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医内外合治手外伤术后患者康复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医内外合治手外伤术后患者康复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医内外合治手外伤术后患者康复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内外合治对促进手外伤术后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2例手外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2组患者均给予术后常规处理,对照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进行功能训练,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生肌续筋汤内服、熏洗进行中医内外合治,连续用药1个月。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的优良率,对治疗前后上肢功能及徒手肌力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优良率高达83.3%,对照组71.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肢功能上肢功能指数量表(UEFI)评分均较前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肢功能UEFI评分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徒手肌力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内外合治手外伤术后患者协同作用显著,能显著提高上肢功能,改善徒手肌力,凸显出中西医内外合治外伤术后患者的优势与特色。

[关键词]手外伤;术后;内外合治;生肌续筋汤;上肢功能;徒手肌力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对象均为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手外伤术后患者,共132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6例,男50例,女16例;年龄20~55岁,平均(39.4±5.2)岁;病程(15.2±3.6)天;挤压伤28例,锐器伤19例,撕脱伤12例,其他伤7例;屈肌腱损伤12例,伸肌腱损伤18例,手指骨损伤者36例;学历为小学以下程度者33例,高中者20例,大学者13例。观察组66例,男52例,女14例;年龄20~55岁,平均(40.2±5.5)岁;病程(15.5±3.5)天;挤压伤29例,锐器伤20例,撕脱伤9例,其他伤8例;屈肌腱损伤14例,伸肌腱损伤20例,手指骨损伤者32例;学历为小学以下程度者35例,高中者20例,大学者11例。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病例选择

参照《手外科学》[3]确诊,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创口愈合良好,未感染,经X线检查不存在遗留症状,可以进行功能康复训练。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资料不全、耐受性差、依从性差患者;排除断指再植患者;排除妊娠哺乳期女性;排除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精神系统、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疾病者;排除术后创口严重感染、愈合欠佳者。

2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术后常规处理,包括清创、抗感染、抗菌等,多于术后对患者的创面周围采用过氧化氢冲洗创面,采用医用碘伏消毒。

2.1对照组

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参照《实用康复医学健康教育》[4]进行功能训练,主要包括术后2~3天进行被动活动,2~3周进行患指的主动运动,第4周增加关节功能和抗阻力训练,1个月为疗程。

2.2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生肌续筋汤内服、熏洗治疗,①内服方:炙黄芪20g,炒白术、炒杜仲、骨碎补、鸡血藤各10g,川芎12g,苏木、陈皮各8g,薏苡仁30g,连翘15g,接骨木、伸筋草各9g,甘草6g。随症加减,热毒甚者加入蒲公英9g;血瘀甚者加入乳香9g,没药6g;乏力甚者加入炒党参15g,茯苓10g;疼痛甚者加入延胡索20g;每天1剂,水煎后去渣取汁分2次内服,连续用药1个月。②熏洗方:黄柏、红花各10g,苍术、清风藤各12g,透骨草9g,桂枝15g。水煎后熏蒸、浸洗患手,每次20~30min,每天2次,连续用药1个月。

3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后用上肢功能指数量表(UEFI)[5]评估患者的上肢功能,重点评估手、腕、肘、肩等部位关节的活动能力,共计20个问题,根据动作的难易给予0~4分评价,评分愈高,关节功能愈强,共计80分。②参照《康复医学》[6]评估治疗前后徒手肌力变化,肌力由弱至强分为0~V级,0级:无肌力,肌肉无反应;Ⅰ级:肌肉轻微收缩;Ⅱ级:肌力只能使肢体小幅度平移,但不能克服地心引力;Ⅲ级:肌力可使机体完成全范围运动,但是只能抵抗自身重力;Ⅳ级:肌力可使机体抵抗部分阻力及自身重力;Ⅴ级:肌力可使机体充分抵抗阻力。

3.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疗效标准

参照《手外科学》[3]进行评价。优:患指的肌力及运动功能正常;良:患指的屈伸度大于健指的3/4;中:患指的屈伸度为健指的1/2~3/4;差:患指的屈伸活动不足健指的1/2。

4.22组术后疗效比较

观察组优良率高达83.3%,对照组71.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32组术后上肢功能UEFI评分比较

治疗后,2组上肢功能UEFI评分均较前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肢功能UEFI评分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42组术后徒手肌力比较

观察组徒手肌力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讨论

手外伤术后患者根据其症状属于中医学痹证的范畴,患者手部受伤后伤筋断骨,损及脉络,离经之血溢于脉外,化生瘀血,阻滞局部经脉,加之患肢伤后活动缺乏,加重气滞血瘀之象,不通则痛;手外伤患者术后伤气耗血,患者表现出“多虚、多瘀”的病机特点,治之须益气固本、养元和血、祛瘀生新为要[7]。笔者自拟内服方中炙黄芪、炒白术益气温补,生化气血,鼓舞气机;炒杜仲主入肾经,滋补先天,可大补肝肾,填精生髓;骨碎补专于补接伤碎,功可益肾填精、活血止血;接骨木主折伤,长于续筋骨,具有接骨续筋、活血消肿、利水止痛之功效;鸡血藤长于补血、活血、通络,川芎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二者配伍补中有行,补血而不滋腻,活血而不伤气;苏木功可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善治筋伤瘀阻之证;薏苡仁、连翘长于泄热解毒、利水消肿;伸筋草重在舒筋活络、除湿止痛,善治关节屈伸不利之证;陈皮健脾行气;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全方攻补兼施,气血双补,补中有行,祛瘀而生新,共奏益气养血、通络止痛之功。现代研究认为,接骨木、川芎、连翘、薏苡仁等具有明显的抗菌、抗炎等生物活性,能有效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等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利于减轻术后创面的充血水肿,降低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8];不仅如此,接骨木等还利于修复骨密度,提高骨痂质量,从而促进术后创面愈合[9]。熏洗方中黄柏、苍术长于清热利湿、消肿解毒;透骨草长于活血化瘀、利尿解毒、通经透骨;桂枝为辛温之品,可温通血脉、利水消肿;清风藤主治风,功可祛风除湿、消肿解毒;红花功可活血化瘀、通络消肿而止痛;全方重在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现代研究认为,黄柏、苍术、清风藤等有效成分具有抗炎、镇痛等药理作用,利于减轻局部的炎症反应,从而减轻术后创面处的软骨损伤[10]。不仅如此,红花等有效成分能显著增加骨痂厚度,促进伤口处骨伤愈合[11]。本研究结果显示加用自拟生肌续筋汤内服、熏洗进行中医内外合治的手外伤术后观察组优良率高达83.3%,与对照组的7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的上肢功能及徒手肌力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中医内外合治协同作用显著,其治疗效果优于单纯的功能训练,能显著提高上肢功能,改善徒手肌力,凸显出中西医内外合治外伤术后患者的优势与特色,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蔡雅楠,景斗星,孙军锁,等.清热生肌中药熏洗辅助常规创面消毒治疗手外伤术后感染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16,34(10):64-66.

[2]邓惠文,吴洪,刘丽平,等.早期系统康复治疗对手外伤术后患者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1,26(6):409.

[3]王澍寰.手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8-41.

[4]郑彩娥.实用康复医学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92-193.

作者:叶敏 单位:台州骨伤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