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体育教育职业素养论文3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体育教育职业素养论文3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体育教育职业素养论文3篇

第一篇

1职业素养之含义

1.1职业素养

中国知网(CNI(I)将职业素养定义为: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职业素养概括的说包含以下四个方面: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前三项是职业素养中最根基的部分,而职业技能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1。职业知识和技能自不必说,是从事相关职业的最低标准,而敬业和道德是必备的,体现到职场上的就是职业素养;体现在生活中的就是个人素质或者道德修养。对于体育教学来说,除了对于特定的专业学生能够在课程中获得职业技能之外,更多的学生从体育课程中收获的职业素养应当是职业道德、作风与意识方面的内容。

1.2职业素养的作用

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职业素养的塑造更为重要。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还处于偏重于理论教学,忽略与职业对接的问题,导致在求职过程中一些拥有技能的专业人员更加受到欢迎,大学毕业生却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样也反映出了我国高等教育在职业素养教育中存在的短板——职业技能教育水平有限。在这样的背景下,有职业素养的支撑,能够使得大学生自身的素质得到提高,能够有更好的抗压能力去抵抗就业中出现的重重压力,与此同时,职业素养水平高,能够给予大学生在职场中后发制人的能力,使得厚积薄发的能量等够在时间的推移中慢慢呈现出来,从而逐步在职场上站稳脚跟。除此之外,职业素养中包含着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正确的职业素养,同时也是对于大学生自身身心成长的一种支撑。因而,职业素养的作用不可小觑,其中精神层面上的作用更是需要大学生正确认识。

2高校体育教育职业素养的塑造

2.1培养大学生体育习惯奠定职业发展中的身体素质

习惯是由于重复或者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成为需要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而体育行为则是特定的情境刺激(场地、时间、器械、指导者等)和个体体育参与活动之间练习和重复而形成的稳固联系2。培养大学生的体育习惯,能够使得他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对于其进入到职场之后,应对有强度的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要注重对于体育文化的渗透和体育兴趣的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体育教育,需要转变思维,将体育教育的外延进一步扩大。在体育课程中,教师要注意与大学生自身的贴近性,要了解大学生喜爱的相关体育活动,懂得他们对于体育运动的取向之所在。比如,现在在青年中,跑酷等极限运动受到了欢迎,作为体育教师就要去关注和了解这样的项目,这样才能和学生有共同话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多阐述体育运动中的体育精神等内涵,使得体育运动水平不是很高的大学生也能够受到精神的感召,激发其对于体育运动的热情。只有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给自己带来的正能量,其才能够积极的培养起体育习惯,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而在职场人群亚健康的当下,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无疑是自身职业素养的重要基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意思就是这样的。

2.2培养大学生意志品质提升职业发展中的抗压能力

体育运动过程中,大学生会遇到很多困难,在平时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为了避免学生受伤,或者考虑到学生的畏难情绪,就将难度不断的降低,这样也剥夺了大学生自身接受抗挫折教育的一个机会。其实,在面对工作时,一个人承担的压力要比在体育运动中大的多,也只有在体育运动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力,才能够满足大学生今后在职场中对于抗压能力的要求。其实体育运动过程中的一些困难,正式磨砺学生自身意志品质的最好机会,这样的机会在别的学习活动中是很难得的。在平时的体育教学过程当中,需要为学生制定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使得每一个同学都能够在自己选择的专业项目上有所进步,并且不断的有所突破。在这个过程当中,每一个同学都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困难,这时教师就需要进行鼓励和支持,帮助学生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在不断提升自身体育技能技巧和身体素质的同时,学生自身的各种意志品质也会不断提高。与此同时,随着学生自身抵抗困难的水平不断提高,其自身也能够获得一定的抗压力、抗挫折的能力和心理素质。

