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素养教育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人们对于老年服务与管理行业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安享晚年,故老年服务与管理行业的服务质量成为了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要想适应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并提升老年服务与管理行业服务质量,就必须提升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据此,本文就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教育改革提出了一些相关性建议与策略。
【关键词】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教育
一、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教育的作用
(一)社会发展与教学改革的需要。老年服务与管理行业属于社会公益事业中的一部分,其对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意义。然而,目前我国的老年服务与管理行业发展相对落后,其也成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比较薄弱的环节,特别是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人们对老年服务与管理行业的重视程度已经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对于老年服务与管理行业的需求与其自身存在的资源匮乏成了限制其发展的一大因素。另外,近年来我国的教学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对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进行必要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教育,从而培养更多的职业素养较强的人才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二)有利于提升从业者的综合素质。老年服务与管理工作其实更偏向“服务”,其工作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就目前我国老年服务与管理行业状况而言,从业人员对一些老年护理理论知识掌握得相对扎实,而实操能力或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相对较差,也就是说,从业人员的服务能力较差,达不到工作要求。究其原因,是因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仅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武装从业人员的基本技能,而没有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教育,例如职业素养养成教育。为改变这一情况,切实提升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养成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职业素养养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素养养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培养熟练掌握社会专业技能的现代化专业性人才的基础上继续增强人才的职业道德感、幸福感和满足感,对我国教育来说,探究职业素养养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运用策略是打破应试教育束缚、突破教学瓶颈的重要内容,而对我国老年服务与管理行业来说,探究职业素养养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其人才质量,继而提升其行业适应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策略。总的来说,职业素养养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一共包括以下四个教学目标:第一是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文化素养的人才,这既是提升国民素质的要求,也是培养专业性人才的要求;第二是培养技能过硬、有实力的人才,不仅基础知识牢固,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第三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符合社会主流需求的人才;第四是培养勤于实践、敢于创新的人才,能够为社会行业发展提供新动力、贡献新力量。
三、开展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新课改理念下,职业素养养成教育必须融合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才能继续发展下去。首先,教师是以学生为课堂中心,注重“引导”和“学习”两个环节的无缝衔接,真正让教师由“领导者”转变为“引导者”,其次是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作用,即通过教师的耐心指导,循循善诱,让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愿意主动、自觉的接受课堂知识,第三是注重发挥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作用,教师可选择的教学方法增多,增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工作的灵活性和科学性。(二)打造“满足学生,服务学生”的现代化课堂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应从硬件方面入手满足学生的一切正常的学习要求,例如学生在练习老年人心理辅导时必须要有专门的练习教室,甚至还要配备专业的心理治疗设备,教师必须保证这些基础的硬件设备齐全、好用;其次,教师应从软件方面入手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尝试逐步转变教学角色,实现教学模式由“管理式”向“服务式”转变,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合理优化教学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侧重于理论教学,而实践教学才是职业素养养成教育的关键。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立足于社会实际需求,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和职业道德为基本点,完善并建立起一套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课程计划。在开展专业课程之前,学校应该组织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去大型的养老院进行参观、考察,进而培养其对自身专业知识的兴趣,这样还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接下来的专业知识,使得整个学习过程更具目的性。通过对理论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后,再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让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进而使自己的职业技能得到不断的提升。因此,老年服务与管理行业的课程安排应该遵循“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四)推进课程体系改革。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该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更加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实况,打破传统课程教学体系,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学会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培养其更多的应用型技能。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专业素养方面的教育,在平时培养起学生良好的职业行为,以为其今后从事老年服务与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理论—实践—素质”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可以培养出更多的专业应用型老年服务与管理行业人才。(五)不断完善考核制度。任何制度的实施都离不开监督,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的安排与教育体系改革也需要考核制度的配合才能够顺利开展。一方面,学校在考核类型方面应该有所创新,在原有的闭卷考试的基础上加入行为测试、职业思维评查、技能实践测试等等,以更加全面的考核学生的能力水平。另外,在考核内容方面学校应该将学生专业竞赛的成绩、实习、见习的成绩等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到对学生的综合考核成绩中,以提升实践能力在学生综合能力考核中所占的比重,这种完善的考核制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结束语:
从教育角度分析,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要想培养更多的职业素养较强的人才就必须改变以传授课本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构建起知识学习与实践练习为一体的新型教学体系,最终才能为我国的老年服务与管理行业提供更多的高素质、高品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姗,林丹霞.生命教育对提升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作用研究[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8(2):39-41.
[2]刘志敏.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探析———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J].辽宁学报,2016(6):92-95.
[3]杨静,张文玉.人文素养与职业精神融合教育研究———以我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为考察对象[J].科技视界,2015(29):205.
[4]韩振秋.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有效路径———以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7(14):77-79.
作者:李林 单位:川北幼儿师范高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