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国工匠谈机械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国工匠谈机械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国工匠谈机械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教育

摘要:当下新闻媒体都在报道各行各业中大国工匠的感人事迹,他们身上那种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无一不是在长期工作岗位中练就的。然而,大多职校教师在教学中只侧重于学生技能培养,忽视对学生职业素养方面的塑造,导致学生踏入社会后产生了各种不良后果。本文首先从职场用人准则和职业素养的重要性的角度分析职校生学习职业素养的必要性,并通过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践行意识教育、以实训为突破口保障养成教育、以顶岗实习为转折点促成升华教育三者有机结合来阐述机械专业课中职业素养的渗透教育。学生只有养成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其步入行业后才有可能磨炼为一名合格的工匠,直至成为一名大国工匠。

关键词:中职;机械专业;职业素养

经济飞速增长的今天,有些人办事急躁,不潜心工作,凡事跟钱挂钩,碰到一点问题就畏难退却,欠缺的恰是大国工匠身上那种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使“工匠精神”一词成为全国各地行业当中最时髦的流行语。而大国工匠身上那种执著专注、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等职业素养并非一时半刻就能具备,也不可能在就读职校的极短几年里就可以形成,但职校生在校求学时间养成基本的职业素养则是必需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服务社会中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才有可能在进入行业后形成工匠精神。职业素养的培养方法多种多样,笔者在二十几年教学实践中略有几点感悟,在此总结供大家参考并指正。

一、职业素养概述

职业素养是指个人在执行某项工作时应拥有的专业技能和道德修养的总和。它既包括个人在品格、学问、才华和体格等方面的先天的素质,又包括后天通过磨炼而习得的技能与素养,是两者相互影响的综合效果。它包括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两部分,而平时我们所讲的职业素养重点是指隐性职业素养,即个人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的总体表现。

二、培养职业素养的必要性

1.职场用人准则企业在用人方面的原则:“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此处的“德”即要求员工有良好的品德,这就是职业素养;而不录用“不会做、不屑做小事的人与不服从团队利益的人”。而现在的中职学生现状甚是堪忧:他们作为零零后,在家中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中怕掉了”,即使自身再苦再没钱也要想方设法满足子女提出的条件。故大多职校学生就业憧憬过高,只看重薪水和待遇;劳动中拈轻怕重,缺少任劳任怨的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缺乏团队协作精神,个人利益至上,不肯受企业制度的束缚;眼高手低、频繁调换岗位等等,以至于很长时间都难以融入新的工作岗位,极难得到领导认可,更谈不上被上司赏识和重用,只能混天度日。所以,必须让他们明白——唯有具备优良的敬业精神,方能在职业生涯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具备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产品才有高质量,工作才有高成就。2.职业素养的重要性按照“素质冰山”理论,显性职业素养在职业素养构成中仅占1/8,职业素养中却包含了7/8部分隐性职业素养。从个人成功与职业素养的关系看:隐性素养→外在行为→显性素养→能力提升→个人发展→企业发展→发展潜力→成功。因此只有拥有了较高的隐性职业素养,才可能自发自动地显示出良好的显性素养,才可能有更多的能力提升和个人发展,直至取得成功。这是因为,个人的工作价值由个人能力和职业素养水平两个因素决定,而绝大多数人只注重个人能力高低,而忽视职业素养水平养成和提高,故他们在工作中只发挥了10%~30%的才能。如果得到足够的职业素养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就能施展其才能的50%~80%。个人的才能和专业常识固然重要,然则,要在工作中有更多的能力提升和个人发展,甚至获得功成名就,最要紧的并不是他的才能与专业常识,更在于其所拥有的职业素养水平如何。