2.3培养大学生团队意识提升职业发展中的合作技巧

团队意识指整体配合意识,分为团队目标、团队角色、团队关系及团队运作过程四个方面。企业追求组织要持续成长、绩效要持续提高。绩效要持续提高,企业就须推动组织的持续成长。团队精神目前对于诸多企业来说,已经成为了考量大学生的重要标准,尤其是外企等大型企业。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学生自身的运动水平和身体素质,同时还要将其放置在一定的团队中,使得其感受到在集体当中的感觉,并且在运动过程中学习融入团体和团队合作。在团队合作当中,无论是单项运动员,还是合作项目的运动员,都要为了集体的荣誉做出各种取舍,有的时候必须要牺牲自己的利益或者奉献出更多的努力。大学生需要在集体中,了解团队的运作方式和在团队中所处于的位置以及所要贡献的力量,惟其如此,才能够使得大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很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使得自己为企业贡献出更大的价值。而在这一过程中,除了需要团队体育活动的支持之外,还需要教师在体育运动、体育训练中教授一定的合作技巧,使得打学生能够更快的在学校这种宽松的环境中取得进步。

2.4培养大学生竞争意识激发职业发展中的进取意识

体育运动的魅力,一方面在于其能够愉悦身心,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让人受益终身,另一方面,则是在于,其能够使得人在奋勇争先的过程中,获得进取意识的提升。在职业素质之中,进取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职场素质之一,如果没有进取意识,那么一个人在职场的未来一定会碌碌无为,最终沉寂,浪费时间和生命。而在大学中进行体育教育,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让学生参加到各种各样的体育竞赛活动中去,为了获得一定的荣誉而奋斗。无论是在什么竞技类运动项目之中,大学生想要获得胜利的心理总是会被激发出来,而在运动中,大学生也会用尽自身所有的能力去求胜,这就和职场中完成自己的工作有异曲同工之处。在学校中如果经过体育比赛的历练,那么在将来的职场中,其畏难情绪就会得到消减,大学生就能够有奋勇争先的诉求,这种冲劲和闯劲正是职业素养中十分重要的一方面,能够促使大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披荆斩棘,最终获得职业上的成功。

3结语

体育运动中的竞争、合作与职场中的竞争、合作是有着相似性的,体育教学,其实就是教会大学生在另外一个赛场如何更好的提升自己的适应程度。当代的大学生,是自信的一代、个性的一代,这样的大学生在职业素养的塑造上面,更容易接受体育课程教学这种潜移默化的形式。论文提到的上述方式方法,在教学中实施的最佳方式,就是采取隐性教育的方式,融合在体育教育教学的组织和开展的过程中,要做到“润物细无声”,才能够更好的达到塑造职业素养的方式。从理论和部分的实践经验上来看,利用体育课程塑造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是能够起到一定积极作用的,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研究,应当会更好的印证这一理论。大学应当增强对于学生参加体育竞赛类活动的鼓励,使得越来越多性格张扬的当代大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相关活动中去,使得自己的才华得到展示,使得自己的光芒能够更加耀眼。

作者:曹凡 单位:洛阳师范学院

第二篇

1终身体育的内涵与形式

终身体育是90年代以来体育的改革和发展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终身体育教育强调人从生命开始直至生命结束都应主动学习并参与身体锻炼,让体育成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终身体育教育的影响下,生活中重视自身身体素质的培养与锻炼,逐步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终身体育锻炼的要求有所不同,即终身体育的形式要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制定。例如在生长发育期时,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当人迈入成熟期后,目的则是保持旺盛的精力与充沛的体力,当人进入老年,则不宜选择激烈的体育锻炼项目,体育锻炼的形式和目标要围绕延缓衰老,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展开。无论终身体育的形式如何改变,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改善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提高防御疾病的能力,进而提高生活的质量。由此,可以得出终身体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

2终身体育习惯培养对高校体育教育的要求

2.1高校体育教育要打好身体基础

学生时代,是打好身体基础的重要时期。从个人的身体素质发展来看,这个时期的意义重大,如果在这一时期中,没有打好体育基础,那么在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时过境迁再进行体育锻炼,效果收效甚微,往往是事倍功半。一些高知识分子,不注重身体素质的培养,体育意识薄弱,这样在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后,就会带来严重的问题,当今社会的很多疾病都是因为工作压力大,个人不注重体育锻炼引起的,这些疾病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困扰,甚至有可能导致死亡的到来。所以在学生时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就要着眼于向长远考虑,放眼未来,在保证好文化课,专业课的同时,也要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为今后个人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2.2高校体育教育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在高校进行终身体育意识培养,首先要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与积极性,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的对学生进行培养,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要进行激发和鼓励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同时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案也要与时俱进的与“个性化”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时,还要注重体育习惯的养成,为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3高校体育教育中培养终身体育习惯的途径

