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职业素养养成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探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职业素养培养的缺失问题,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理论假设和旅游企业对于优秀专业人才的职业素养要求,探讨了职业素养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方案,主张重视课程设计,注重学生实习阶段的心态引导,培养追求卓越的心态,将企业和学生评价作为衡量课程效果的最终标准。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职业素养;培养方案;优化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不能满足旅游企业对员工职业素养的需要,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人才紧缺,毕业生流失率居高不下,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服务意识、职业道德、吃苦耐劳等职业精神的缺失成为阻碍毕业生职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加强职业素养教育成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教育今后努力的方向。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初入职场时都遇到了职业目标不明确、自身能力和素养与岗位需求不适应的问题。大量毕业生在实习结束后便离开了旅游业,这种现象显示出旅游教育人才培养资源的效率低下。目前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在校学习仍然侧重理论教学和操作技能的训练,在对学生的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精神培养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职业素养与职业发展的关系
中国知网(CNKI)将职业素养定义为: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一个人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他一生的成就。例如敬业精神保证了员工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的态度;责任心的大小与员工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往往是成正比的,敢于承担才会有大的发展;主动性是衡量优秀员工的试金石,只有把工作当成自己必须要做好的事情,才能创在出优质服务。优秀的旅游管理人才在职业活动中展现的素养成为推动职业生涯向更高层次岗位发展的决定因素。
二、职业素养培养理论假设
心理学的图式理论是关于职业素养对职业活动的影响的研究理论。图式(schema)被认为是存在于记忆中的认知结构或知识结构。富有工作经验的员工的认知结构暨工作图式更为丰富。图示理论揭示了人们在实践中形成既定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的过程。依赖于简单的文字解释很难支撑员工完成特定的职业的行为,丰富图示的形成除了相应的职业活动作为训练手段以外,还需要丰富的职业情境作为职业行为发生的环境条件。丰富职业活动图示的过程也就是完善职业素养的过程,学生如果在学校的学习活动获得简单抽象、不完整的图式认知训练,就不能适应实际复杂工作中对个人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只有通过亲身实践中获得的个人体验来充实原有的图式认知才能对工作的了解更加贴近实际。职业素养内容丰富广泛,它不仅体现在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还体现在日常的职业情境中。如同一个书香家庭的孩子从小被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形成对读书的渴望一样。在工作中用到的职业素养必然来源于工作,只有让学习者全身心的感受职场的工作氛围和企业文化,才是职业素养塑造的最好方法。
三、旅游企业对于优秀专业人才的职业素养要求
通过对旅游企业的毕业生、企业优秀主管进行调研访谈进行调查,经过收集旅游企业基层岗位工作绩效的关键事件,对员工职业素养要求、员工对工作的认知和动力、优秀员工的特质、基层岗位的压力与挑战、在校期间的学习形式、岗位职业素养等内容进行了调研分析。旅游企业对优秀基层员工的职业素养主要包含以下内容:职业素养在职业精神方面的体现为:爱岗敬业、责任心、直面困难不抱怨、团队合作;职业素养在职业态度反面的表现为:勤奋、主动、轻个人得失、宽容、自我肯定、重内在奖励、对工作回报有合理期望;职业素养对应的性格特质表现为:乐观向上、热情友好与人为善、细致敏感、踏实;此外,健康的体魄也是企业职业素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具体表现在工作中精力充沛,能胜任适度的加班。四、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职业素养培养设计职业素养存在的环境是企业,分析旅游企业岗位职业素养要了解员工对工作价值的认知过程。从人岗匹配的角度对学生的职业兴趣进行分析评价。职业素养内容要从关注工作技能转向工作态度尤其是自我工作效能等心理活动为主。在职业素养的教学设计上以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为主导。
1、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设计
