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我国水利职业教育的改革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我国水利职业教育的改革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我国水利职业教育的改革思考

为政之要,其枢在水。兴水利、除水害、保护水环境是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头等大事。因此,在人类社会的变迁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去适应、利用、改造和保护水环境,促进人类文明的长足发展。通过大力发展水利职业教育,培养大批能利用工程与非工程措施来调控水流,使之安全、有效、高效地服务于整个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技能水利人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建立了黄河水利学校、四川省水利电力学校等一批水利技工和职工学校。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形成了遍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办学质量的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水利教育院校网,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水利教育的发展。

一、我国水利职业教育的现状与机遇

(一)我国水利职业教育的现状

当前,我国水利行业职工队伍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总体偏低,人才资源总量不足、地域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水利现代化建设中急需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短缺,人才合理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消除,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迫切需要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为水利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我国水利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

1998年特大洪水发生后,我国水利部门对水利发展的规划进行了深刻、系统的归纳、论证、总结,明确提出了在治水中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相处,由传统水利向现代生态水利转变,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新理念、新思路。而《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将水利教育的发展提高到了战略高度,更加旗帜鲜明地指明了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发展方向。随着河长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行业对水利从业人员素质要求也发生了转变,促使水利院校必须根据学院自身条件并结合区域实际,彻底转变办学思路,优化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培养更多适应现代水利发展建设需要的优秀人才,助推我国水利事业健康蓬勃发展。

二、水利职业教育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理念需要更新

水利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要主动适应现代水利发展需要,才能培养出满足现代水利所需的技能人才。新时代,水利职业教育须坚持以“政、行、校、企”合作作为现代水利职业教育基础,面向全国、立足水利、服务社会,以“水文化”引领水利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以“河长制”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机制主导水利监督管理。在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办学条件、办学水平上实现质的突破,建立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形成以质量和特色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课程建设、实践条件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质量保障建设为支撑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使专业与职业完美对接,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更加“对口”。但目前,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尚未形成一套系统科学的实施方法,再加上办学定位不明确、理念不先进、态度不严谨,导致诸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严重偏离高职教育发展方向和教育价值观,而师资队伍建设不符合职业教育对教师综合能力的基本要求等,也严重制约了水利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二)校企合作机制需完善改进

水利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行业一线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有效的深度“政、行、校、企”合作是保证这一社会教育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引导“政、行、校、企”合作健康持续发展并成为我国水利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导方向,需要进行全方位深入探索,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要研究如何完善“政、行、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我国水利职业教育由于起步较晚,与其他行业交集较少。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建设发展缓慢滞后,目前还没有形成灵活有效的教育调节机制和特色的办学模式。这种体制导致校企间无法开展有效的实质性合作,不少学校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诸多方面缺乏必要的市场调查和行业产业分析。在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实训等方面与社会、企业的需求脱节,造成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与人才市场需求严重脱节。这与高职院校应该走的“产、教、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不吻合。

(三)科技创新亟待加强

水利科技创新力度不大,“产、教、学、研”结合关系不紧密。由于大多数院校科研经费的投入不足,科技创新性滞后,来自社会行业的新技术难以及时应用于教学实践,行业对水利人才培养的规划及专项经费支持严重缺乏。这些因素都造成我国水利行业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更新发展速度远低于其他相关行业的局面。

(四)实习实训需加强并落实到位

由于水利工程结构复杂、施工复杂、施工周期长、不安全因素相对较多,给实训教学带来诸多问题:校内实训指导教师短缺,校外实训流于形式,实训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加之校内经费投入不足、实训场所有限、实训场景不能满足学生职业技能提升的需求,致使整个实训教学的质量和学习效果难以保证。要改变这个局面,一方面需要通过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和企业参与来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健全“共享、共建、双赢”的长效互动机制,使校外实习有稳定资源和更多实训场地,使学生的校外实训基本条件得到有效的保障,为学生在企事业单位的对口岗位提供更多的锻炼实训机会,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另一方面需要通过不断建设完善校内实训场所,弥补工程现场实习的不足。水利职业院校可以尝试利用计算机虚拟仿真模拟技术、仿真数字平台、校内生产性实训场等,实施现场开放性教学,充分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好地达到“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效果。

三、对水利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探索

(一)现代水利发展是水利职业教育改革的新契机

我国水利行业正处于由资源水利向农业水利、环境水利、生态水利的发展转型阶段,这也对水利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是以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以“一带一路”为引导,以水利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为中心、以服务“三农”、水利扶贫为己任,建设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水利行业主要岗位培训资源,建设培育一批水利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打造大批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二是水利职业教育必须服务水利、服务“三农”,并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同时承担普及水利专业知识、推广水利实用技术、培养实用技术人才、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民生水利和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安全、有效、高效”的治水理念引领着水利建设发展方向,也对水利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水利职业教育必须改革现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加强毕业生的实用技能和适应能力方面的训练,保证在人才培养的数量、规格、层次、类型以及质量上都能满足现代水利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水利教育院校应适应水利发展新思路,构建水利学科新体系,建立人才培养复合模式,培养懂技术、懂管理、懂水权,又懂水务管理、城市防洪等知识的复合实用型人才。

(二)国家政策是水利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航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关于进一步推进水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等指引性文件的出台、河长制等新的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全面推行;以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为主要任务,通过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的河长制政策的全面推进,是水利职业教育的最新风向标。

(三)体制机制改革是水利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基石

加快推进现代水利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发挥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宏观政策,打通水利职业院校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鼓励和扶持农村水利等艰苦专业面向西部、农村、基层定向招生。政府大力支持水利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大力开展学徒制、定向培训培养,开展行业、企业、学校多元化办学的体制机制创新试点。

(四)更新教育理念是水利职业教育发展的保障

水利职业教育要想实现良性发展,必须明确自身定位,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先导”的现代办学理念。吸收运用新的教育教学成果,改革和创造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改进教学手段,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性、创造性学习,让学生由知识技能的被动接收者向主动探求者转变,真正培育出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实用高技能人才。

(五)加快推进重点环节建设是水利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

根据国家教育发展总体规划要求,水利职业教育需要重点加快以下主要环节的建设:水利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建设、现代水利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水利职业院校办学能力建设;高水平“四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建设;基层水利职工文化与专业素质提升工程建设;立体化多功能水利职业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库建设及水利专业“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从而全面推进水利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水利高等职业院校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为了处理好水污染、洪涝灾害、水土流失、干旱缺水、全面推进河长制等问题,国家出台了包括《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大力提升水利发展在国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同时指明了今后水利事业发展的新方向。水利事业发展的重心在于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因此,以河长制为基础,服务三农、五水共治、水生态和水环境全面治理与改进,是整个水利发展的重头戏,对处于水利事业一线、拥有综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人才需求会更大,给培养专业水利人才的高职院校赋予了新的使命。

作者:田明武 张磊 双学珍 单位: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