3.1发展体育社团建设,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

大学校园的生活应当是丰富多彩的,所以为了对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起到积极地影响,可以通过在大学中发展体育社团的方式,这样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体育生活,还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共同锻炼的方式,带动性的提高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与理解,这种潜移默化的体育影响,可以转化为体育行为,进而对终身体育习惯产生影响。

3.2改善学校的体育设施及锻炼环境

在高校中,让学生的体育锻炼项目百花齐放,首先就是要改善学校的体育设施和锻炼环境,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需要,可以配备相关的体育器材和建造相对舒适的锻炼环境,只有这样才可以满足学生的体育需要。用过此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体育的魅力,并从中得到乐趣和满足感。

3.3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体育意识对体育习惯的养成具有指导型的作用,在学生阶段,系统性的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进而对体育习惯的养成产生正面积极地影响。高校可以采取晨练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体育意识的培养,通过日积月累的训练,就会在学生心理产生一种心理暗示以及心理依赖,所以当学生步入社会时,也会想到进行体育锻炼,久而就是这也就是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只有坚持以终身体育委指导思想,才能达到和完成时代对高校教育改革的根本要求。

4结语

终身体育是当今体育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学校教育对终身体育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是实现全民终身健身计划的一个前沿阵地。本文通过对终身体育的内涵与形式,终身体育习惯培养对高校体育教育的要求,高校体育教育中培养终身体育习惯的途径的介绍,分析了高校体育教育对终身体育习惯养成的影响。自我体育意识是在反复实践中养成的。在反复不间断的实践中,加深对体育的情感培养,不断提高体育的水平与能力,是体育锻炼成为一种自发的,主动的,积极参与的行为。总之,在高校中要采取积极的有效的管理措施,使学生养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

作者:邵丽华 单位:长春工程学院

第三篇

1、体育教学与“健商”结合的必要性分析

1.1、“健商”体现素质教育的初衷

与传统教育思想不同,现代的教育思想则重视素质教育,认为比起掌握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体育或健康类的课程教学应该侧重于教授学生真正需要的东西,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性格塑造,让学生的智商,情商都可以提高。“健商”这一概念是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方面的直接体现,原因如下:(1)“健商”是是一种智慧和态度,依赖于后天因素养成,与人的受教育程度和成长环境直接相关。随着人的岁数增长,阅历见厚,健商也不断提高。(2)“健商”是一个人基本素质之一,“健商”与体育教学融合,是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最直接的体现。“健商”关注人的心理,让人端正态度,真正明白自己身心健康取决于运动与养生。(3)“健商”旨在促进人的身与心的健康,教会人保持身心俱佳的方法,根据自身情况,如性别、习惯、年龄、经济状况、生活环境,科学、合理的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以保证运动的效果和安全。

1.2、贯彻了“健康第一”的方针

“健商”认为,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反映自人的健康观念,养生理念、生活习惯、日常锻炼等。另外,人对生活质量、运动、健康的了解程度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对高校的体育教学而言,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商”正是“健康第一”方针政策的贯彻体现,“健商”与体育教学的融合也是该方针实现的最佳方法。在健商理念的指导下,高校大学生可以更加全面的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以及对自己人生的日后帮助,从而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了,有助于高校“健康第一”教育目标的实现。

1.3、促进了体育教学的革旧鼎新

“健商”培养的重点有如下几点:保持或优化人所处的健康状态所需的科学知识、理念、方法,有关健康的重视度、应有的人生态度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性、生活方式的定义等等。“健商”的概念颠覆了单一强调运动锻炼的传统体育教学观念。借鉴“健商”,在制定体育课堂的教学计划时,应注意在坚持运动锻炼这一传统方式的同时,教导学生学习常见易懂的医学知识和基础的生理保健知识,让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保证学生身心俱佳。“健商”与体育教学融合的一个切入点就是教学的人性化,充分认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摒弃传统的“批量”教育模式,更能够有效增强体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了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巨大进步。

