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互联网+”与职业教育研究(3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互联网+”与职业教育研究(3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互联网+”与职业教育研究(3篇)

第一篇:“互联网+”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研究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互联网+”作为新经济形态,正在加速改变着传统的业态,也给传统的职业教育带来了新挑战,要改变传统的职业教育的办学思路和教学模式显得尤为迫切。如何提高学生创造性和实践应用能力,如何培养出新经济发展所需的创新人才是职业院校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从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的问题入手分析,通过“互联网+”的融入给现代职业教育带来内涵建设,以及“互联网+”现代职业教育的形成机制,提出“互联网+”职业院校改革路径。并且优化职业教育中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着重以广告设计专业为例,探究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不足,通过融入“互联网+”专业建设来改变传统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能力和水平。随着国家经济转型以及创新经济的提出,传统产业将逐步淘汰,而新兴产业的出现,使社会分工将进一步细化,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新的变化,对人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职业结构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当前的职业教育也要顺应信息化、网络化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提升自己办学水平,形成“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新型办学模式。

一、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的问题

1、作为传统的职业教育对接的是传统的产业,其培养的人才方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等都已经不适应网络化时代的发展,随着国家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入,传统经济将更加萎缩,而国家鼓励的新兴产业将依靠“互联网+”技术从而蓬勃发展,产业的结构调整将需要职业教育也作出相应调整。现行制度框架下职业教育的培养方法有待改变,传统的职业院校都是根据以往经验和习惯来编制专业教学计划,这样编制出来的计划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

2、在培养方式上传统的职业教育的专业计划的制定落后于时代的需求,教师按照学校教务部门制定的教学计划进行授课,学生按传统计划来学习,结果是教师和学生都在一个传统不开放的教育环境下进行职业教育,这种被动和不开放培养方式的弊端越来越突出,融入不了国家倡导的“互联网+”的时代中去,使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与现代社会的需求与发展越走越远。

3、在教学方式上,这种传统的、封闭的、单向灌输式的教学生态环境下,尤其是灌输式的知识传播教学方式满足不了现代产业所要求的的教学需要,大部分学生对于课堂上灌输式教学方式已经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遭到的遏制,学生的兴趣也受到影响,学生缺乏了宝贵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同时缺乏创新的弊端也越来越突出,这种教学方式急需要改变。因此,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现代职业教育要有紧跟网络时代的步伐,为国家产业转移和创新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服务,同时“互联网+”也会带给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

二、“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和形成机制

1、“互联网+”的融入,给现代职业教育带来内涵建设。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互联网+”的概念,引发企业界、学术界以及教育界的高度关注。“互联网+”也成为国家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是创新经济的发展的重要的手段。所谓的新经济和新产业其根本是创新,是多学科之间的转换,是各产业间的跨界融合发展,而移动互联网是实现这些创新行业的重要工具。在信息化社会和大数据时代下,职业教育应该抓住产业升级的有利时机,利用“互联网+”的思想和技术与产业相结合,重视自己的内涵建设。职业教育内涵建设,要在新兴产业发展的环境下找到自身发展的思路。首先“互联网+”环境下来实现职业教育的制度内涵建设,从而形成自己的专业课程体系,同时职业教育的专业群的建设也要随着新兴产业的升级而制定出一套动态化适应的的标准。在人才配备和人才培养方面也不能一成不变,要适应“互联网+”所带来的动态变化,人才培养方式和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也要适应这一动态化过程。其次,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技术,来明确职业教育的战略思路,及时调整与新兴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制定出与产业发展密切合作的实施方案,同时通过政府和社会的有效资源来优化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提升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第三,职业教育在“互联网+”环境下,大力发展学校的专业课程、师资队伍、实践实训以及校企合作等内涵建设,大幅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也提升职业院校的服务水平,建设成具备数字信息化,服务智能化、管理网络化、合作协同化的现代职业院校,大力提升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2、“互联网+”的融入,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形成机制随着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移动客户端大量增加,人们迫切希望能够随时随地方便地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和服务。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现代职业教育必须适应现代社会的网络化、信息化,并主动适应这种变化,数字化信息时代迫使职业教育加快“互联网+”的进程。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其中重要创新的是各个行业的跨界融合,这种融合过程依托信息技术的传播得到快速发展。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同时,而老的教育模式还是建立在传统企业和学校的合作之上,要改变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必须实现“互联网+”现代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因此,信息社会的多元化协同发展产生了“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形成机制。

