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印发后,全国范围内的职业教育领域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正式标志着“现代学徒制”成为了新时期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全国各地的职业教育都应该遵循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构建多方保障机制。特别是对于西藏地区而言,具备民族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更有利于其丰富民族内涵并进行内容创新。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基础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进一步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促进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国外的一些国家在现代学徒制方面已经充分吸收并消化了精髓内涵。我国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进程中也可以参考这些国家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此为基础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
一、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构建的必要性
(一)实现职业教育与工作岗位之间的对接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等岗位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然而,在现实工作中,职业教育能力和工作岗位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矛盾。很多毕业生在毕业之后无法适应工作需求,都需要经过一定的培训才能完成岗位的基本工作。这就使得企业招收人才的难度变大,学校的发展也陷入了一定的困难。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学校没有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趋势主动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让行业发展和学校发展都陷入了不利的局面。如何实现职业教育和工作岗位之间的对接,也成为了今后现代学徒制构建的主要方向。
(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职业院校学生由于自身特性造成的学习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兴趣不足,学习主动性较差等方面。这就导致学生没有认识到主动学习的重要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阻碍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和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要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就必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主动汲取相关的专业知识,自觉学习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保证自己能够将个人能力发挥至实践工作当中。如何改变现阶段被动的教学方案,实现职业教育的良性循环呢?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转变目前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探寻新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现实学习中意识到能力发展的必要性,并进行针对性的理论学习与内化。
(三)消除课堂教学与实践能力之间的壁垒现代学徒制之所以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在于职业教育本身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现代社会发展之间具有的必然联系。当今时代,机器设备大量被使用,技术水平较高,这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人工操作。因此,单纯注重实践能力而忽视专业知识的人才培养模式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缺陷。随着未来时间的推移,职业教育过程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应该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使学生真正意义上成为高素质的社会人才,并立足于校企合作制定现代学徒制下的合作培训方案。
二、现代学徒制导向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两方配合的人才培养计划我们参考某些国家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后,可以了解到这些国家的人才培养理念都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交替传授。以英国为例,他们每周都安排一天作为理论知识的学习时间,另外四天用于实践技能的学习。这样,学校可以集中优势资源对课程内容进行统一安排。我国也可以参考这种人才培养计划,尝试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经历身份的交替转变,最终完成学业,具备良好的岗位适应能力。具体来看,我们可以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知识之后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岗位工作中。在一段时间后,学生在企业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又可以回到学校,将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进行融合,将现有的工作理念和学习理念进一步深化,并再次回到岗位工作中。这就能比之前更加得心应手,成为现代企业所需求的高等人才[1]。
(二)多方制度的建设工作西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都离不开制度建设的保障工作。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从制度建设方面着手,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强调学校的主导地位,让企业参与其中。以西藏地区为例,我国的法律法规中,需要明确学校、企业和学生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并完善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机制,安排第三方进行监控,将企业的实践教学和学校的理论教学质量真正提升至新的层次。专职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进行岗位互换,让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实践,或是让企业技术人员进入学校帮助展开课程规划或教学工作。总而言之,相关的制度可以围绕教学管理或专项建设工作来展开,并做好顶层的制度设计,将人才培养模式纳入企业和学校的战略规划当中[2]。
(三)科学考核机制科学考核机制可以围绕学生自我评价、企业评价和行业第三方评价来展开。自我评价指的是学生对自己具备的知识能力进行综合判断,分析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欠缺,并以此为基础促进自我完善。特别是涉及到能力标准和知识标准的方面,我们需要将阶段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进行结合,使其在教师的指导下具备客观理念。企业评价则是企业对“学徒”进行的评价,作用在于让学徒具有良好的岗位素养。在评价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每个学徒的优点,但也需要对他们的职业技能掌握情况进行客观有效的点评。行业第三方评价则围绕行业准入制度或是行业能力证书来展开,让完善的职业资格框架体系发挥刚性约束作用。
(四)实践平台建设与其他本科教学不同,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一批面向社会、企业的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能够补充社会发展的动力,实现人才对社会进步的推动。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学校必须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要提高对实践平台的建设投入,根据学生的相关专业增建匹配的专业设施,使学生能够真正接触到实践设备,从而在校园内进行专业知识向实践技能的转化,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高校也要建立专门的教师团队,对学生的实践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使教师能根据学生反馈的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教师要从学生出发,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教学和培训,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五)师资力量提升教师是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提升的重要指导者。因此,职业教育院校必须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使教师能够符合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要求。院校可以定期对教师进行辅导,及时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使教师能够根据目前社会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进行人才的针对性培养,使职业教学更具先进性。此外,院校也要及时进行教师能力培训,掌握教师目前的教学能力,了解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对其进行及时纠正,以保证职业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同时,院校可以聘请社会专业人员帮助进行教学辅导,通过专业人员的观察和监督,发现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方式错误和内容缺陷,从而及时对教学方案进行完善,保证职业教育的正确性,提高教学效率。
(六)法律明确责任义务目前的职业教育学徒制人才培养涉及了包括学生、企业单位以及学校在内的多方人员。因此,我们必须要通过法律保证所有人员的合法利益。目前的学徒制人才培养主要是在高职院校和企业间签订合同,以保证合作关系。因此,该部分双方的利益能通过合同得到有效的法律保证。然而,学生和企业教导人员之间只是通过工作要求形成单纯的合作关系,并没有相关的法律措施进行权益保护,这导致学生的工作制度没有根据社会发展现状得到及时调整。另外,教导人员的福利待遇也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从而导致两者的教导和学习积极性都较低,这不利于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进行。因此,社会必须根据目前的市场情况、院校条件以及企业发展对现代学徒制进行合理规划,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以法律为依据对学生的学徒制人才培养进行规范。相关部门要在法律中明确规定学校、企业各方的权利以及义务,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现代化学徒培养模式,并通过考察目前的学生和教导人员的工作制度和福利待遇,制定合理的工作分配以及资金发放方案,从学生与工作人员出发提高其参与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以实现对人才的培养。
三、结束语
现代学徒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成为未来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需要正确认识到提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计划的主要原因,了解其特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基于课堂教学和岗位发展需求,构建新的服务管理体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计划。
参考文献:
[1]唐美.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市场,2016(50).
[2]谢淑润,夏栋.现代学徒制与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继续教育研究,2013(8):42-43.
作者:旦增扎堆 单位:西藏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