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状况与对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状况与对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状况与对策

本文作者:柏珺 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近几年,用人单位对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多数高职院校还没有系统地建立职业素养培养的内容、渠道和形式,有的高职院校构建了方案,但由于起步晚,进行的职业素养培养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

当前多数高职院校未将职业素养贯穿于每门学科的教学中,仅将职业素养教育作为就业指导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多是由辅导员任课。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很少涉及到职业素养方面的教育。团委、学工处和招生就业指导处,按照各自的特点组织一些活动,但尚处在一种自发、随意、盲目的状态,缺乏有效的融合。学生疲于参加大量的活动,以职业素养培养为主题的活动少,且参与面不广。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采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相互融合不够、协调不畅、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在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企业和学校对学生缺乏具体、有效、深入地沟通与指导,学校对企业文化的精髓还未吸收到职教文化之中来,与企业“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高职院校在职业素养培养方面投入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普遍不足。职业素养教育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缺少职业教育的理论背景、缺乏实训与实习的指导经验,缺乏对企业的了解,对各种职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不能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后,常常会感到是“茫然”,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大多数同学对于职业没有进行深入思考,缺乏参与职业素养培养的内在动力和积极性,缺乏进行自我培养与提高的方式与方法。

组建一支高水平的职业素养培养团队,推行全范围、全过程、全员参与的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模式。专职教师和辅导员承担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主要任务,行业专家、知名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企业的一线职工和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可以作为职业素养培养队伍的补充。建立由教务处、招生就业指导处、学工处、各二级学生组成的实施体系。将分散在学校各层面的职业素养培养职能充分发挥出来,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形成全范围、全过程、全员参与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可以通过第一课堂教学、学生活动、校企合作、校企文化、实习实训、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社会调查、考证考级等途径,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贯穿于学习期间的每个环节,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来。向学生全面宣传职业素养的重要意义,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各项职业素养训练活动。通过课程学习和参与活动,树立诚实守信、团结合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吃苦耐劳、开拓进取的观念;在日常学习活动中培养自己积极的心态,树立职业形象;在实训实习过程中培养职业态度;在专业理论和实践课中培养职业技能;在社团活动中锻炼自身的团结合作、沟通交流、组织协调、解决问题、情感管理等能力,不断的进行自我发展、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借鉴德国“双元制”的成功经验。学生在单位实习的过程中,企业和学校同时是两个施教主体,共同承担着育人的职责,以企业培训为主,在培训职业技能的同时也要进行职业素养的培训,学校进行配合与服务。积极寻找职业素养培养与企业文化、行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结合点,实现校企文化互动。将职业素养融入校园和企业文化活动之中,潜移默化地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提升。

军训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第一课,可以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时代的责任感,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加强组织纪律性,培养艰苦奋斗精神,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团结、奋进,成为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塑造自己、完善自己的极好机会。在学生进校之初,就要唤起学生的职业意识,明确单位的用人要求,确立大学阶段的近期发展目标和适合个人发展的长期目标,使自己的大学生涯富有成效。自发的提升职业道德修养,树立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提升职业技能。现在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缺乏礼仪修养、宽容和感恩之心,见利忘义、不守信用等现象普遍存在。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既能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能教会学生为人处事。高职院校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需要经历深刻的体验和反思才能实现。课堂教学中,可以创设职业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了解企业的用人要求;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进行社会实践,深入企业进行社会调查,感受职场;可设置一系列新颖、刺激的学生素质拓展活动,激发潜能,增强自信,提升克服困难的勇气与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环境适应能力。知识是学来的,能力是练来的,素养是靠活动和教育的感动内化来的。开展有益于高职院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如技能竞赛、歌咏比赛、座谈会、经验交流会、文艺晚会、书法展览、社会调查、学习榜样的先进事迹、企业和行业的专家讲座等形式,使学生受校园文化的熏陶,增强责任感,塑造职业形象,内化职业素养。优秀的员工成就了优秀的企业,而优秀的理念则成就了优秀的员工。要想成为优秀的员工,首先要有优秀的工作理念和标准。学习和借鉴世界500强企业的优秀员工的标准,有助于高职院校学生提升职业素养。

将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贯穿于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始终,从高职院校管理的各环节入手,系统地进行职业素养培养,促进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