三、“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带来的改革路径

1、现行的职业教育的制度改革职业教育的制度是根据传统企业需求人才为前提进行培养方案的制定,目前的职业教育制度制约了人才培养的发展。在“互联网+”时展环境下,企业的发展也要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对于人才的要求更高。在这样的环境下,职业教育的制度要进行多维度的设计和改造,以此来进行深刻的改革。国家已经颁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那么我们职业教育要根据“互联网+”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规划出与之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和制度。尽快的推动职业教育与互联网经济产业的对接机制,实现真正的职业教育现代化,为社会培养具有“互联网+”思维的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政府和教育管理机构也要顺应时代的需求,加大对于“互联网+”职业教育改革的政策支持和一定的资金扶持,鼓励职业教育在管理体制、日常运行机制人才储备机制等方面改革,给职业教育释放更多的活力和改革空间,这样才能真正促进职业教育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实现现代化改造。

2、完善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都依赖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我们职业教育也需要政府大力建设基础设施,我们的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迫使职业教育加快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学校要改造移动互联网络,接入高速移动宽带等基础设施,引导师生能够在校园内方便使用高速移动互联网,真正建立起具有大数据分析、信息传播,教育教学数据传输等综合处理的数字化校园,这样现代化数字学校的建设为职业院校与国家新兴产业提供对接的基础条件,从而实现信息传播、资源优势配置、互通互用提升办学效率,成为真正的“互联网”的现代化职业院校。

3、打造信息化教育平台打造信息化教育平台,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推动跨界信息交流服务,促进职业教育与现代企业实现信息共享与交换。今年政府部门大力倡导大数据共享,逐步加大大数据的建设与共享程度,首先将政府所掌握的大数据逐渐共享给社会,为社会提供大数据服务。因此信息共享平台的打造尤为重要。这迫切需要打造政府、企业与教育等公共信息平台,形成“互联网+”的生态信息系统,做到优势资源互补。在这平台上,实现政府政策服务、信息交流、价值交易、社交互动等让职业教育融入到“互联网+”的产业链中,推动职业教育与现代企业的融合发展。加快理念创新、服务创新以及结构优化创新等方面推动,来更好的促进职业教育与新经济、新产业快速互动融合,加速现代职业教育在“互联网+”背景下的超常规发展,牢牢把握现代信息化教育平台建设提供的机遇,深化职业教育的改革,为国家产业升级提供高技能人才。

4、创新专业教学机制“互联网+”背景下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催生了新兴的职业和岗位,这些创新能力和岗位有别于传统产业的人才需求。一些新的以“互联网+”产生的产业对职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更高,我们职业教育以互联网信息平台,依托新型的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模式,形成具有特色的、信息化、创新专业建设群。创新专业群的建设是服务于国家创新经济,这些创新专业建设着重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新兴产业及现代职业教育充分融合,培养一批具有“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新型创新专业人才,为国家创新经济提供人才保障服务。

5、优化职业教育中师生学习能力——以广告设计专业为例优化职业教育中师生学习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的最后环节,也是“互联网+”职业教育最重要的改革部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并及时解决学生在实践操作上遇到的问题与困惑。我们以职业教育中广告设计专业为例,“互联网+”融入广告设计专业教学中能够及时更新信息,促进教师的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利用移动互联网信息平台来进行观摩、学习及实践,逐步形成利用信息化技术的先进教学理念,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交流,解决理论与实践之间信息沟通滞后的矛盾。其次,“互联网+”的融入能够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和转变教学观念,由于职业教育的教师对企业实战技术相对缺乏经验,可以通过“互联网+”得到社会和企业的丰富资源,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的“教”切实地为学生的“学”服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在课前准备、教学素材的积累、课堂互动环节的设计等,充分利用互联网,使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掌握适合自己的主动学习能力。学生可以改变以往设计资料匮乏、设计思想陈旧的状态,所需的丰富资源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来传播。学生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来服务企业,可以随时下载企业素材,并且跟老师、同学讨论设计方案。这些设计方案可以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上,能够形成作者与企业、社会之间的快速沟通,对自己的设计作品产生更好的启发,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和企业间的竞争,大幅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四、总结

