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就业导向下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良好的职业素养是个人成功的基础,也是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是提高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本文从职业素养的概念、内容、培养意义入手,分析了当前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对就业导向视域下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路径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素养;就业需求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保障。当前,高校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还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与社会和企业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就业导向视域下,高校应不断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力度,更好地推动大学生全面就业。
一、职业素养及培养意义
(一)基本概念职业素养一般是指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对于从事各种职业、承担相关领域责任的个体来说,职业行为是外在的表象,职业素养是基础和内涵。职业素养是职业人在个人职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是个体在职场上通过长时间的学习、改变、形成而最后变成习惯的一种综合素质。
(二)主要内容职业素养具有比较广泛的内容,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信念、职业行为、职业作风、职业技能、职业精神、职业修养、职业心态等。
(三)职业素养的培养意义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个人的角度来讲,有利于个体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员工良好的职业素养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从国家的角度来讲,国民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良好的职业素养是衡量一个职业人成熟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职业人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重要行为规范。对于大学生来说,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是他们提升自身核心就业竞争力、顺利进入职场、快速转变角色、实现职场生涯良好开端的“金钥匙”。在企业招聘过程中,良好的职业素养是一个重要的录用标准。如果大学生拥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就会增大被录用的几率。
二、当前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不够重视当前,虽然有一些高校开设了职业素养培养课程,但采用的培养方式主要为授课、举办讲座、创新创业比赛等,形式较为单一,难以真正发挥学生参与的主观能动性。受传统思想、功利主义的影响,高校往往只注重理论与专业实践的教育和培养,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能力等职业素养方面的培养有所缺失,导致学生普遍缺乏职业素养的相关知识。
(二)大学生对个人职业素养培养不重视由于缺乏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对自身职业素养的培养也不重视,甚至缺乏对自身职业素养培养的意识,一味地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和各种资格证书的考取。急功近利的心态令他们对所学知识缺乏系统性认识,对个人职业素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三)大学生缺乏实际的社会锻炼当前,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基本途径主要是通过理论讲授、讲座、报告会等形式,这种培养方式缺乏社会和企业的参与,培养力度不大,培养效果不佳,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高校必须联合企业和社会,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进入企业、走向社会,使其经历实实在在的锻炼。
三、就业导向视域下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路径
(一)营造全方位的职业素养培养环境高校要营造全方位的职业素养培养环境。一是坚持全程化。从大学生一进校门到毕业,从每个学期开学到结束,学校都要精心安排职业素养的培养计划并认真落实。二是坚持全员化。全校大学生都要参与职业素养的培养,全体教职员工都是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责任人。三是坚持实践性。高校要鼓励学生深入社会、深入企业一线,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的主导作用要想有效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力度和效果,高校必须将职业素养培养贯穿于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全过程,尤其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的主导作用。授课教师要转变观念,结合专业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与创新教学手段,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调整教学计划,增加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的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始终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纪观教育贯穿培养的始终,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诚信意识。
(三)企业要为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提供支持很多高校都非常注重校企合作,这为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提供了重要平台。校企双方要积极合作,在教育和生产融合的新型教育模式下,只有高校、企业以及大学生三方面合作,才能构建更加合理、科学、客观的职业素养评价体系,从而为大学生与企业构建良好的交流互动桥梁。企业通过企业文化的宣传、职业素养的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力度和效果。大学生通过在课堂、实践活动以及毕业实习的过程中系统学习企业文化知识,深刻体会企业文化的影响力,有助于大学生提前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更好地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
(四)大学生应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加强职业素养的自我培养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最终还是要靠大学生自己通过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得以实现。因此,大学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意识,深刻认识职业素养培养对自己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努力加强职业素养的自我培养。大学生要主动寻找机会,充分利用学校的一切资源,积极参与有助于自身职业素养提升的各种讲座、报告、实习、实训等活动,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注重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有意识地加强自身人文修养、政治修养、心理素质、人际交往及团队合作精神的锻炼和培养。总之,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发挥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应在学校的教育下、在企业的支持下,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为将来进入社会、融入企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虞希铅.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及其培育路径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9(3).
[2]黄小钊,袁德栋.就业导向下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育[J].教育与职业,2018(18).
[3]户廷勇,许小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09).
[4]浦秦夏.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6).
[5]董锐.基于产教融合,探索职业素养培育路径[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0(09).
[6]王尚,李易原.就业为导向提升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J].科技咨讯,2020(17).
作者:陈建甫 单位:西安思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