫生健康知识,防止大病慢病的发生。为扶贫对象建立健康档案,有针对性地结对帮扶贫困户中的慢性病患者,定期为他们检查身体、询问病情、发放宣传资料、讲解政策性补贴等。2.2职业教育扶贫。大力宣传职业教育,改变人们对卫生职业院校的偏见。同时从自身出发,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加强人才培养方案与本地经济的结合度,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用最好的就业成绩说话,转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引导贫困人群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通过全国职业教育宣传周活动,学院宣讲团进驻贫困村的中小学,在给学生健康查体、培训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的同时,积极宣讲职业教育的优势,把职业教育的理念传导给学生;也使广大群众明确,职业教育在提升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逐步消除因学致贫问题,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中的作用至关重要。2.3技能培训扶贫。贫困人员一般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谋生致富的技能和思路,即使外出打工,也大多是干体力活,不但劳动强度大、长期与家人分离,而且收入普遍偏低,勉强维持家庭开支,很难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同时,由于贫困群众要兼顾劳动生产,很难集中时间、地点学习。因此,要积极与村镇干部对接,用村委作为培训基地,卫生学院培训部的师生可以利用周末等业余时间,以方便村民、方便培训为前提,将课堂搬到贫困村。对村民进行刮痧、艾灸、保健按摩、养老护理、营养配餐、月嫂等各种技能培训,提高村民尤其是中年妇女的就业技能。这些培训不耽误村民的日常生活、生产,使得村民生活、生产、培训“三不误”,确保每一名有培训意愿的贫困人员圆满完成培训。如此一来,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村民可以通过劳动局组织的技能考试,获得证书;文化水平低的,争取通过学院组织的技能考试,拿到学院发的证书,实现有条件的贫困户“1户1人1技能”全覆盖。同时,积极对接本地的月嫂公司、按摩诊所等,为这些接受过培训的人员就近就业提供帮扶。

3结语

卫生职业教育贴近人们的健康,一直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的医药卫生类职业院校招生也受到热捧。因此,卫生职业教育在攻坚脱贫中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年老多病是贫困户致贫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解决这个问题,如提高贫困户看病报销比例(有些地方甚至达到100%)。政策扶贫固然重要,但全社会的参与也很重要,如卫生职业院校的健康扶贫一方面使贫困村民感受到了政府的关心和社会的关爱;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村民的健康意识、防病治病意识,提升了生活质量,获得了幸福感。因此,职业教育扶贫还需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促进政府、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目前,中职教育在很多地方已经实现了注册入学,还应该加大对社会青年的招生力度;高职教育改革单独招生政策,对贫困家庭子女单独划线,单独录取[2];实施技能培训扶贫模式,以送技能下乡、集中办班、现场实训的扶贫方式为贫困户增加收入。总之,卫生职业教育的扶贫模式多种多样,但重心只有一个,就是要助力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

参考文献:

[1]唐娜娜,付洪涛,郭英才.职业教育助力精准扶贫脱贫的对策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16):173-175.

[2]朱爱国,李宁.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策略探究[J].理论经纬,2016(1):16-19.

作者:李红伟 夏冰蓉 单位:泰山护理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