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医护理技术对胃癌切除术后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医护理技术对胃癌切除术后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医护理技术对胃癌切除术后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护理技术综合对胃癌切除患者术后促进肠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筛选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来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诊治的胃癌切除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中医综合护理技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肠鸣恢复的时间和首次排气的时间。结果在护理完成之后,观察组肠鸣恢复时间以及首次排气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行肿瘤切除手术后应用中医综合护理技术,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肠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胃癌;切除术;中医护理技术;肠功能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随机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来我院接受诊治的100例胃癌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30~60岁,平均(30.28±9.66)岁。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31~61岁,平均(46.7±11.23)岁。纳入标准:临床上诊断为胃癌,选择全胃切除手术。排除标准:患者在手术之后转入ICU>24h;手术台上死亡;胃癌合并严重的心、肺疾病或者其他的恶性肿瘤;有严重的沟通障碍;肺功能受到严重损伤。经过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手术之后均采用超声的雾化吸入和血糖监测以及TDP的照射切口、机械排痰、肠道营养外的支持等常规的护理方式[3]。

1.2.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采用早期的活动,在全身麻醉清醒之后进行首次的双肢屈,手术后的第1天由护士和家属帮助患者在床上坐起来,并通过空肠营养管为患者滴注250ml的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手术后的第2天帮助能够下床站立,并滴注250ml的营养液;手术之后第3天能够逐渐的增加活动量,并且营养液逐渐增加到1500~2000ml。在营养液的滴注过程中,观察患者有无腹胀、腹泻等不良情况发生。手术之后的第3天对还没有排气的患者进行肛门滴注开塞露为40ml,保持10min以后再进行排便,早晚各1次,直到肛门排气位置。

1.2.2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的方式

(1)对患者进行足三里的按摩:在手术之后6h帮助患者取仰卧屈膝的体位,取足三里。用大拇指以患者能接受的合适力度进行交替揉按双侧足三里的穴位,患者感到酸、麻、胀、痛为适宜,进行10~30min/次,3次/d,首次让护士示范给家属看,之后由家属帮助患者按摩,按摩直到排气为止。(2)用小茴香热敷腹部:在手术之后的第3天开始,取250g小茴香装入药袋中,加入适量的水,在微波炉中加热1min,等到温度降低后患者感觉皮肤没有烧灼感为宜,把小茴香药袋放入患者腹部(避开切口的位置)并且顺时针移动药袋[4]。20min/次,2~3次/d,直到排便之后停止。(3)利用超声透皮的治疗:手术之后的第1天采用超声电导仪和肠胃宁贴片。将贴片置于患者的降结肠和乙状结肠体表部位,用超声药物导入仪把药物带入,进行30min/次,2次/d。(4)泡脚:手术之后的第1天开始,根据患者的实际感受情况适当的调节水温,一般取38~42℃,水300ml放置于专用的椅上,帮助患者坐立于床沿边,双脚泡在温水中,可同时进行足底按摩,2次/d,30min/次,在泡脚过程中不断的加水维持温度。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肠鸣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肠鸣恢复时间:手术6h之后,每隔4h对患者的左右侧上、下腹以及脐区肠鸣音进行听诊,每个部位听1min,如果听诊区每分钟有3次或者3次以上就是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患者家属观察患者首次排气的时间,主要以患者和患者家属的告知为主。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护理完成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胃癌切除手术后运用中医护理方式,能够明显促进患者肠功能的恢复情况,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讨论

目前在我国,胃癌在临床中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就是外科的手术切除,全胃切除术是主要的手术方法之一。在手术的操作过程中,因为刺激、浆膜的损伤以及炎症等或导致患者的浆液流出,从而引起患者的腹腔粘连;打麻醉还会抑制患者的肠道蠕动,引起患者的肠道功能暂时的麻痹和恢复延迟。如果肠功能恢复延迟了,会导致患者呕吐、腹胀和腹泻等不适严重的腹泻还会引起患者的膈肌升高、运动呼吸受到限制,对于伤口的愈合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者还会发生粘连性的肠梗增加肠内毒素的吸收。因此在胃癌切除手术之后对于肠功能的恢复是医生和护士必须重视的,本次研究通过中医护理技术的方法对胃癌切除术后的患者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5]。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对其按摩具有健脾、调理气血以及消积化滞、活血化瘀之功效,还可加快肠道的蠕动。还有些研究是通过针灸、按摩的方法来进行肠道功能的早期恢复。小茴香性温、无刺激、具有暖肾暖肝、行气止痛、和胃理气的功效。因为小茴香有芳香的功效,在热敷腹部的时候能够穿透皮肤,有利于药物渗入肠腔内,刺激肠道的神经,从而促进消化液的分泌,促进肠道的蠕动。肠胃宁片主要可以改善腹腔内的血运以及肠壁血液的循环,减轻患者的水肿,促进坏死组织的吸收以及抗菌作用[6]。足浴可促进全身的血脉扩张,增加其足底、胃以及小肠的血液流量,从而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本研究在胃癌切除术中应用足三里的按摩、小茴香热敷腹部、肠胃宁平吸收以及泡脚足浴的中医护理技术,其效果明显。综上所述,中医护理技术在治疗胃癌全切手术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快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并且方法简单快捷,患者也容易接受值得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顾群芳.中医护理对胃穿孔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国医论坛,2017,12(1):87-88.

[2]伍敬柱.中西医综合措施对胃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3):33-34.

[3]叶华.中医护理技术在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4):253-254.

作者:李学颖 单位: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胃肠外科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