“互联网+”时展的大背景下,传统的经济转型以及落后的产业将被淘汰,随之新经济和新产业的不断出现来替代传统经济和产业。那么我们职业教育在这轮“互联网+”所带来的变革中,要抓住机遇勇于实践和自我改革,才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形成具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才能服务好国家经济转型,为新经济和新产业培养出一批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技能人才。通过“互联网+”的融入以及职业教育的改革路径的提出,最终建设成具备数字信息化,服务智能化、管理网络化、合作协同化的现代职业院校,大力提升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本文系2015年南通职业大学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广告设计教学模式研究》系列成果,立项登记编号:2015-YB-22;2014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新媒介环境下南通非物资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发展研究》系列成果,立项登记编号:2014SJD622。

作者:徐圣超 王成凤 单位:南通职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第二篇:“互联网+”思维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摘要:职业教育处于不断成长,不断发展的阶段。需要接收新的技术,新的思想新的理念,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当前我国大力推广“互联网+”理念,打造‘‘互联网+”产业,对职业教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介绍了职业教育和“互联网+”概念,同时就两者的关系,以及“互联网+”思維对职业教育的一些具体影响进行了详实的说明。

关键字:“互联网+” 职业教育创新技术应用培养目标

1职业教育简介

职业教育是传统的“象牙塔”模式高等学府教育的有效补充。从宏观角度讲,是对学生面向未来就业进行一个系统的教育过程。包括学生走入社会,寻找工作岗位所需要具备的技能、在应聘过程中如何表现出自身的优点、准确的对自我定位,实现自我价值的实现的一个教育体系。从微观角度,我国现在己经有了中职和高职院校,从德国等西方国家汲取经验,培养实践技能强的岗位需求的人才。可以说职业教育的目的或者说培养目标是培养出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中国发展职业教育的时间并补偿,还处于起步的阶段,不仅仅要学习一些起步早的国家的先进经验,也要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寻找适合自己的,具有自身国度特色的职业教育之路。

2“互联网+”思维简介

2.1“互联网+”概念很多人都听了“互联网+”这个名词,但是对“互联网+”概念与思维并不了解。本文从几个方面深入浅出的进行介绍。首先,“互联网+”它的基础当然是互联网,互联网时代人们对网络的需求量不断增大,那么互联网不断的发展,我们不能静态的依托于互联网。要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为一些具体的产业服务,打造新的产业链,更多渠道的发挥互联网的作用。这才是“互联网+”,体现了加号的作用。实例说明,电商、物流、移动通信等等领域都可以进行与互联网的融合,从互联网中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电商而言,传统意义的电商,是销售电视、电冰箱等等产品,伴随技术的成熟,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产品家家户户都己经拥有,不同厂商的功能也大同小异。这时候,发挥互联网作用,打造电视节目的网络平台,电子服务的网络平台,抢夺电子用户的市场份额,用服务获取利润,发展产业是“互联网+”的一个具体体现。物流也是如此,以往简单的快递,很多货物丢失,无从查找。快递货物只能去具体的地点,费时费力》客户找不到服务商,服务商也丢掉了一些客户,损失了利益。利用互联网加概念,物流企业可以实现网络用户信息搜集,主动登门获取邮件,提升利益增长点。也可以让用户实时的查询配送的具体信息。

2.2“互联网+”思维很难用准确的几句话来概括互联网思维是什么样的思维,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理解,通过特征来进行理解和消化。首先,“互联网+”思维具有创新性,它不是封闭的,而是要打破固定的思维模式。如同互联网,处处联通,不是一潭死水。又体现加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互联网,要与实体产业结合,要打造新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其次,要突出+的具体作用,不是一个单独的加号,是要不断的融合,与各个领域融合,与各种产业融合。最后,“互联网+”思维,不是以我为尊的妄自称大,而是实现共贏,寻求合作获得多方利益,才能扎稳脚跟。

3“互联网+”思维对职业教育的作用

3.1“互联网+”思维提倡创新理念,职业教育需要这种创新的理念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要能够团队合作,要拥有熟练的技术,要具备职业素质等等,归根到底,培养的人才要符合工作岗位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现在的职业教育不再是简单的就业,而应该包含创业,包含在岗位中做出更多的成绩,成为优秀的员工。当前社会是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墨守成规是不能符合社会需求的,知识结构也是在不断更新的。只有具备了创新的理念,敢于不断的变化,不断的适应新的环境,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这样不论是就业还是创业,都能够创出?片天地。职业教育的目的,也就是要通过思维的转换,让受教育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脚步,更新知识结构,拓展人际脉络,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

