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医护理分层次教学模式实践效果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分层次教学模式在中医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医院实习的60名护理本科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以教师为主讲的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分层次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实习结束后的理论和技能成绩,比较两组护生的综合能力及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在中医四诊、沟通交流、人文关怀技巧、辨证施护、中医特色教育优秀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对提高学习护理的兴趣、有利于不同学科综合应用、加深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联系、缩小课本与实践之间的差距、提高分析和判断问题能力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层次教学模式在中医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提高护生的理论、技能成绩及综合能力,提高护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
【关键词】中医护理学;教学;分层次教学;理论成绩;综合能力;满意度
中医护理较西医护理更为复杂,护生需要具备丰富的中医理论基础,因此中医护理实习十分重要[1]。我国护理学院实施的教学内容和体系以西医护理为主,对中医护理只是进行简单的讲解,并未深入讲述中医护理的内容。由于学校对中医护理不重视导致中医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不扎实,数量不足。中医院往往由护士长和护理部联合制定考核计划对中医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述为主,护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信息传达效率低,教学效果不理想[2]。分层次教学按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分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相应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循序渐进向上攀登[3]。本研究将分层次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护理教学中,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2月在医院实习的60名护理本科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观察组男生1名,女生29名;年龄21~23岁,平均年龄(22.14±0.57)岁。对照组男生2名,女生28名;年龄20~23岁,平均年龄(22.16±0.59)岁。两组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观察组采用分层次教学模式。护生实习分为3个阶段,每个阶段12周。前2个阶段为分层次教学实施阶段,后1个阶段为归纳阶段。1)分层依据:行为考试20分、理论考试40分、操作考试40分,根据护生的分数确定层次:80分及以上为优秀层,70~80分为提高层,70分以下为基础层。2)基础层教学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基础,掌握穴位、穴位按摩和敷贴法。提高层教学以四诊、穴位刮痧、熏洗、湿敷和经络学习为主。优秀层教学以深入学习四诊内容、经络、艾灸、穴位按摩、穴位拔罐、中药导入和腹部推拿等,并针对不同的体质进行护理。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生实习结束后的理论和技能成绩,比较两组护生的综合能力及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1)理论考试:基础知识60分,灵活运用基础知识20分,一定难度必做题10分,高层次护生选做题10分。操作考试:参照《中医临床“三基”训练》(护理学分册)和《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标准》2010年版抽取题目并进行评分。2)临床综合能力:参照迷你临床演练评量表进行评价。包括中医四诊、人文关怀技巧、沟通交流、辨证实施护、中医健康教育。1~3分为不符合要求,4~6分为符合要求,7~9分为优秀。3)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护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80分以上为满意,60~80分为比较满意,<60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以例数(%)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实习结束后的理论和技能成绩
观察组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分别为(86.12±3.57)分、(94.95±3.76)分;对照组分别为(80.09±3.41)分、(90.64±3.35)分;观察组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t=6.690、4.579,P=0.000、0.000)。
2.2比较两组护生的综合能力
观察组护生在中医四诊、沟通交流、人文关怀技巧、辨证施护、中国特色教育优秀率分别为93.33%(28/30)、96.67%(29/30)、90.00%(27/30)、93.33%(28/30)、86.67%(26/30);对照组分别为70.00%(21/30)、76.67%(23/30)、66.67%(20/30)、73.33%(22/30)、63.33%(19/30);观察组护生在中医四诊、沟通交流、人文关怀技巧、辨证施护、中国特色教育优秀率均高于对照组(χ2=5.450、5.192、4.816、4.321、4.363,P=0.020、0.023、0.028、0.038、0.037)。
2.3比较两组护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
观察组对提高学习护理的兴趣、有利于不同学科综合应用、加深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联系、缩小课本与实践之间的差距、提高分析和判断问题能力的满意率分别为86.67%(26/30)、90.00%(27/30)、86.67%(26/30)、83.33%(25/30)、93.33%(28/30);对照组分别为63.33%(19/30)、66.67%(20/30)、63.33%(19/30)、60.00%(18/30)、73.33%(22/30);观察组护生对提高学习护理的兴趣、有利于不同学科综合应用、加深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联系、缩小课本与实践之间的差距、提高分析和判断问题能力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χ2=4.363、4.813、4.363、4.028、4.321,P=0.037、0.028、0.037、0.045、0.038)。
3讨论
中医护理学既包括中医基础理论,又具有护理学的特征。辨证施护、体质调护等是中医护理学的重要内容[4]。中医护理学独特的临床技能弥补了西医的不足。中医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学习中医护理理论知识和整体观念,更需要掌握中医护理实践技术[5]。研究表明中医护理学是长期的实践操作,整体教学模式效果不适用,必须将护理人员的差异与临床实际工作相结合开展教学。护生既有共同特征,也有各自的特点。护生由于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导致对护理事业的认知能力、学习动机等方面存在差异[6]。传统教学忽略了临床护理教学促进护生全面发展的核心思想。分层次教学根据护生的综合素质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性培养护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根据护生的情况不断改善教学方案,完善教学计划,全面提高护生的理论、技能成绩和综合能力[7]。分层次教学是在承认护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使不同水平的护生均有不同的发展。根据护生的水平进行针对性教学减轻护生的心理压力,调动护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身心发展,提高护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8]。综上所述,分层次教学模式在中医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提高护生的理论、技能成绩及综合能力,提高护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钟佳,刘竹英,李淑兰.基于微信引导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在中医护理教学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7,32(19):5-7.
[2]包庆惠,赵菁菁,陈惠超.中医护理技术在国际交流生及港澳护理本科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1):1044-1045.
[3]楼璐铮.模块化动态分层多元模式在医学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英文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浙江医学,2017,39(2):115-117,126.
[4]金日霞,刘洁.中医护理方案在心血管病房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医药导报,2017,23(1):123-125.
[5]姚巧灵,胡慧,郑桃云.服务学习模式在中医护理传统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29):3588-3591.
[6]王爱平,王六平,胡润珍.护士分层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12):1487-1489.
[7]朱振洪,赵伟春,周丽萍.对中医专业《普通生物学》班内隐性分层、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探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2(11):975-978.
[8]汪洪涛,唐洁,姚春艳,等.《流式细胞术》课程分层次教学探索与实践[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7):970-972.
作者:李笑莹 陈丽 单位:佳木斯市中医院手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