三、在机械课堂中如何进行职业素养的渗透教育

职业素养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职业指导、日常管理等多种途径获得,纵贯学校教学的整个过程,并非是开一、二门职业素养课就能解决那么简单。故在教育中要重视、强化专业教学,提高专业技能,同时更要注重职业素养的教育,确保他们在专业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做好迈向大国工匠的第一步——做一名合格的工匠。1.以课堂为主阵地,加强敬业意识教育课程教学作为教学的主阵地,不仅要讲解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注重挖掘教材中跟学生职业素养密切相关的内容,寻找合理的切入点,适时对他们进行执著专注、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等职业素养的培育,使单纯、枯燥的课堂教学变成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养成的舞台。如:机械制图是机械制造业中的共同语言,小到字体的书写、图线的画法都有其严格的国家标准规定,在画图实践中都必须要严格遵守。而学生中会有这样想法——现在可以用CAD、CAXA等软件画图,机械制图手工画图就不用学了。殊不知:机械制图课程的手工绘图过程不仅可以加强对已学过的国标知识的掌握,而这种几乎苛刻的“挑剔”行为更能培育他们耐心细致、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更有利于对他们践行精益求精等职业素养的培养。另外,它还能为CAD、CAXA等软件画图提供画图基础,提高画图的正确性和速度。又如:对于钳工实操课,也有学生认为如今已有数控机床、数控铣床等先进的设备来加工产品,钳工实操又脏又累、加工效率低、产品精度不高,故根本没必要再开设此类课程。而笔者认为开设钳工实操课完全有必要:一是在实训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尤其有关立体线面切割问题的解决,进而有利于其读图能力的培养;二是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坚持、坚守的那种敬业精神;三是更何况诸如航天技术等高尖科技中的重要零件也需要工匠大师手工完成,根本无法用机器替代。实践证明,能严格遵守国标、一丝不苟地手工画图的学生以及钳工实训中肯吃苦的学生往往也是数车、数铣实训中的佼佼者。同时,为提高职业素养方面的教育效果,在活动课教学中可聘请专业知识丰富、实践经验充足的专家做专题培训,以提高学生有关职业素养方面的知识;也可邀请本校的优秀毕业生回校,讲述其成长历程、成功的经验,他们的事迹更有利于学生树立职业意识,主动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也可特邀企业的技能巨匠来校作报告,详尽讲授工匠精神,培养学生对工作的热爱与忠诚。2.以实训为突破口,保障职业素养的培育实训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参加操作实践,通过“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逐渐将知识内化成动手能力及职业素养的教学。职校生通过参加实训操作,不仅能训练和提高职业技能,而且技能训练的各项规范要求更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沟通能力等职业素养,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等工匠精神的精髓。(1)严格执行企业标准,规范实训设施配置。如果无企业元素的引进,无职场背景的渗透,无持久耳濡目染的熏陶,仅靠教室内的理论教学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是乏味和低效的。学校严格根据国家技能评定的标准来购买实训设施,以此来提升硬件设施的配备。对数控、数铣等实训设备布局、配备等严格按企业规范要求布置;张贴各工种安全操作规范以及安全标志;在实训工场里合适的地方开辟宣传窗,介绍在机械行业中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技能巨匠的感人事迹,让学生感受企业规范的同时领会工匠精神。(2)全面推行7S管理,落实制度保障。学生首先必须是一名合格的工人,然后才是高素质的好员工,最后才有可能成为大国工匠。故对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必须从日常行为规范开始,全面推行7S管理,其7S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7S管理的理念认为人和环境是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唯有爱干净的学生,才会爱考究,而不是到处“凑合”,否则“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更就无从谈起了。7S管理所强调的是“人的品质”,只有学生养成凡事认真的习惯,才会做什么事都高标准、严要求,直至在他们头脑中形成根深蒂固的追求——看重细节、寻求完美、精益求精。学校从各方面履行7S管理,与企业管理衔接,模仿企业的实训环境,让学生在日常的实训过程中就做到:实训结束后必须搞好机床卫生,按规定放置好实习工具和卫生工具等。通过7S管理塑造学生的形象,帮助学生规范行为,做到“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慢慢感受企业规范并实现自身行为的转化,培育其良好的职业习惯,进而养成极高的职业素养,最后提升他们自身的社会竞争力。(3)严格执行制度,强化实训规范。唯有在实践操作中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践行,才会使学生养成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为此,学校特制定了《实训工场7S管理制度》《数控实训中心机床维护和保养责任分布图》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若只有制度却没有严格的执行力度,则制度就成为一纸空文,成为摆设,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有害而无利。故平时由实训处、教务处成员和教研组长组成考核小组,每周以抽查的形式对钳工、数控、数铣等实训工场进行突击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及时督促其整改,检查结果与期末考核挂钩,从制度上保障教师严格执行制度。另外,教师更要注重自身言传身教的作用,无论是课前准备还是在实际操作中时刻都能表现出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要确保在实训过程中学生人人都积极主动投入,严格依据相关操作规程进行实训,保证他们顺利通过实践考核的环节,在专业技能提高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团队精神。3.以顶岗实习为转折点,促进职业素养的提升校企合作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非常好的途径,尤其是学生下厂实习前的顶岗实习,更能加强对职业素养的烙印,使学生提前具备职业人的素质,紧跟时代的发展,适应企业的要求。(1)利用校企合作平台,注重职业素养渗透。学校可以利用校企合作平台把职业素养注入其中,让学生一踏入企业工作就能上手规范操作,基本具备合格工匠应有的素质。例如:学校在与海亮集团合作的过程中,专门邀请海亮集团的知名工程师来学校介绍企业文化、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的管理模式,将企业文化引入课堂,以方便学生联系实际,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注重良好职业素养的养成;另一方面派学校教师深入海亮集团进行理论培训,以传道授业的形式把知识传授给海亮集团的员工。这样,通过相互交流、渗透来传播职业素养。(2)创设“四阶梯式”环节,加强职业素养的内化。在机械专业技能教学过程中,需改传统的“三阶梯式”实训教学模式,增设“四阶梯式”——在校企联办实训车间的顶岗教学实训环节。这样,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实训,既节省了实训成本,又提高了专业技能。另外,企业文化的熏陶,企业师傅的教导,学生每天按规定的反复操练,甚至与企业巨匠零距离的接触,都不自觉地规范着学生职业习惯,促进其职业素养内化,如此可以实现向高素养飞跃的可能性,并进一步深化“新型现代学徒制”教学的内涵。总之,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要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学校要全方位、多渠道展开,要高标准、严要求,抓住一切可以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的机会培养其职业素养,逐步渗透大国工匠身上那种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等职业素养,做好迈向大国工匠的第一步——做一名合格的工匠。学生如若能长期发扬执著专注、精益求精的精神,必能铸就为一代大国工匠。

参考文献:

[1]卫伟.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与探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40).

[2]王在勤.技工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4(10).

[3]赵素萍.职高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之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5(12).

[4]李黄珍,靳静,朱子韬.工匠精神就是坚持、坚守、坚韧——访北京市应用高级技工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陈保峰[J].职业,2016(9).

作者:寿祖平 单位:诸暨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