3.2“互联网+”思维注重推动产业发展,职业教育定位不谋而合职业教育要从实际出发,从企业岗位的实际工作环节出发。而“互联网+”也是要注重产业的发展,从互联网落实到推动产业发展。两者都侧重于实际的产业、企业发展。“互联网+”思维注重企业发展,推动产业链条转动,产业发展需要不同的人才,而职业教育就要有长远的眼光,瞄准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发展动态,培养优秀人才,输送的企业,为企业服务,为学生就业贡献力量。

3.3“互联网+”思维下产生的新技术也应用在职业教学当中“互联网+”思维下,产生了多种新的技术,例如移动通信技术,智能手机客户端APP开发,用移动设备代替计算机,让每个用户都可以实时的亨受服务,那么动态平台的考务系统,移动课程平台等系统就可以应用在职业教育当中。智慧校园的打造,也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推进落实数字校园建设相关标准;加快职业教肓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消除信息孤岛;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评聘考核w重要依据,办好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依托互联网建立快捷有效的沟通渠道,譬如以创建微信公众平台、建立qq群、职业教育博客等方式重点从择业就业、子女教育、大学生发展等发面撰写相关文章,提供专业就择业就业服务等多种途径吸引用户注,展。、大学校园为主要推广地点。广大学生及家长为受众群体,确保生源保障。本机构负责对会员提供兴趣职业匹配测试,择业就业义务咨询,大学生心理及发展规划指导,确保广大家长和考生学有所长、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以广大个人会员为资源为基础,根据会员不同的性格和职业倾向分类建设数据库,同时借助相关企业界资深人士大力发展企业会员,建设企业会员数据库。逐步实现求学、求职者数据库与用人企业数据库的无缝衔接,通过与各类会员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以及签署人才定制培养协议,结合企业发展需要,量身定制所需人才标准和具体人数,订单式委托培养。企业为会员院校提供实训基地及相关专业理论指导和技能培训。专业机构负责保障寒暑期实训基地和学员双向保障,并提供个人会员相关资质证书考录培训和报考服务,确保会员百分百取证、如期毕业。以生源保障和就业保障双向保障逐步与各大职业院校接触和合作,发展职业院校会员,和会员院校展开合作,以相关会员企业人才订单为基础,定向委培学生。职业院校专门开设相关专业和班级对入学学生专业化、系统化培养,让学生实现以兴趣求学、以专业化定向培养推学,以毕业即就业促学,真正做到术业有专攻,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互联网+”思维注重创新,关注实体产业发展,不断研发新技术。职业教育要融合创新理念,关注产业发展动向,将新技术融入到职业教育中,定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永恒.互联网思维视野下的职业教育创新[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1)

[2]刘旭东.“互联网+”时代下自动化专业职业教育的新形式:嵌入式网校[J].科技广场.2015(06)

[3]周吉友.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J].中国印刷.2015(08)

[4]车明朝.“互联网: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2)

[5]朱小斌.在移动互联网形势下发展职业教育新模式[J].中国培训.2015(11)

作者:李颖 赵菲 单位:哈尔滨剑桥学院

第三篇:“互联网+职业教育”课堂改革思考

摘要:在我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正冲击着许多行业的运作模式。“互联网+”职业教育正在深刻影响着课堂改革的方向和方式,甚至颠覆了教师的职业职能。职业教育的课堂改革值得教师深入思考,以有效利用“互联网+”教育,促进职业教育的课堂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互联网+”代表了一种新形态、新业态,在生产要素配置中起到优化、集成的作用。互联网参与了创造价值的过程,同时也颠覆了传递价值的过程。过去,教育与互联网的结合只是教育的一种方式;而现在,“互联网+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深刻变革。互联网作为教育方式的主体,必将对职业教育课堂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职业教育课堂改革的现状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课堂改革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尤其是职业教育,其与市场和产业的联系十分紧密。因为职业教育的学生主要以学习技能为主,毕业后进入工厂、企业就业,残酷的市场经济倒逼职业教育课堂改革,使其向更科学、更优质的方向迈进。仿真教学、多媒体教学、信息化教学等教学手段正大量应用于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幕课、微课等教学方式和方法也正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教师和学生的身份也在发生转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推广,“产教融合”“产学研”“教学做”等教学模式也被引入到职业教育之中。上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都将显著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同时也将为培养高素质人才营造优越的环境。“互联网+”的出现,将使职业教育课堂改革朝着更加先进、科学的方向迈进。

