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如何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本文从国民教育与审计职业教育融合的视角出发,系统梳理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国民教育与审计职业教育不断融合发展的历史背景,介绍了当下审计干部教育培训的校院双融合管理机制,并对进一步深化融合提出了若干建议,希望对我国审计干部教育培训事业有所裨益,对国民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路径提供实践层面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国民教育与职业教育审计干部教育培训融合管理机制实践经验
1国民教育与审计职业教育融合的时代演变
1.1融合机制产生的渊源和基础
1983年9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正式成立,正式成为国务院组成部门之一。同年8月17日,江苏省政府正式批复南京市人民政府,同意筹办南京财贸学院。1987年,南京财贸学院更名南京审计学院,开始由审计署和南京市政府联合办学。1991年,南京审计学院转制为审计署直属管理。2000年开始调整为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审计署合作共建,2011年学校成为审计署、教育部、财政部和江苏省共建的财经类高校。2015年,南京审计学院更名为南京审计大学。2012年3月,审计署审计干部教育学院在南京审计大学浦口校区开工建设。时任审计署审计长的刘家义(现任山东省委书记)强调,把审计干部教育学院建立在南京审计学院内,就是希望能够将国民教育与审计职业教育相融合,走一条有特色的、适合实际需要的审计职业教育之路。
1.2融合进程的历史演进趋势
从国民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的视角观察,我们可以清晰地将融合进程划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3~1986年,该阶段是国民教育和审计职业教育各自独立的起步阶段,期间国家开始改革高校的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第二阶段为1987~1999年,该阶段是体制顶端的单向融合阶段,具体表现为南京审计学院由审计署直接领导,成为审计署的组成部分,期间国家明确了教育体制结构改革的目标是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并通过多种形式发展高等教育;第三阶段为2000~2011年,该阶段是国民教育和审计职业教育各自的快速发展阶段,期间教育部强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第四阶段为2012年至今,该阶段是体制全面双向融合的探索阶段,具体表现为审计干部教育学院落户南京审计学院内,期间中央要求要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纵观35年来的时代演变,在宏观的层面上,国民教育与审计职业教育融合的过程是被包含在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不断渐进式扩大的过程之中的。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变化,以及对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的现实需求,使全社会更加重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进而开始关注国民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2融合框架下审计培训校院合作的机制设计
2.1教学管理委员会的组织架构
在此时代演变的基础上,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2012年以来,以南京审计大学和审计干部教育学院为中心,国民教育与审计职业教育在体制上双向融合的管理机制不断建立和完善。从国家审计工作的现实需求出发,由审计干部教育学院牵头,联合南京审计大学成立教学管理委员会。教学管理委员会是全面负责审计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技能教育培训的最高管理机构,下设教研、教务和学务三个工作组以及七个专项的教研室,分别是:计算机审计教研室、工程投资审计教研室、金融审计教研室、财政审计与经济法制专题教研室、会计与财务教研室、审计理论与实务专题教研室和案例教研室。
2.2教学管理委员会的内部分工
教学管理委员会对全国审计干部的教育和培训主要是以开办各类型的培训班为主,委员会在具体职责分工上分为两部分。由审计干部教育学院根据国家审计署的工作需要编制年度审计教育及培训计划,协调审计署内设机构、直属事业单位、派出审计局、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省级审计机关和其他审计相关部门参训学员的培训报名、筛选和确认工作,联系邀请审计业内专家授课,开展教学研究,推动信息化建设,派出培训班班级管理员、党建联系人进行培训班日常教学管理等;由南京审计大学组建培训教育学院,专项对接审计干部教育学院,综合协调南京审计大学校内各部门与审计干部教育学院间的沟通联系,根据培训班需要提供专项师资保障,派出培训班辅导员协助班级管理员、党建联系人开展具体的班级教务、学务、考务以及后勤保障等日常管理工作,综合协调审计干部教育学院与地方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与审计干部教育学院联合研发在线培训工作等。
