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康复治疗技术学生的职业素养融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康复治疗技术学生的职业素养融合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康复治疗技术学生的职业素养融合

[摘要]职业素养是职场人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具备的综合素质,而第二课堂是学生提升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学生为主体,结合第二课堂自主性、实践性、激励性和自主教育等特点以及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技能不足、适应能力差、敬业意识不强等现状,提出专业技能训练与第二课堂融合、服务教育与第二课堂融合以及企业活动与第二课堂融合等措施。

[关键词]康复治疗;第二课堂;职业素养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就业市场供需双方矛盾日益加剧,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目前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高职院校学生在整个就业学生人群中总体处于劣势群体。根据对用人单位的了解,目前他们普遍认为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是由于学生职业素养普遍欠缺造成的。因此,要想缓解或者根本上解决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首先要提高其职业素养。随着人们的需求不断提高和更加多元化,同时我国人口众多,医院患者众多,医院医生数量不足,医生工作压力大。近些年来我国医患纠纷不断,一方面是由以上两方面原因综合造成的,而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出我们国内很多医院医生职业素养不高的现状。康复治疗作为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专业,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而国内很多高校过多重视理论教学层面,造成该专业学生仅仅停留在理论范畴,动手能力极差,综合职业素养较低,严重不利于学生就业,即使就业,也无法立刻上岗,容易产生医患纠纷。因此,本研究聚焦高职院校康复治疗专业学生,探究第二课堂对其职业素养的影响,旨在通过提高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学生职业素养,进而促进其就业,减少我国医患纠纷的发生。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职业素养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研究发现,目前学者针对职业素养的界定包括两种:一类是对职业素养进行具体化界定。支持这一观点的以裘燕南、陆刚兰为代表,其中裘燕南(2007)认为职业素养是职场人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具备的综合素质,并且将职业素养划分为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习惯、职业道德、社会适应能力、社交能力、自学能力等。另一类是对职业素养进行概括化界定。支持这一观点的以谭懿、陈再兵等为代表。陈再兵(2008)提出职业素养主要由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构成。其中职业道德指的是职业义务、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职业行为习惯主要包含服从服务、合作、进取以及谦虚等内容。谭懿(2008)认为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以及职业意识是职业素养相对较为基础的部分,而职业技能是职业生涯发展的表象内容。综上所述,虽然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职业素养的界定的侧重点或者角度不同,存在一定的分歧,但是究其根本,整体的趋势是无差的,虽然具体的名称不同,但是其内涵基本一致。(二)第二课堂通过整理现有研究,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第二课堂”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首先学者针对“第二课堂”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严毛新(2006)提出第二课堂是指在第一课堂以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部分学者针对第二课堂与学生职业素养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其中张朝登等(2011)对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学生第二课堂以及职业素养进行了详细了解,通过研究提出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是强化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并就如何加强第二课堂和职业素养二者融合提出了建议对策。胡淑红(2006)通过研究提出,第二课堂具有可操作性强,实践性高的特点,因此为学生创造了提高动手操作的环境,在整个过程中,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能力。综上所述,目前学者针对第二课堂以及职业素养进行了一定的探究,但是高职院校康复治疗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第二课堂对该群体职业素养的影响研究相对匮乏,而如何提高康复治疗学生职业素养又是十分的重要,故本研究深度探讨第二课堂对康复治疗学生职业素养的影响。

二、第二课堂特点

(一)自主性我们传统的课堂又称第一课堂,多是以教室对学生的单方面讲授为主,学生与教师互动交流的机会并不多,在一定程度上由于学生缺乏自主性而不利于提高学生创造性。相比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进行过程中,多以团队为形式,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等多角度交流,从而不同需求的学生都可以通过第二课堂得到满足,第二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弥补了第一课堂单向讲授的不足,学生作为第二课堂的主体,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自主性,从而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二)实践性传统的第一课堂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并且主要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不具备学生实操的条件。而第二课堂在这方面与第一课堂形成互补,第二课堂注重学生的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将第一课堂所学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进行理解与掌握。另外,学生可以参加各类社会活动,对自身人际关系、社会经验等素质会有相应的锻炼。学生可以通过第二天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问题。(三)激励性第二课堂注重实践性,同样专业背景的同学聚在一起,一些协作共同完成实践任务,取得好成绩不仅体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也体现了学生的自身能力和价值,这些对于学生来讲会产生巨大的激励性,使其在未来会继续不断努力。另外,第二课堂也是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同学聚在一起的机会,他们密切配合,具有较高的团队凝聚力,对于学生是一个较大的激励作用,有助于培养他们团队协作的精神。(四)自我教育我国高等教育第一课堂主要采用“一对多”的形式,教师进行单方面讲授为主,教师是第一课堂的主体,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而是一直停留在被动学习上,严重阻碍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第二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动参与到第二课堂中,根据自身兴趣,对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和检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