二、“互联网+职业教育”带来的改变

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正在改变。目前在很多学术或专业领域当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象征、道德的楷模和学术的权威,教师“知识垄断”的地位被打破,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不断降低。互联网的出现,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元化、便捷化、廉价化。韩愈所说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将会经常出现。现在,学生遇到疑问会首先向百度提问,它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和最大的中文网站。百度几乎无所不知,这就是互联网的力量。

2.学校、教室、教材的概念都在发生改变。学校和教室不再局限于某个空间,教材也不再局限于某本书。在“互联网+职业教育”的背景下,所有教学因素都在发生变化,教学已经超越了时间、空间的局限。纽约弗德汉姆大学教授则弗•提邱奥特曾说过:“不能想象,未来,体验网络之下砖瓦水泥且高雅美丽的麻省理工学院(MIT)将变成教育旅游。”虽然学校、教师不会被互联网所替代,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互联网+职业教育”肯定会发生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也必将会使课堂教学发生重大的变化。全新的媒介形式以及新一代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对职业教育的方式、方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且,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学生,平等、交流、习惯新的传播媒介和强调个性将成为他们的重要标签。在互联网提供的诸多信息的基础上,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接受模式在无形中得到了极大地转变,这些改变也迫使职业学校、教师和课堂都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做出改变。

三、“互联网+职业教育”课堂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首先要面对互联网与德育的问题。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如果学生上课时玩手机和Pad,这将是教师无法接受的。但如果没有手机、Pad等移动互联载体,又何谈“互联网+”呢?互联网中鱼龙混杂的信息,学生又该如何去面对呢?所以,“互联网+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的前提是必须解决好互联网与德育教育的问题。对于学校和学生来说,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用好它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反之,将会带来学生德育的问题,给课堂教学带来诸多不便。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学生使用手机和Pad进行学习将不再是一个罕见的现象,而将成为一个事实。未来的“指尖课堂”将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更加高效。

四、“互联网+职业教育”进入课堂的方式

1.利用“互联网+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课堂改革的效果,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慕课、微课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互联网+职业教育”的课堂,将大大增强慕课、微课等多媒体教学的效果。不难想象,在未来的课堂上,学生拿出手机扫描投影屏幕上的二维码,该课堂的全部学习资料就通过互联网下载到手机上了。微课可以随时浏览、查看。下课后,学生还可以继续学习不理解的知识点,遇到难题可以上网搜索,得出多种步骤详细的解题方法。这样的学习方式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它完全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平等、分享是互联网最突出的特点。在这一特点的影响下,学生将在平等、分享的基础上学习知识和技能。教师要努力提高“互联网+职业教育”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通过在互联网上分享、总结课堂知识,教师将会以一种学生认可的教学手段教授知识和技能。

2.利用“互联网+职业教育”颠覆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互联网+职业教育”普及、推广的过程是首先从传统教育的边缘渗透,或者跨界进入,然后逐步更新升级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具代表的案例是可汗学院,它最终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教学课堂,而这个过程是在不知不觉中实现的。现实生活中,其他行业也不缺乏同样的案例。支付宝正是“互联网+”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产物,它迫使银行进行改革,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支付方式。最初人们都没有意识到支付宝带来的便捷,而当人们充分感受到便利之后,使用支付宝已悄然成为人们的日常习惯。“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方式也是如此,虽然这种方式无法完全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但其一定会促使传统的课堂教学向科学、高效的方向发展。“互联网+职业教育”将使职业教育得到飞速发展,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将显著提升。互联网企业可以与社会教育机构合作,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数字教育资源,提供网络化教育服务。同时,学校可以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的方式,对接线上线下教育资源,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课堂改革的新模式。

五、小结

“互联网+职业教育”的课堂改革是机遇,更是挑战。“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将严重冲击传统的课堂教育,并且迫使课堂改革向更加科学、高效,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方向发展。教师应在现有课堂改革的基础上,借助互联网使课堂改革踏上不断完善的变革之路。

参考文献:

[1]车明朝.互联网+: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2).

[2]刘翠仙.基于互联网冲击下传统课堂的改革方向[J].亚太教育,2015(14).

[3]游碧蓉.互联网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势整合[J].现代企业,2015(1).

作者:黄雄生 单位: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