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问题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问题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问题研究

近几年,对某职业学院毕业生跟踪调查,85%~90%的毕业生在专业技能能够达到企业的需求,但缺乏团队合作、责任意识职业素养,这种现象在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有学校、教师和学生方面的因素,也有社会层面的原因。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

广义的职业素养是指受教育者从事某一职业,并为了满足职业需求和岗位要求而应该具备的素养。职业素养中,专业是第一位的,所以,根据职业的不同,所需具备的职业素养不同。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指学生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岗位的需求,自身应该具备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责任等。职业技能是职业素养的基础,是学生将来就业的技术能力,只要通过学习便可熟练掌握,并在后续的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而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责任属于意识范畴,需要在长期的学习和工作中逐渐培养出的价值观、人生观、就业观,具有一定的发展延续性。本文所说的职业素养并非职业素质,而是“素质的养成”过程,具体指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内化的过程,在实践中以行动体现出其高度,并且能够持续发展,不断提高。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和社会对高职人才质量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体现在职业素养方面,而不仅仅是职业技能,凭借“一技之长”成为企业的“佼佼者”的时代已不能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要。而实际情况是,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在职业素养方面表现的很缺失,主要体现有:

1.高职院校重技能轻职业素养培养

近几年,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和就业压力的增大,高职院校和教师只重视与学校发展更为密切的办学规模、招生政策、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师资力量和专业设置等教学因素的发展,而对高职学生内在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职业素养的培养只存在形式上的培养,在高职院校中,《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职业生涯规划》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理论课的教育普遍重视不足,投入力度不够,一些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只安排在大一上学期不足10周的教学课时,上课形式也多采取大班上课,同时“灌输式”和“模块式”的教学模式也严重脱离实际,对学生的时代特征和思想特点重视不够,使得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形同虚设,从而造成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严重缺失现象。

2.高职学生自身对职业素养概念模糊

一方面由于家长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定位,使大部分高职学生片面的认为在校期间只重视专业知识技能就可以了,职业观念淡薄,缺少学习动力,作为一名即将成为职业人的高职学生,没有认识到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对自己三年的大学生活也没有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也不重视自己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意识层面的培养,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应付学习和考试;另一方面,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94和95”后,这些学生的的主要特征就是个性特点较为鲜明,有自己的理想,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尝试与探索等。但同时他们也存在拒绝正视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自律性差,功利性和追求物质表现突出,对待今后的工作过分看中工资待遇,不能积极正确的面对工作环境中遇到的挫折和挑战,缺乏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和职业责任;还有一小部分高职学生,因高考失败在心理的阴影,认为“高职院校是没办法的选择”,不主动学习,缺乏进取精神,更不具备创新的潜力。

3.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与企业不对接

调查中发现,高职学生毕业后更换单位的频率比本科生相对要高,工作中存在职业生涯模糊,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现象。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与企业不能对接。高职院校在学生培养模式方面存在重技能培训,轻人文素养、职业素养的培育的现象;以人为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办学理念没有真正落实,对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也没有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高职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需要进入企业,而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缺乏社会调查和企业实践,因而出现了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与企业需要不相符合的现象。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缺失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职业素养缺失不能简单的将原因归结为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它与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教师和学生的观念等等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

1.当前高职院校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不健全

当前,各高职院校没有统一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完全靠自己探索,呈现出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标准多样性,各有特色,各有创新,互相借鉴,不断发展的局面。国家相关教育部门应借鉴部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标准体系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统一的评价标准体系。

2.高职院校的职业素养培养模式不完善

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过程多采用书本教学,忽视学生思考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难度加大,而当前高职院校虽然在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上有一定突破,却疏于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责任等“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在组织机构设立上,职业素养培育机构多由学工处、团委和就业部门兼职负责,这些部门主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文体活动、素质拓展活动、专业讲座、企业观摩等拓展学生职业素养,活动参与面窄、质量不高、针对性不强等原因导致职业素养培养效果平平。要想做好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还需要我们透过表象看本质,不断创新完善高职学生素养培育模式,引导学生准确定位职业素养培养教育,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自身特色,广泛调研,按需设课,整体设计培养内容,以校企互动的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模式为主,避免重技能轻素质,重理论轻实践现象的发生。所以,在今后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如何做到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相结合,如何做到重视教师和学生的观念的提升,如何对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进行方向性的引导,如何长效的实施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成为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重中之重。

3.高职学生自身原因

高职学生大部分属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甚至在高中时期的班里、年级里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在价值观方面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有自卑心理、自信心不足。这些因素,使高职学生面对挫折时,主体意识薄弱,出现了消极、自卑、不自信等心理。因此,正确认识高职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针对性的开展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育尤为重要。

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与高职院校在读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有直接关系,如何以社会发展为需求,将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贯穿于高职教育全过程,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高职院校有效的职业素养培养途径,在实践中检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模式的可行性,是高职院校今后职业教育的重点工作。

1.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素养培养模式

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只能在社会和企业中得到检验,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如何结合自身专业优势、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以就业为导向,制定自己院校的职业素养培养模式,是解决当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缺失问题的关键所在。高职院校要明确职业素养培育人才培养目标。一方面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总的要求和目标:“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概括的说高职院校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专业型、技能型人才,会学习,懂管理,善于沟通和协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强。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根据学校实际制定具体的职业素养人才培养目标,侧重应用技能型、实践能力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将学生培养成专业理论强,懂经营、会管理、守诚信、能创业的高职人才。

2.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创建产教相结合的职业素养培养模式

当前,高职院校在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模式上多选择校企合作的方式,但大部分只停留在实习、实践的基础上,如何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文化,使高职院校形成具有企业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营造正确的职业观氛围,真正的实现产教结合,而不是停留在形式上。一方面,高职院校在人才的引进方面可以向企业相倾斜,结合自己的专业,从企业引进相关人才,让有理论、懂实践的企业人上讲台,这样的教学才能使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实际的操作规范融为一体,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和竞争意识。而企业也需要学生具备责任、合作、敬业、服从、奉献等基本的职业素养,走产教相结合的职业素养模式更能使学校和企业实现“双赢”。另一方面,产教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企业精神,认识每个企业的成长发展过程,不仅仅是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而是生动鲜活的教科书,才能贴近学生、吸引学生和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发掘自身的创业潜能,尤其是具备一些企业的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3.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重点打造职业素养实践平台

高职院校如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理论知识,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利用自身优势为学生搭建更多、更好的实践平台。例如:我院目前共有实习实训基地35个,每年的暑期各实践基地接受30~60名学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目前与蒙牛、新城宾馆、锦江国际大酒店、北京华联等企业已经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为了激励学生的创业热情,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我院于2010年建立了创业园,目前已有30多个项目入住,个别学生通过在创业园的锻炼,赚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这些与学院的总人数相比还远远不够,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身专业定期举办职业技能大赛,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检验自己所学,同时在备赛和参赛过程中,能更好的锻炼自己的各方面的职业技能,比如心里承认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应对挫折能力、创新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等。职业素养的培养除了学校的因素外,高职学生要主动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合作精神和诚信意识等,并积极主动投入社会实践,有意识的将自己培养成职业素养的主人。因此,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也要与时俱进,还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中使自身的职业素养自然养成。

作者:李彩娟 钟铁铮 单位: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