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现状

(一)专业技能不足目前国内高校的人才培养几乎均是以第一课堂教学为主,偏重于学生理论知识学习,而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关注较少。本研究经过多方面了解发现,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康复治疗学生毕业上岗之后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专业能力不足,动手能力差。不同于其他专业的是,康复治疗专业要求学生能够快速上岗,帮助需要康复治疗的患者尽快康复,而事实上高职院校康复治疗专业学生上岗之后需要较长时间的“跟师”,才能符合岗位要求。造成这类现象的原因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我国高职院校教育不重视第二课堂教育,学生缺乏实践动手学习而造成的。(二)适应能力差从学生阶段到社会人阶段转变是每一位学生必然要经历的过程,由于学校和社会存在很大的差距,要实现顺利角色转换,需要靠自身的认识和行动,但是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使得很多学生一时间无法适应。一直以来,我国几乎所有医院每天的接诊量都远超国外标准,医生的工作压力较大。而高职院校康复治疗专业学生毕业上岗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而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就会造成无法适应工作环境。一些学生由于和领导、同事缺乏及时的沟通,压力无法及时排解,长时间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三)敬业意识不强所有的用人单位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均非常重视员工的敬业精神。而调查显示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学生的敬业意识相对较差,主要表现就是工作不认真、有惰性,离职率高等现象。其中高职院校康复治疗专业学生毕业之后进入岗位,一方面工作压力相对较大,另一方面每天面临的患者人群中年老者居多,工作内容相对枯燥,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这些学生厌烦等消极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排解,会导致消极怠工、离职等现象,总体来说,敬业意识不强。四、加强第二课堂与康复治疗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深度融合(一)专业技能训练与第二课堂融合第一课堂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往往会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弱,理论与实践不平衡的结果。与第一课堂相比,第二课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专业技能。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康复治疗学生明显处于理论知识相对丰富,而实践能力相对较弱的现状,因此,急需通过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第二课堂应该多组织与专业相关的训练或者比赛,学生通过这类形式达到对第一课堂所学知识的实践。而第二课堂的具体内容设置,应该针对不同专业的需求而有所差异,针对康复治疗专业的学生,应适当多邀请一些知名的康复治疗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学生进行康复治疗操作,或者开展相关的康复治疗技能比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二)服务教育与第二课堂融合医院作为服务机构,需要医务工作者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医院应以服务患者为宗旨。一方面这一代90后大多属于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溺爱,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压力较大,因此会造成一些年轻的医生一时不适应工作环境,无法尽心尽力为患者服务,导致学生敬业度不高,离职率升高。为改善此类现象,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康复治疗学生的服务教育,学校应定期组织师生去就近的养老院、社区等进行义工服务。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三)企业活动与第二课堂融合校企合作是一种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促进学生就业的有效方法,企业根据自身需求定期对所需专业学生进行综合培养,并定向解决就业。高职院校应该针对本校康复治疗专业学生,积极与医院开展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在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传达医院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敬业意识、合作意识、服务意识等。定向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使学生提前熟悉工作岗位,提高专业技能。这一做法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毕业之后由于种种不适应而导致离职等不良后果,根本上缓解学生的就业难问题。

参考文献:

[1]裘燕南.创设丰富教学情境提高学生职业素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10-12.

[2]陈再兵.智障学生职业素养调查与教育对策研究[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8(2):22-25.

[3]谭懿.在实习实训场所推行/6S0管理模式大力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J].科技信息,2008(12):166.

[4]严毛新.我国高校第二课堂活动的现状及对策[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1):81-85.

[5]张朝登,许碧琴.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与职业素养融合初探[J].现代交际,2011(4):172-174.

[6]胡淑红.润物细无声的第二课堂教育———职业教育学生管理方法探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10):103-104.

作者:刘洋 王晓伟 单位:九州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