职业素养内容丰富广泛,它不仅体现在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还体现在日常的职业情境中。如同一个书香家庭的孩子从小被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形成对读书的渴望一样。在工作中用到的职业素养必然来源于工作情景,只有让学习者全身心的感受职场的工作氛围和企业文化,才是职业素养塑造的最好方法。因此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要重点做好以下环节:(1)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学生在校学习环境要营造行业的工作氛围,校园的实训环境要尽可能与行业领先企业的硬件设施保持一致。对实习企业进行认真筛选,让学生在实习阶段感受到良好工作氛围带来的工作价值感。从营造和谐学习和工作氛围入手,在实习实训的过程中倡导友好、快乐的工作氛围。校园文化环境和管理水平也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个人品德产生影响。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爱以及专业化程度也是影响学生职业兴趣的重要因素。教师专业化水平高,对教学研究深入,在教学中使学生有获得感。(2)新生入学教育环节要进行行业认知教育。行业认知教育主要通过学生参观旗舰企业环境设施及员工的工作状态,与优秀从业人员交流座谈,了解旅行社工作职业发展的轨迹。与优秀毕业生交流涉足酒店的心态调试以及如何做好校园学习的准备。观摩高年级的职业技能大赛展示。使学生以高技能作为自己的专业追求。(3)引入企业订单班式培养,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建立课程模块。引入企业订单班是对学校课堂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订单班教学从师资条件、教学环境、教学互动、企业文化塑造等方面利用企业资源弥补校园环境的局限性,教学互动还可以进一步融洽学生与酒店优秀员工的关系。
2、重视学生实习阶段的心态引导,培养追求卓越的心态
(1)改变学生对旅游业工作岗位认识的局限性。学生在实习的最初阶段主要以熟悉技能为主,在解决了岗位操作的瓶颈以后,实习指导老师对学生的指导要以超越主管期望的工作成果为目标,唤醒学生内心对极致工作成果的向往和追求,以深受客人欢迎的长期在酒店工作岗位的优秀员工为榜样,不断努力拼搏,养成追求卓越的心态。初入职场,大多数学生都会抱怨自己工作的琐碎和重复,要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微小的工作岗位也可以有令人尊敬的工作态度,决定工作成就大小的不光是岗位的高低,更重要的在于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2)课程的整合以工作岗位任务为主线,课程内容取材于实际工作案例,重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在进行课程设计是要以职业岗位中的任务要求为导向,要在岗位群调研的基础上对职业技能要求进行归纳和总结,其次,在组织课程内容时,以完成工作任务和发现工作中的问题为中心,通过来源于实践的职场案例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行业的行为方式和理念,充实课堂教学内容。课程教学内容要从工作岗位流程进行提炼,改变原有以课程知识体系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召开行业专家研讨会,对旅游管理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分解,将职业素养要素融入到课程教学当中。
3、企业和学生评价是衡量课程效果的最终标准
职业素养培养的直接目标是让学生能够以更好的方式从事职业活动,所以在教学和考核手段上要以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为目标。学校现有的考核手段主要是以理论考试为主,即使是技能考核也难以衡量学生日常的职业素养状况,所以在进行职业技能考核时应引入职业意识考核的内容。为了衡量教师在专业方面的教学效果,学校应该引入行业专家以及企业员工来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专家和员工的建议应该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参考。在学生评价方面,除了学校的评价方式以外,还应改变评价主体。在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评价方面,引导企业定期对学生在校的专业学习和状况进行评价。职业素养培养的终极意义是形成完整的职业人格,让学生学会协调工作和生活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许亚琼.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综述[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17-19.
[2]魏景荣.论隐性职业素养与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J].职业教育研究.2009(3).
[3]吴伟萍.从企业需求出发探究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4(18)105-106.
[4]李虎.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意识培养阶段性的研究[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报,2013(1)100-101.
[5]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高职院校职业素养与技能研究性教学理论与实践[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6]王永莲,张娟飞.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场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策略[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40-41.51-52.
[7]张紫军.对高职毕业生职业素养的调研[J].职教论坛,2012(20)88-89.
[8]虞希铅,李小娟等.论当代青年职业素养的教育[J].中国青年研究,2013(2)108-112.
作者:李峻 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