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学生隐性职业素养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学生隐性职业素养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学生隐性职业素养探析

【摘要】立德树人是新时期国家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被受社会关注,其中学生的职业素养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越来越受到各职业学校的重视。本文在阐述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传统文化在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方面的作用,并提出了加强传统文化的路径,为中国制造提供人才支撑。

【关键词】职业教育;传统文化;职业素养

近年来,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培养了一批符合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量的扩张也引来质的下滑,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是当前职业教育的努力方向和追求,其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之一。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什么是职业素养?查阅知网,职业素养的定义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主要由显性和隐性职业素养两部分组成。涵盖职业语言、职业知识、职业思维、职业技术、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等多个维度。而隐性职业素养是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作风等方面。

二、传统文化在提升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作用

1、提高学生的敬业精神

儒家思想中有“敬业重道”,如荀子提出“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讲的就是一个人只要具备了百折不挠的精神,就能做成想要做的事情。进取精神是我们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利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基石。职业学校主要以培养一线技术工人为主,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工作后,都从基层岗位做起,他们如果不懂得爱岗敬业,就有可能被淘汰。只有在职业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才有机会在职业领域中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

2、提高学生的诚信精神

儒家思想认为“信”人性是之本。孔子在《论语•子路》说“言必行,行必果”,讲的就是言行要一致,做人要讲诚信。一个不讲信用的人会被周围的人所鄙视,在职业领域中也难以发展起来。中职学生在学校中养成讲诚信,明事理的话,也会在今后的职业领域中获得全面发展。

3、引导学生与人为善

在中国的儒家文化中,“仁”是最高的道德准则,孟子提出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意思是你爱别人,别人也会爱你,你尊敬别人,别人也会永远敬重你。现在的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责任感,不会懂的相互谦让。开展“仁爱向善”教育,让学生遇到烦心事,与别人闹别扭,学会换位思考,明白对他人的和善就是对自己和善的事理,能多为他人着想,今后在会在职业领域赢得别人的尊重,获得晋升的空间。

三、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途径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国家利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党和国家领导非常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学校是教育单位,加强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引导中职学生自觉去接受和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丰富传统文化教育形式

(1)确立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主题。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学校可围绕“仁、义、礼、智、信”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例如将“仁”所包含的感恩、孝亲、尊师、友爱等,“义”所包含的责任、奉献等等与学校组织的各项德育活动联系在一起。(2)丰富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的形式。让传统文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会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通过组织开展传统文化知识竞答、汉字听写大赛、诵读经典、猜谜会、书法比赛、读书征文活动、名著赏析、名著影视观看、古诗翻唱、成人仪式举行等活动。中职学生学习压力不大,自由时间宽裕,通过集体性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的参与热情,让更多的学生从无所作为到有事可为,进而积极作为,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以社团文化为平台,打造传统文化教育品牌

学生社团是丰富学生业余文化,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平台。在中职学校,学生虽然对学习不是很感兴趣,但在每年的社团招新会上,场面异常火爆,社团深受学生欢迎。学校通过成立传统文化习学会、演讲辩论协会、读书协会、书法协会、棋画协会等,让传统文化的传承具体生动可视可感,百花齐放,小而聚焦,突出亮点。同时,学校通过搭建平台,每年通过举行“社团文化展示周”“校园艺术节”“传统文化学习月”等活动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和舞台,对弘扬传统文化落地生根起到引领示范作用,让更多的同学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演变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弘扬传统文化。

近年来,洋节在我国大行其道,而我国的传统节日却备受冷落。守住本土文化,坚守民族的情感精神,中职学校要利用传统节日来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如在寒假布置学生了解家乡过节的风俗并在开学举行分享,清明节来临之际组织学生扫墓活动,“五四”青年节、国庆节举行“歌唱祖国,红歌飞扬”活动,端午节举行“忆屈原、诵楚辞”活动,中秋节举行“中秋经典诗歌”朗诵活动,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氛,形成强烈的家园意识和文化归属感。

4、以网络文化为手段,拓宽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

文化的传承也要与时俱进,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让传统文化赋予时代的内涵,更接地气、更亲民。在学校网站开辟传统文化专题栏目,借助校园微信平台推送二十四节气、节日传统习俗、经典文学名著、新书推荐、名人名言、知识竞答、性格测试等信息,组织学生利用班会课时间,一起阅读校园微信推送的信息。

参考文献:

[1]寿海.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必要性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

[2]吴启勇.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隐性素养[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6(6).

[3]张慧玲.中职学校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及路径[J].教育与职业(上),2017(2).

[4]魏清.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中职生隐性职业素养[J].学园,2017(35).

作者:杜扬洋 单位:浙江交通技师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