3审计培训教学管理团队的建立
3.1双向融合机制的组织载体
通过教学管理委员会这种双向融合机制,针对不同培训班级的业务类型、培训时间、学员规模、培训地点、培训形式等特点,教学管理委员会成立专门的教学管理团队具体负责执行培训班的管理运行工作。通常地,教学管理团队包含五种角色:党建联系人、班级管理员、教务联系人、班级辅导员和跟班教师。一般情况下班级管理员和班级辅导员不得由同一人兼任且必须存在,其他团队角色可视培训班实际情况由同一团队成员兼任。在团队角色人选和构成上,由审计干部教育学院派出党建联系人和班级管理员,由南京审计大学派出班级辅导员和跟班教师,审计干部教育学院和南京审计大学均可派出教务联系人。
3.2教学管理团队成员的岗位职责
班级管理员是教学管理团队的第一责任人,全面管理所负责班级的培训事务,其他团队成员围绕班级管理员开展工作。党建联系人负责联系班级党建工作,建立班级临时党支部。教务联系人负责统一组织落实教学计划,负责教学事务的日常管理以及考试、考评、测评、学籍管理和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班级辅导员与学员直接联系,负责学员日常考勤、纪律、交通、卫生和生活等工作,协助班级管理员联系场地、安全、技术和后勤保障等工作。跟班教师一般由具有培训班教学专业技术知识的教师担任,主要负责培训班学员学习过程中的答疑解惑。在教学管理团队之外,另设一名教学督查,负责监督检查培训班每日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
4需求导向下教学管理团队的班级管理模式
4.1培训班的类型
为了向审计系统提供“满足需求、提高能力、富有实效”的培训内容,教学管理团队在教学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目前主要针对以下十种类型的培训班开展教学管理服务工作: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培训、党的理论高级研修、干部进修、党务干部及群团干部培训、党员发展对象培训,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培训、初任与任职培训、在职岗位培训、知识技能补充更新和提高培训和专项业务培训。在此基础上,教学管理委员会根据培训班在校培训时间长短的不同,将培训班分为中长期班和短期班。中长期班是指在校培训时间超过30天的班级,30天及其以内的为短期班。
4.2教学管理团队运作模式分析
4.2.1报名组织
班级管理员根据教学管理委员会制定的培训班年度计划,负责具体班次的报名组织工作。一般根据培训班类型、主办和协办方的不同,班级管理员需提前联系各署内司、省级审计机关、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直属事业单位、派出审计局和其他审计相关部门,发送培训通知。由各省(厅)级审计单位或部门通知各地市审计单位按照相关要求向其推荐报送培训人选,汇总之后报送至班级管理员处。班级管理员根据培训具体要求对报名整体情况作出调整后最终确认。通常情况下,由教务联系人协助班级管理员开展报名组织工作。
4.2.2教学管理团队开班预备会
在报名工作进行过程中,教学管理团队会通过召开开班预备会的形式讨论涉及培训班的重要工作安排和具体事项的人员分工。预备会通常由班级管理员发起,参会者除班级管理团队的成员之外,还可以包括南京审计大学相关专业课程授课教师、南京审计大学保卫部主要负责人、审计干部教育学院餐饮、物业和技术设备等外包服务单位项目的相关负责人等。预备会内容一般围绕培训班具体目标、教学形式、课时安排、考试形式、教材的确定和采购以及其他需要特别注意的重要问题展开讨论和协调沟通。
4.2.3学员接送站与报到
班级辅导员负责培训班全体学员的报到和接站工作。班级管理员向各参加培训的单位发出培训通知后,由班级辅导员收集学员到达南京的日期、车次或航班号、具体到达时间和地点,统计学员到达信息之后,根据相关工作守则和指南,安排调度车辆在规定报到日按时分批接学员到校报到。此外,辅导员具体负责安排学员的培训材料、学员证和住宿房卡,组织报到日当天的学员签到工作,及时向班级管理员和教学管理委员会报告班级报到动态和涉及学员报到的其他事项。培训班结束之前,辅导员完成学员返程信息统计工作,安排具体送站车辆。
4.2.4开班典礼与入学教育
开班典礼是培训班正式开始的标志。在培训通知规定报到日的第二天上午举办,班级管理员负责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制定典礼流程。辅导员负责学员具体组织和相关设备、技术保障部门的协调工作。开班典礼一般由审计干部教育学院和参训单位单位或部门的司局级及以上领导参加,对培训班提出相关要求。通常在开班当天组织入学教育,宣布成立临时党支部,并就培训纪律、要求、安全事项作出说明和提示。
