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医穴位按摩对初产妇的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产时综合护理干预联合中医穴位按摩对初产妇分娩质量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6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产妇采取产时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联合采取中医穴位按摩。比较两组的产后出血率、剖宫产率、巨大儿率、早产儿率、低出生体质量儿率以及分娩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剖宫产率、巨大儿率、早产儿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服务及时性、服务态度、管理规范性、住院环境以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时综合护理干预联合中医穴位按摩可以有效提高初产妇的分娩质量,改善产妇妊娠结局和新生儿情况,提高分娩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产时综合护理干预;中医穴位按摩;初产妇;分娩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6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为单胎,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中,年龄20~39岁,平均(27.46±3.75)岁;孕周36~40周,平均(38.79±1.04)周;体质量59~83kg,平均(65.13±4.25)kg。对照组中,年龄21~39岁,平均(27.38±3.26)岁;孕周36~40周,平均(38.24±1.13)周;体质量58~84kg,平均(66.37±5.16)kg。两组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取产时综合护理干预,仔细观察产妇的宫颈和宫腔状况,检查产妇的生命体征、子宫收缩以及阴道出血等情况,指导产妇如何利用宫缩正确向下用力的方法,讲解母乳喂养以及自然阴道分娩对胎儿的益处,认真告知产妇产后进行母婴保健的具体方法等。观察组产妇联合采取中医穴位按摩,于潜伏期选用关元穴作为中心穴位,通过掌面按摩(顺时针),并配合拇指按压昆仑穴、合谷穴;当产妇进入活跃期后,选用中极作为中心穴位,对三阴交以及合谷穴进行按摩;然后选用次髎穴作为中心穴位,按压腰骶部以及背部,选环跳穴进行臀部按摩。按摩的时间主要按照产妇主观感受疼痛的严重程度而决定,一般于宫缩时开展按摩,并于宫缩的间隙暂停,以使产妇获得休息的时间。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产后出血率、剖宫产率、巨大儿率、早产儿率以及低出生体重儿率。采用我院自行编制的护理质量满意调查表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项:服务及时性(30分)、服务态度(30分)、管理规范性(15分)、住院环境(15分)以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10分),总计共100分,评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临床分娩护理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妊娠结局和新生儿情况对比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剖宫产率、巨大儿率、早产儿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分娩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产妇的服务及时性、服务态度、管理规范性、住院环境以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分娩属于比较强烈的一种应激事件,除了产妇生理出现巨变之外,由于受到新生儿健康、新生儿性别、疼痛、产后出血、难产等影响导致产妇心理压力较大,而出现恐惧、焦虑以及紧张等情绪,对产妇状态产生影响。产科初产妇的护理效果直接关系到产科的护理质量以及母婴的安全,提高产科的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3]。分娩疼痛是对产妇精神状态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其出现原因包括:发生宫缩时子宫及其周围组织会暂时性缺氧、缺血而出现疼痛;腹部器官受到宫缩压迫导致腹部肌肉张力提高而出现疼痛;胎头压迫致使会阴伸展引发会阴固定性疼痛;宫颈扩张对盆壁神经产生刺激而引发后背下部痛。中医穴位按摩作为祖国医学中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促进宫缩、降低分娩疼痛感、缩短产程,促进分娩的顺利进行,提高分娩质量,具有较好的助产功能。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剖宫产率、巨大儿率、早产儿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服务及时性、服务态度、管理规范性、住院环境以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产时综合护理干预联合中医穴位按摩可以有效提高初产妇的分娩质量。穴位按摩的具体机理包括如下:对穴位通过手法进行刺激可产生针灸效应,对局部气血的运行进行调和,确保气血畅通,减轻疼痛。关元穴是小肠之募穴,可缓解子宫收缩时出现的疼痛;而中极穴是任脉和足三阴的交会穴,神经属支、分支比较多,可止痛通经、益肾兴阳;次髎穴是在骶部的第二骶后孔处,按摩时可促进内源性镇痛物质(内啡肽)的产生和分泌。在不同的产程阶段对不同穴位进行按摩,并配合按压昆仑穴、三阴穴、合谷穴,除催产和镇痛之外,还可分散产妇定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神经纤维传导疼痛,而发挥出疼痛减轻作用。同时按摩可使禅道周围的肌肉放松、消除产妇的疲劳、增加外周肌肉工作的耐力、强化肾上腺活动、提高内源性催产物质(前列腺素、皮质醇)的分泌,加快宫口扩张、促进宫缩,进而缩短产程。通过基于产妇产时中医穴位按摩+综合护理可提高激发体内的痛觉调制系统,保持极恢复经络气血的通畅运行,使得情绪反应以及疼痛感觉受到明显的抑制,宫颈、宫体、内脏的功能得到协调,消除初产妇抑郁、恐惧、烦躁和紧张等不良情绪,加强机体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以及抵抗能力[4-6]。综上所述,产时综合护理干预联合中医穴位按摩可以有效提高初产妇的分娩质量,改善产妇妊娠结局和新生儿情况,提高分娩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汤锦燕,肖燕兰,余婉波.实施阶段性心理干预和保健教育对初产妇临床分娩及产后康复效果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5,22(9):1099-1101.
[2]董小琼,周雪微,陈瑶.全程陪伴联合分娩镇痛对足月初产妇负性情绪、镇痛效果及母婴结局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5,14(10):935-938.
作者:王文超 单位:天津北辰区北辰中医院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