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肺癌化疗中医适宜技术应用效果观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肺癌化疗中医适宜技术应用效果观察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肺癌化疗中医适宜技术应用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肺癌化疗中医适宜技术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肺癌化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适宜技术。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恶心呕吐程度分级。结果:观察组恶心、呕吐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适宜技术在肺癌化疗后副反应发生率中起到了良好的干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医适宜技术;肺癌;化疗后;并发症

随着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不断改变,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影响。而化疗作为肺癌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治疗疾病及控制病情进展等方面的同时,也对患者机体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损伤,如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静脉炎等,影响治疗效果[1]。因此,有效地对肺癌化疗后副反应进行护理干预显得极为重要。治疗呕吐药物较为昂贵,长期使用可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近年来,众多学者运用穴位贴敷治疗化疗后胃肠道不良反应,不仅减缓呕吐反应,还明显增进食欲[2],与西医相比,安全有效、成本低廉。大剂量、长周期的静脉化疗给药导致部分患者出现化学性静脉炎。中医认为反复穿刺及化疗药物刺激等原因导致局部脉络血淤滞阻,血行不畅,气血不畅,导致静脉炎。治疗以清热、化瘀、散结、通脉为主[3]。中药(紫草通络散)涂擦对静脉炎起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选择肺癌化疗患者,探讨中医适宜技术对其化疗恶心、呕吐及静脉炎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符合《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诊断标准[4]的80例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31~76岁,平均58.7岁;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26例,年龄30~80岁,平均49.6岁。纳入标准:年龄≥18岁;诊断明确的肺癌Ⅲ~Ⅳ期;意识清楚,无沟通障碍;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研究和随访[5]。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肺癌化疗患者规范护理,如进行健康宣教、用药指导、心理疏导、饮食干预及不良反应防护等。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适宜技术。①预防性干预:用香油将复方紫草通络散调制成膏,于置管后1h内(输注化疗药物前),在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向涂中药膏,面积7cm×7cm,厚1mm,然后用三层无菌纱布覆盖,再用保鲜膜包裹后,胶布固定,持续湿敷2h后取下,并将皮肤清洁干净。每日1次,共7d。②治疗性干预:发生静脉炎者,按上述操作进行复方紫草通络散湿敷,持续湿敷4h后取下,并将皮肤清洗干净。每日2次,共7d。③在开始化疗前1d,选取患者双侧足三里穴、中脘穴及内关穴,清洁患者局部皮肤,将穴位贴敷治疗贴置于穴位上。每天更换1次,连续7d,直至1个疗程化疗结束,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操作注意事项。对穴位贴过敏或皮肤损伤、感染的患者禁用。

1.3观察指标

1.3.1静脉炎分级。按照《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6]静脉炎分级标准进行判定,0级:无症状。1级:穿刺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2级:穿刺部位疼痛且发红和/或水肿。3级:穿刺部位疼痛且发红;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静脉。4级:穿刺部位疼痛且发红;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其长度大于2.54cm(1英寸);脓液流出。

1.3.2恶心呕吐程度分级。根据WHO的疗效标准及毒副反应进行评价[7],将恶心、呕吐各分为Ⅵ度,0度:无恶心;Ⅰ度:轻微恶心,不影响进食及日常生活;Ⅱ度:明显恶心,影响进食及日常生活;Ⅲ度:严重恶心,影响进食,需要卧床休息。0度:无呕吐;Ⅰ度:轻度呕吐(2~3次/日);Ⅱ度:中度呕吐(4~6次/日);Ⅲ度:重度呕吐(>6次/日)。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症状改善临床效果

观察组恶心、呕吐症状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中医学认为化疗药物使用后导致人体内的正气受到了一定的伤害,对脾胃的伤害最大,可耗伤气血,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尤其使脾胃之运化功能失常,升降失调,而致胃气上逆,导致恶心、呕吐等症状[8];肿瘤患者由于不同性质的药物导致机体寒热错杂,使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而致呕吐。穴位贴敷疗法是中医外治恶心、呕吐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在传统中医针灸基础上发展的外用疗法,以“生物共振”效应原理作用于穴位,将外敷法与经络腧穴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特殊功能[9],药物对穴位的慢刺激,通过经络作用于全身,以调气和血、疏经通络、扶正祛邪、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目的[10],可明显减轻恶心、呕吐等症状,缓解病胃肠道反应。静脉炎中医将其归为“恶脉”“青蛇毒”“血痹”“脉痹”“肿胀”“血瘀”的范畴。《肘后备急方》:“恶脉病,身中忽有赤络如蚓状”。“皮肉卒肿起,狭长赤痛名”。中医理论认为,静脉穿刺损伤脉络瘀阻经血,不通则痛[11];气血阻滞,凝聚肌肤,津行不畅,则局部肿胀;瘀血内蕴,日久化热,则局部发热;脉络损伤,血溢肌肤或血热内蕴则局部发红,其病机在于血瘀气滞。临床防治多从破血化瘀、消肿止痛、清热解毒入手。本研究运用中药涂擦(紫草通络散)外敷于穴位,以达疏经活络,清热凉血,解毒化瘀,消肿止痛,祛瘀生新之功,直接经皮肤吸收,直透筋脉血络,从而改善局部气血凝滞,清泻毒邪,使症状缓解、消失,起到预防发生、改善症状甚至治愈静脉炎的作用。因此,中医适宜技术在肺癌化疗患者副反应干预中显得格外重要,不仅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而且患者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晴,常丽.舒缓护理联合自我管理模式在肺癌化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临床与护理,2018,3(21):149-151.

[2]闫学静.穴位贴敷防治乳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D].广东: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3]李婷.中药涂擦预防PICC术后静脉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2):113-114.

[4]支修益,石远凯,于金明.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J].中华肿瘤杂志,2015,37(1):67-68.

[7]丁喆.中药治疗肿瘤化疗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J].现代中医药结合杂志,2012,21(18):1986.

[8]郭春梅,修闽宁.中医护理在肿瘤化疗患者消化道副反应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82.

[9]唐厚梅,顾小红,邓娟.综合肺康复疗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老年COPD临床观察[J].康复学报,2018,28(6):47-51.

[10]谢伟萍,朱慧娟,魏敏.生姜穴位贴敷预防眼科患者术后返回病房途中晕动病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3,20(7):65-66.

[11]赵洁,刘晓红,郭佳华,等.虎力散外敷联合手臂运动治疗PICC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3):42-44.

作者:张彩琳 李婷 陶彦凤 靳丽萍 郭洁琼 王娟 周江红 单位:甘肃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