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本科院校职业教育体系实践与创新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地方本科院校是指隶属省、自治区、直辖市,承担着为地方(行业)培养人才、提供服务的普通本科院校。截至2014年,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有917所,约占全国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数量的40.8%[1]。1999年以后新建本科学校700多所[2],占非“211工程”高校的普通本科高校数量的70.5%。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事关高等教育发展大业。地方本科院校如何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增强国家竞争力,如何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多样化的需求,是目前国家、社会、学校迫切需要思考的重大课题。本研究探讨地方本科院校如何主动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破解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困境难题,对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体系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地方本科院校主动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时代需要
(一)主动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成为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2014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颁布,《决定》提出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3]。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4年6月教育部等部门颁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要引导、支持定位于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高等学校实行综合改革,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鼓励本科高校积极通过各种机制参与现代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的实现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制度性安排,对提振经济,创造人才红利,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都具有重要意义。主动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地方本科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主动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地方本科院校走出发展困境的出路
地方本科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教育结构的调整、教育多样化需求的变化,地方本科院校陷入了发展困境:办学定位趋同,学科专业无特色,与地方产业结构脱节,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科学研究“重科学、轻技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低,师资队伍专业实践能力低,办学经费短缺,实践教学硬件条件明显不足,产学研合作教育不深入,企业参与合作育人缺乏必要保障。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的问题更加突出。这些问题的堆积,成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沉疴。资料显示,在中国,“985工程”和“211工程”大学、地方本科院校、高职高专等三类高校中,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最低,整体就业质量不高[4]。地方本科院校发展过程中的这些共性问题,必须问计于职业教育,即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主动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探索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具有职业教育的基因和基础。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于2000年4月由三所全国示范性高工专科学校———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的地方本科院校。三所高专都具有良好的应用技术传统、轻工业与冶金工业行业特色以及职业教育的基因。这种传统和基因的存在,是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主动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坚实基础和保障。
(一)转型应用技术大学、发展应用技术教育,是主动融入现代职业教育的切入点应用技术
(科技)大学起源于欧洲,主要是随着产业革命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对人才需求的层次不断增加,高等教育从象牙塔中走出,分化出一类与实体经济密切相关的高等教育类型。欧洲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依靠大学的发展,特别是实体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更为紧密,使得应用(科学)技术大学成为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提升行业企业竞争力的助推器。事实证明,欧洲应用科技大学给欧洲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这是欧洲经济社会发展持续的一大法宝。技术教育是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合点,也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包括中职、高职、本科、专业硕士、专业博士,应用技术大学属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高端,主要从事本科以上的专业教育。其主要特征是在学科基础上,构建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学科专业体系,注重实践教学,以技术为教育载体。其毕业生主要为灰领阶层,即介于研发型工程师和一线操作工人之间的一线工程师。从服务社会角度来看,应用技术大学主要侧重于行业企业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提升行业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从研究角度来看,应用技术大学主要从事与技术问题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为新技术提供不竭的源泉。因此,应用技术大学是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提升行业企业竞争力的助推器。英国教育家阿什比曾经说过,任何高等教育发展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5]。学校的历史发展积淀了职业教育基因和传统。在合并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学校确立了“建设高水平、应用型、以工为主、特色鲜明的多科性本科院校,成为培养卓越一线工程师的摇篮”的办学定位,把自己的改革定位于应用技术大学的创新与实践,发展应用技术教育,积极投身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依托行业、服务企业、突出应用的办学特色和发展模式。
1.学科发展坚持技术应用指向。学科是高校发展的主线。学校定位于应用技术型大学,融入现代职业教育后,到底要不要强化学科发展,理论和实践存在分歧。有一种观点认为,走应用技术型大学之路,就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但学校在定位于应用技术型高校后,不仅没有淡化学科,还更加重视学科建设。只不过学校的学科发展指向不像那些学术型、研究型大学那样将学科发展立足于基础科学,学校更加强调学科应用和技术指向,将学科建设扎根于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在技术性学科和应用性学科上下大功夫。同时注重与行业企业共建,使学科成为校企研发的共同平台;学科专业教师要与企业共同担任、互相聘用,特别是学科成员要有企业实践经验;学科研究方向要以行业企业存在的技术问题为导向,注重相关应用技术研究,为行业技术进步与创新提供坚实的支撑。