2、“健商”教育与体育教学有效融合的方式

2.1、教学理念要与时俱进

在实践的基础上,让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然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具体实践。具有不同认识的人,其行为方式往往大不相同。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确立理论指导实践的思想,在体育教育领域同样也不例外,体育意识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运动效果。通常情况下,能正确认识健康和体育这二者之间关系的人,“健商”普遍偏高;与之对应的是,对二者关系不够深入的人,或者理解不正确的人,“健商”普遍偏低。由此可见,在体育教学和“健商”融合过程中,“认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健商”概念有助于人们打破传统,改变僵化的定势思维,它鼓励人们变换角度,对长久的难题有新思考、新办法、新答案。“健商”也是人的智慧在健康方面的展现,挖掘、培养大学生的“健商”是倡导“终身体育”思想的制胜法宝。

2.2、体育教学内容与形式要大胆调整

传统的体育教学过分强调运动锻炼和技术技能,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囿于国家规定和教育部纲领文件。但是这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落后的课堂内容,早已赶不上时代的步伐。体育教学的实施也应该从现实条件出发,例如学校现有器材、场地经费等,来确定开设的课程及教学方式。除却传统热门的田径类运动、球类运动等活动,如体操类运动、极限类运动、养生类运动等活动亦不失为绝佳的选择。单单体育课堂上的教师教课与传授知识,或讨论切磋,体育课还是显得单薄乏力。学校可以考虑举办各式各样的课余活动,例如,与健康相关的主体聚会、讲座,问卷调查,竞技比赛、美文评比等,给学生展现体育五彩斑斓、魅力无穷的一面,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科学的健康知识,这样学生就能慢慢树立起“健商”的理念,学会调理自己的健康状态,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

2.3、让校园弥漫“健商”气息

让“健商”的气息扩散到校园的每个角落,作为校方应积极主动地倡导“健商”文化,组织权威的知识讲座和正规的社团活动,力劝学生反躬自省,戒除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及其它一切有害于身体的行为,远离那些危害健康的不良因子,防病控病,让自己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和高质量的生活。生动、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体育教学有机融合“健商”,采用人性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配以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加上动人心魄的竞技比赛,权威、发人深省的健康专题讲座等等,编织成一张多维、随处可见的“健商”网,让校园每个角落都弥漫“健商”气息。结合学校自身的情况,并从学生的真实需求和身体素质出发,提供足够的运动场地,高质量的运动器材,专业的设备,为“健商”的传播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

2.4、加强学生的健商评估,防患于未然

“健商”强调人学会对自己的身体、心理所处状态做出合理、客观的评估与判断,是健康,还是亚健康或是病态。并及时发现病源,提早防治,对症下药,防患于未然,使身心能保持健康状态。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导学生借助科学的指标,如生理、形态等等指标,来评判自己的身心状态。除却自检,还要教会学生保养、锻炼。比如,肌肉发达、耐力好的人,自然会有良好的运动表现,但仅凭这些并不能保证其身体健康无病;反之,也存在身体瘦弱,力气较小的人,他们往往运动表现一般,但也可能身心俱健。故而传统的通过运动表现来评估个人身体健康与否的方法并不科学,应运用“健商”予以改革。

3、结语

培养提高学生的“健商”,要让学生在体育课程开展的过程中逐渐感受、体会“健商”的内涵,教导学生对科学健康理念的深化认识、客观见解,引导学生自觉运用于日常生活实践。教育界与处于教学前线的体育教师都应注重“健商”概念的实践运用,以其为思想指南,积极探索有效、科学的融合切入点,并在教学中大胆创新,丰富相应的教学方式。只有重视“健商”才能实施“健商”,体育教学与“健商”教育的有机融合,是高校体育教改的发力点,是实践新时代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

作者:凌占一 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