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承接产业转移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承接产业转移是国家一项重要战略,有利于缓解国家人才缺乏的困境,承接产业转移还可以有效提升人才的专业能力和应用能力,实现人才质量的全面提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职业人才的重要场所,但是长期以来,都一直存在缺乏明确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创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缺乏密切的校企合作、产学融合和缺乏合理的教师结构以及扎实的教师素养等问题。基于这些问题的存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一直存在问题。但是承接产业转移这一战略,有效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转型,采取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服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和以完善的机制和体系为保障等措施,切实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承接产业转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发展措施
产业转移是当今任何一个国家产业的发展趋势,不论是哪种产业,在转移过程中都需要人才的支持。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作为经济薄弱点,正在接受国家乃至国际的产业转移,这必然会带动当地的产业升级,而产业升级必然会实现经济发展。无论是产业转移、产业升级,还是产业升级后的产业生产,无疑都需要大量的人才,而在这一过程中人才的质量必然也会影响产业以及当地经济的发展。从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主要包括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学术型人才主要是指从事科研类工作的人才;工程型人才主要是从事相关工程的设计和规划的人才;技能型和技术性主要从事一线的生产工作,而这一类工作者,也是将学术型人才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型人才的设计方案转化为实际成果的工作者。但是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人才现状来看,人才短缺、人才质量低是两个重要问题,归根结底,问题主要体现在定位、教学、校企合作、教师素质等四个方面。为此,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背景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要深刻认识到学校可能存在的问题,然后加以改进,继而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的高等职业教育
产业转移是指随着资源供给和产品需求发生变化之后,某些落后的产业从某一地区向另一地去转移的一种现象。历史上曾经发生过5次比较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而我国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现过一些发达地区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现象。[1]而承接产业转移是从欠发达地区的角度来说的,承接产业转移,对于承接方而言,具有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但是因为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很多地方在承接产业转移时,无法针对当地的现实条件和资源优势选择合适的产业,最终导致产业衰退、资源浪费。所以从这一个角度来说,产业转移也不能进行盲目转移,只有从现实出发,合理划分、优化布局,才能最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要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和经济发展,必然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来看,高等职业教育不仅是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还要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因为职业教育是与产业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种教育方式,作为职业教育,自然要将学生的专业与职业紧密挂钩,为相关职业提供专业化的人才。从职业教育和产业之间的关系来看,首先职业教育是为产业服务的,因为高等职业教育不仅可以为产业生产提供充足的人才和知识,以此来推动产业的不断发展。[2]另外,高等职业教育也以产业为基础进行发展,因为产业的发展,会引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向的发展,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还能为学校培养学生提供充足的经验。
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来看,可以发现在人才培养中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限制了人才质量的提升,而且限制了承接产业转移的进度和效率。(1)缺乏明确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缺乏明确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第一个问题。从定位来讲,我国很多地方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学校并没有及时做出改变,导致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定位无法及时更新,在这种情况下,人才培养目标也会受到影响。[4]因为专业定位和人才目标的问题,无法满足产业转移的客观需求,最终导致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出的人才无法为当地经济服务。学校无法脱离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无法将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需求进行相互结合,最终只会造成两败俱伤,即学校培养出的人才没有使用价值,企业的经济也无法得到发展。
(2)缺乏创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缺乏创新性的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首先从教学内容来看,教学内容过于陈旧,教材无法及时进行更新,导致培养出的人才在知识结构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在社会中缺乏充分的竞争力。因为产业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如果学校无法及时根据社会需求变更教学内容,必然会被时代淘汰。其次是课程安排,以高等职业院校为例,高职培养人才的重点在于提升人才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但是从相关课程安排来看,可以发现课程主要以理论性课程为主,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没有太多作用。
(3)缺乏密切的校企合作和产学融合。缺乏密切的校企合作和产学融合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问题。随着产业转移不断推进,各地要想充分利用产业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必然需要充分发挥产业的优势和作用。但是产业的优势和作用需要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而发展动力就是人才,为此,产业要和学校进行密切联系,产业要想充分得到发展,学校要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需要通过双方合作,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而企业实习就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在开展过程中,大多只是将实习作为一种形式,所以并没有真正将精力投入进去。
(4)缺乏合理的教师结构和扎实的教师素养。缺乏合理的教师结构和扎实的教师素养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另一问题。[5]从现实情况来说,教师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专业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大都缺乏一定的实践应用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所以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没有太多的效果。“双师型”教师的匮乏,也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点问题。
三、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措施
(1)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服务。在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首先要做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服务。要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服务,首先要明确学校的定位,因为学校的定位是指引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指标,所以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务必要从学校自身情况出发,结合当地产业专业的实际情况,明确学校自身定位。其次是要以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切实提升学生的质量。为了与市场需求进行对接,高等职业院校要在教育部门的领导下调整相关的专业设置,既保证各高等院校拥有相同的基本课程,又要保证课程具有专业性和特色化,以此来保证高等职业院校的产业化和特色化发展。[6]但是还要以当地的重点产业为导向,实现学校与产业的对接,只有这样,才能根据产业对学校内部的专业进行针对性调整。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不仅要与企业进行合作,还要提升学生自身的竞争力。高职院校要加速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在此基础上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2)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是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第二项重要举措。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要想人才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为产业转型做出贡献,必须要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发展的舞台。首先是校企合作,其实高等职业院校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所以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完全可以利用企业这一平台,供学生学习,也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因为在传统的课堂上,学生无法积累实践经验,所以在工作后工作能力就会受到限制。但是如果在学校就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就会得到充分地提升。除了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也是一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式。因为一所学校的教学资源是有限的,并不能保证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是通过校校合作,就可以将多所学校的学习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充实学校的教学资源,提升学校的教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充足有效的教育。
(3)以完善的机制和体系为保障。以完善的机制和体系为保障是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另一项重要举措。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首先,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为人才培养提供“一条龙”服务,与企业进行合作,建立“人才培养+企业实习+企业员工”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就业提供保障。[7]其次,政府和社会还要健全就业保障和社会保障机制。从企业的招聘、企业的就业、再到人事档案和职称评定,都要有一套完善的标准和指标。对于伴随产业转移而来的新产业,虽然在企业内部保障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也要在政府的引导下积极开展保障措施建立,并且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在进行人员招聘、人员选拔、人员考核、人员评价等多项工作时,企业都要和学校进行合作,从学生角度出发进行完善。
四、结语
承接产业转移既为当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也为当地高等职业教育发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原有的问题会暴露无遗,但是也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发展动力,有利于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孙金琳.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安徽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06):40-44.
[2]贺红艳.以承接产业转移需求为导向的河南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亚太教育,2016(02):213+212.
[3]尹影,杨凤鸣.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以衡阳5所高职院校为例[J].劳动保障世界,2016(02):43-44.
[4]赵晓军,谢典瑾,彭文武.地方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技术+商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基于“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3):81-84.
[5]肖尉群,肖璨,赵少平,陈国生.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适应“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18):66-68.
[6]剧文.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中部地区人才结构优化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02):12-16.
[7]张新芝.承接产业转移视角下的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金融教育研究,2015,28(03):68-73.
作者:王辉 单位:邵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