2.科学研究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线。科学研究是强校之路。学校在定位于应用技术高校后,十分重视科学研究,也在科研方面作了规划。规划的重点就是科研主线的调整。学校根据学科建设的目标和方向,确定以应用技术研究作为学校科研的主线,强调科学研究要解决实际问题,强调研究为生产实践服务。学校重视和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项目,但是在项目设计和计划上强调应用技术导向,强化解决企业一线问题的应用技术研究,鼓励教师深入企业从细小问题着手解决实际问题。学校近几年每年有约24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这些项目的选题基本都是应用科学和技术科学研究。以2014年新增的24项国家自然基金为例,有92%为应用基础类研究,涉及化工、材料等十个行业。学校近几年获得的两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成果,也是应用技术研究方面的。学校每年的科研到款经费,横向与纵向的比例一般维持在6.5∶3.5左右。
3.专业设置主动对接行业企业。一般情况下学术型、研究型大学专业设置的依据是知识的学科分类;而应用技术高校专业设置的依据则是行业或工程岗位。确定定位后,学校努力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优化专业设置,重点提升区域产业发展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因此,学校这些年来,一方面,紧扣上海及其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战略主题,将原有学术倾向的学科专业向工程特色和技术优势的面向转型,如学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仿生装备与控制工程、城市植物生理生态与应用、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等专业,就是坚持工程面向和行业技术面向,不断提升学校传统学科专业的应用技术性和社会适切性,进而提高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社会满意度。另一方面,学校对接上海先进制造业,开设制药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衔接上海现代服务业,开设会展经济与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高速铁路发展需求,开设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轨道通号技术等新专业,不断发挥新兴应用技术专业的示范和辐射效应,推动学校传统学术型学科专业向应用技术型专业转型。
4.教学改革坚持实践导向。教学是课程落实的保证。为了落实技术教育,学校借鉴国际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创办工程创新学院,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的束缚,按照生产工作逻辑编排设计课程序列,同步深化文化、技术和技能学习与训练。学校选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试点,实行“3+1”模式,前三年学生在工程创新学院平台内培养,第四年学生返回试点专业所在学院培养。按1∶40比例配备班导师,1∶4比例配备专业导师,1∶80比例配备辅导员,打造工程创新教育改革的实验区和高水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示范区,聚焦职业规划、工程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采用“平台+模块”培养方案,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将职业资格认证的知识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实行科技创新学分制度和科技创新团队模式。为了践行技术教育,方便学生“做中学”,推进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学校打破多个院系条块分割的实践教学模式,整合和优化实践教学资源,组建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工程训练中心。中心以现代工程实践教学为主的实践教学链,围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专业验证实验→课程设计→实习→产学合作”的模式,搭建一个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工程素质的平台。
5.师资建设坚持“双师型”取向。师资是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双师型”教师是学校主动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了满足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不仅重视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还更加器重教师的实践能力。一是在师资引进方面把工程实践背景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二是实施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计划,选送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工程技术实践;三是在教师职称评聘中设置工程实践能力考核指标;四是制定薪资政策,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二)产教融合、增强学生职业发展能力是主动融入现代职业教育的落脚点
1.产教融合,强化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程度。学校重视与工业界的密切合作,力求通过校企合作将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和实习单位变为联合培养人才单位。通过聘请企业家参与校、院两级教学工作委员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建立“校企双月联席会议制”,共同探讨解决校企合作的困难和问题;建设校企人才培养工作室,共同培养人才,解决技术难题;组建工程教学团队,共同开发应用型人才培养教材。
2.课证融通,将职业资格认证的知识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课证融通”,就是全面推进课程体系与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的有效融合。这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管理贴近市场、服务产业,又能更好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能。学校在培养方案中提高对学生活动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以提高就业竞争力,并有利于快速入职和职业发展。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将职业标准(中级或高级电工、初级电气智能工程师、初级自动化工程师、西门子PLC技术职业资格)融入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中配置相应课程,如高级电工培训、初级电气智能工程师培训、初级自动化工程师培训、西门子PLC技术培训等。
3.打造特色,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创意活动。首先,学校将科技创新学分(10学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鼓励人人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其次,组织成立了各专业学生社团,由学生自主管理,有组织、有顶层设计、持续深入地开展专业社会实践活动。最后,新生入学期间举办主题为“创新点燃梦想,竞赛铸就辉煌”的学科技能竞赛与创新创业展示会,同时积极倡导“院院有赛事,人人都参与”,旨在让每个学生在四年的大学生涯中都能经历学科技能竞赛,让创意早早的根植于每个学生心中,在竞赛中不断丰富自己。
