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80后教师职业素养提升路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80后教师职业素养提升路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80后教师职业素养提升路径

本文作者:李伟 单位:佳木斯技师学院

80后”教育工作者出生在计划生育成为我国基本国策、国家已经全面恢复高考的年代,成长在“四二一”家庭环境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从贫困到小康再到富裕,父辈们的苦不能在降临到下一代人身上,抱着这样一种心态,父辈们给80后创造了温室般的成长环境。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一代没有接受过生活中过多的磨砺,稍微碰到点挫折和压力就会接受不了。1.4工作实效不高“80后”教育工作者大部分都刚参加工作,工作时间不长,缺乏经验积累,思想工作的技巧和方法还不是很成熟,工作实效性很低。

如何提升“80后”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素养“80后”教育工作者职业素养的提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要让“80后”教育工作者爱自己的事业,首要的前提是让“80后”教育工作者对自己事业的意义有深刻的体会和认知。这种认识越透彻,对事业的热爱也就越强烈。具体地讲,就是使“80后”教育工作者能够由表象而本质、由琐碎而系统地去探究所从事的教学科研事业本身,进而增强其对事业意义的认识和感情。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爱岗敬业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80后”教育工作者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力量,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不仅教书育人,而且修身育人,在不断地进行岗位创新中发扬爱岗敬业精神。

每一位年轻教师都渴望被认可、被赞扬、被发现、被重视。所以,学校管理者要充分满足每一位新进教师成才的需要,让每一位“80后”教育工作者都有成功的机会和显露身手的空间。当“80后”教育工作者的成就感被充分激发时,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与探索将是自发的、自觉的,其创造性成果也将是令人惊叹的。学校教育需要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80后”教育工作者在登上讲台之初,可能会由于专业背景、思维方式等与应用学科产生磨合,这就需要学校管理者采取适度宽容的态度。实践表明,鼓励、赞赏和适度宽容,不但不会纵容“80后”教育工作者的缺点,反而会使他们加深自我反省的意识,会使他们对自己人格、品德及业务素质等方面自我完善的愿望更加强烈,从而把外部管理要求内化为自我发展的客观需求。

高校是一个具有很高开放度的组织系统,与外部环境有很多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随着科技的发展,全球科技信息交流达到空前的繁荣,多学科、多角度交叉的研究方法开始越来越多地运用于经济史专业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中。因此,高校应重视对“80后”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工作,选送“80后”教师到其他高校进行专业进修学习,进一步提高其理论修养;订阅多种专业报刊,使其对学科的前沿动态有所把握,从而及时对储存信息加以整理,达到充电和拓展思路的目的,进而使其具有发展的后劲。

信息技术能力是现代高校教师的一项必备技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研究资料越来越多,且能便捷地从互联网上获取。而且教师在收集资料、整理教案和制作课件的过程中也会涉及到电脑媒体使用的一些基本技能技巧。因此“,80后”教师应提升信息技术能力,拓宽眼界,加强对外交流,加快知识素养的提高。对此,高校应该为相应专业的教师建立专门的教研室、实验室、数据库等,尽量为该专业的“80”后教师提供信息技术有关硬件和软件支持。

提升“80后”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素养,既是新时期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办出特色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提升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需要共同努力,将正面引导与制度考核结合起来,从敬业精神到职业意识,从操作技能到教育能力等方面不断改进,努力建设一支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备优良职业素养、足以承担起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重任的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