4.2.5组织主题党日活动、素质拓展团建、文体与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主要是在南京当地的红色教育基地或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开展培训班主题党日活动,由审计干部教育学院和南京审计大学培训教育学院共同负责。按照培训规律和培训班具体教学方案,通常对中长期班开展至少一次的素质拓展班级团建和文体活动。将素质拓展班集团建、文体活动和现场教学纳入教学计划,作为培训班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具体由南京审计大学培训教育学院负责。
4.2.6日常教学安排与考试
班级辅导员全程跟班,保障日常教学秩序和纪律,收集寻找课程相关推荐书目和教学资源,不定期地分享给参训学员,同时协调后勤管理相关部门和单位提供支持和延伸服务,协助班级支委和班委落实班级自主管理职能。班级管理员和教务联系人定期与外聘师资和南京审计大学内部师资联系,确定调停课与课程旁听等教学事宜。教务联系人与考务部门一起负责联络相关培训班授课教师考试出题,以及组卷、考场确定、座位分布、安排巡考监考工作。跟班教师利用课间、课后时间为学员答疑,教学督查监督培训班每日课堂授课和教学进度。
4.2.7师资接送
由班级管理员或教务联系人收集外聘师资的出行返程信息和用餐要求,辅导员负责确定和反馈具体接送车辆信息,落实餐厅留餐等后勤保障事务。重要师资由南京审计大学和审计干部教育学院共同负责相关接待工作。
4.2.8考勤与请销假
班级辅导员负责记录培训班学员的日常考勤和请销假情况。按照培训班管理规定,对迟到早退、缺勤、无故旷课、擅自离院等违反培训纪律的情况作如实记录,并及时向班级管理员反馈,做好后续通报处理。按照职责履行正常请销假流程,根据学员请假天数的长短不同,将请假单报送班级管理员、审计干部教育学院相关分管领导、教学管理委员会主任等不同审批权限的审核人处批阅。如果是中长期班,班级辅导员要将班级考勤和请销假情况及其相关辅助证明材料如实提供给教务部门,为核定学员结业考评等级提供加减分参考。
4.2.9学员自我管理
主要是培训班临时党支部和班委会根据《支委会和党小组工作规则》《班委会和班级小组工作规则》开展班级党建和班级管理日常工作。
4.2.10学员考评
根据教学管理委员会制定的《学员培训综合考核登记表》,班级管理员和教务部门对学员在校期间主要课程的学习情况,考试成绩、学风和遵章守纪情况,学院突出贡献和表现进行量化考评打分,按照比例确定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的考评等次。
4.2.11培训评估
教务联系人会同班级辅导员通过问卷调查对培训课程和授课教师开展教学评估;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对培训目标定位、培训组织、整体学风、班级管理团队、班委、支委和组长履职尽责情况开展培训评估。
4.2.12教学管理团队内部总结
培训班送站工作完成后,班级管理员向教学管理委员会提交班级整体总结,辅导员在一定时间内提交《辅导员日志》,教学管理团队内部总结分析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5推动融合管理机制进一步深化的建议
5.1加强数字信息校园建设,创新审计培训管理模式
针对班级管理团队在教研、学务和教务等日常工作中重复率较高的工作环节,应在现有的管理模式中充分发挥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技术引领作用,提高培训工作效率和教学管理水平,推动数字化、信息化、集成化与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深度融合,用科技化的手段和工具优化工作流程,促进国民教育与审计职业教育融合体制改革,进而从整体管理机制上提升综合教育实力。
5.2建立健全师资沟通机制,大力开发网络精品课程
今后的审计培训工作要从供给方面更加重视师资在培训全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不断建立健全审计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管理机制,集中资源打造精品课程。此外,针对我国审计人员出差多、流动性大等特点,在今后的审计培训教育工作中可以借鉴慕课的形式,考虑设立线上导师组,灵活运用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长期、系统、有选择地开发投放网络视频课程。
5.3优化教学资源平衡管理,推动融合机制向纵深发展
今后,教学管理委员会在教学资源的管理方面可以更加优化平衡机制,提高优质教学课程、师资、研讨交流在南京审计大学和审计干部教育学院之间的分配利用形式和资源使用效率。加强审计干部和高校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学相长,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把国民教育与审计职业教育向更高的发展融合水平推进。
参考文献
[1].做好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J].理论探索,2010(6):5-7.
[2]刘家义.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推进审计事业科学发展[J].求是,2010(2):6-8.
[3]胡泽君.努力开创新时代审计工作新局面———深入学习贯彻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J].求是,2018(13):17-19.
作者:李笑飞 单位:南京审计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