(三)中本贯通、发展高层次职业教育是主动融入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选择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按照终身教育的理念,形成服务需求、开放融合、纵向流动、双向沟通的体系框架和总体布局。在这个体系框架和布局中,普通高中教育、普通本科教育、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专科、应用技术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之间双向、纵向、开放流动。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以应用技术本科生教育为主,积极发展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高职专科教育。虽然目前从事职业教育的主体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高职专科学校,但是学校并不认为从事职业教育会降低层次,而是主动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积极开展多层次职业教育,不仅发展专科层次职业教育,而且中本贯通,大力发展高水平的本科、研究生层次的专业学位教育。学校按照上海市化工产业结构调整的总要求,上海及周边区域化工产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趋势,以及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岗位能力模型,成立中本贯通教学管理委员会,下设教学管理、教学督导、基础课程教学、专业课程教学四个工作小组。与上海石化工业学校、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杨浦职业技术学校和上海市城市建设工程学校合作确立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园林专业,并开展了中、高职贯通培养试点,建立起中职与高校之间的立交桥,有效解决了职业教育的断头桥问题,形成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培养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合作,开启了高职、应用本科到专业硕士学位教育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进行了定位;制定了专业教学计划(7年(3+4)一贯制);建立了应用型本科培养方案能力实现模型;拟定了中职-应用型本科试点方案;分析明确了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及培养途径,连接了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之间的断裂。有效解决高职学生职业教育终点问题,更好地服务了上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也为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及人才培养“立交桥”的搭建积累了经验。
三、主动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效益
学校主动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后,学校获得了发展动能,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服务区域社会的功能日益增强。
(一)应用技术大学发展模式形成,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1.高端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初具成效。学校主动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后,给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注入了活力,凝练成“依托行业,服务企业,培养卓越一线工程师为主的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的办学特色和“多渠道、立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为主题的“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快速发展中,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一线工程师摇篮”成果,获2009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题的“面向普通生源能力发展的多层次个性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成果,获2013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2.实践教学成果量质齐升。近五年中,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立项1290项,参与学生达3387人。本科学生申请专利96项,获授权专利35项。大学生参与各类科技竞赛242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各类专业竞赛奖项1971项。3.毕业生受到社会的欢迎和好评。本科生就业率达到98.27%、签约率达到78.42%,研究生就业率100%、签约率85.71%,近五年本科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达98.49%,高于上海市属高校平均水平[6]。通过麦可思公司对2011届毕业生追踪调查显示:学校10个工科专业就业现状满意度平均超过75%,比全国同类院校高出11个百分点;平均月收入为3976元,比全国同类院校高1043元。大学生学科技能竞赛共荣获国际级奖项11项,国家级奖项1332项[6]。
(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功能日益彰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发展进程加快
1.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和产业化取得一定成效。在“2015中国大学专利技术转让排行榜100强”中,该校排在全国第54位,在上海高校中位列第6,是100强高校中仅有的两所学院之一。学校香料研究所肖作兵教授的“新型香精制备与香气品质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发的68个香精产品实现了产业化,直接经济效益约28亿元,间接经济效益108亿元,孵化出8家高校技术企业,其中三家公司上市,促进了我国香精产业化发展,该成果荣获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学校精心组织教师参加历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并屡获奖项和合作协议。在2014年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张而耕副教授研发的“纳微米超硬物理气相沉积涂层系统及工艺技术开发”成果,获得高校展区优秀展品一等奖,并与马来西亚盈锋科技有限公司、德国ICS公司签订了成交额约为1.6个亿的合作协议;在2013年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林伟副教授研发的“JB8000型传送带式食品放射性检测仪”成果,荣获高校展区优秀展品一等奖,并签订了1亿元的合作协议;学校“联盟计划”获批项目连续三年位居全市高校第一。
2.一批服务平台相继建成,协同创新能力提升。学校拥有国家香料香精化妆品质量检验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上海市科委技术中心(包括:冶金工艺与设备检测工程技术中心、与国药集团合作成立的上海药物合成工艺过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科技创新基地;同时,学校还与上海科学研究院、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上海化工研究院等联合投资组建成立了上海高等应用技术研究中心等富有特色的技术创新中心。
3.服务中小城市、中小企业能力不断增强。先后与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的多个市县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与300多家企业签订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协议,签署了995项科技合作项目。其中,“绿色电镀技术与工程”学科团队承揽的“钢带镀铬漂洗废水无排放高速电镀线”项目(1100万元)给浙江企业带来了20亿元的年产值;“轻化工程”学科团队承揽的“新型合成天然肉味香料的研究与开发”项目使双汇集团获得近5亿元的经济效益;“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学科团队研发的“多功能连续式拉拔机组”综合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给企业带来了近2.5亿元的经济效益。综上,地方本科院校主动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方面可以完善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高端职业教育结构,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注入强大动力;另一方面,主动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可以解决地方本科院校自身发展困境问题,从而大大提升地方本科院校的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
作者:刘宇陆 袁翔 张金福 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