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冠心病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冠心病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冠心病研究

[摘要]冠心病中医特色疗法有针灸、推拿、刮痧、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穴位贴敷、耳穴压豆、中药足浴、中医运动等。中医特色疗法体现了中医简、便、廉、验的特点,在当代三级分级诊疗的医疗环境中,值得在基层医院,尤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所推广应用。

[关键词]冠心病;中医特色疗法;概述

1针灸

针灸通过激发人体经络之气,疏通壅塞的经络,调畅气血,治疗疾病。对于冠心病病证,一方面能够减轻心肌缺血、损伤,加快心肌血流灌注的恢复;另一方面可提高心肌缺血、缺氧的耐受力,对预防冠心病的发作及延缓其形成有一定意义。现代研究证实,针灸可以干预神经系统、调节内分泌环境来发挥作用。

1.1针刺

靳宏光等[1]针刺厥阴俞、心俞、内关、丰隆、血海,其中厥阴俞、心俞斜刺,继而提插捻转,内关直刺0.8寸,继予捻转补法,丰隆采用提插泻法,血海运用平补平泻法,得气后行针1min,留针20min,每天给予一次针刺,持续21天,治疗证属痰瘀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36例,心绞痛总有效率94.4%,中医症候疗效:显效14例,有效21例,无效1例,且心电图缺血性改变、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积分均得到改善。魏瑞仙等[2]针刺治疗60例血瘀证冠心病病人,分为本经子穴位组(针刺心经子穴神门)和子经子穴位组(针刺脾经子穴太白)各30例,2组的心肌缺血状况均得到减轻,在减慢心率及回升压低的ST段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升高T波方面,本经子穴组胜于子经子穴组(P<0.01)。这一临床研究运用中医经络腧穴、五输穴子母补泻理论选取穴位治疗冠心病,拓展了临床治疗思维。吴滨[3]采用内关为主穴,脾气虚弱配足三里、脾俞,肾气虚弱配关元、肾俞,肝气郁滞配太冲、肝俞,针刺穴位,结果发现心绞痛及心电图总有效率均高于口服复方丹参片组。调和阴阳作为治疗冠心病的指导原则,取穴具体表现为阴阳经腧穴同取、胸背侧腧穴并用及寸、关、尺三部脉象候应五脏的规律,结合脏腑、气血辨证,针刺治疗心绞痛,取得良好的效果[4]。相比传统的单纯毫针刺法及手法针刺补泻,电针的应用也相当广泛。电针法是将毫针刺入俞穴气至后,将导线与针尾相连,通上适宜强度及频率的脉冲电流,结合电、针2种不同性质的刺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其优势在于节省人力,提高针刺效率,并能精确地调控刺激量。杨冠男等[5]用电针法治疗稳定性劳力性心绞痛,在灵台、神道两穴进针0.8~1.2寸,针尖方向指向心前区,针感后接电针治疗仪,选择疏密波,20min后取针,心电图提示前侧壁及下壁心肌缺血情况得到不同的改善,对前侧壁的作用效果更好。严洁等[6]临床研究冠心病90例,分为电针、药物、针药3组,每组各30例,电针组选内关为主穴,寒凝心脉者加足三里,气滞心胸者加太冲,痰浊内阻者加郗门,心气虚弱者加膻中,心阴耗损者加阴郗,心阳不振者加气海,药物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针药组并用电针、药物的治疗方法,电针组、药物组的心肌耗氧量、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2组下降值无明显差异,提示2组疗效相当,针药组效果最好,显著优于前2组。此次临床观察提示电针对冠心病能起到治疗作用,针药结合的方式还能进一步获得更好的疗效。王宁等[7]电针内关,抽取治疗前后外周经脉血,送往实验室检验,记录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治疗后与健康组、药物组比较比率下降明显,提示电针治疗可能会让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将影像学引入,对针刺治疗冠心病进行可视、定量研究,是一种新的风向标。高宙等[8]对功能影像学研究进行了探索,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针刺组32例、硝酸甘油组27例,应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心肌显像观察2组的心肌血流灌注,结果显示针刺组、硝酸甘油组心肌改善的节段率分别为70.1%、77.4%,无明显差异,2组缺血心肌的放射性摄取率,组内差异显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研究成果为评价针刺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提供了一种全新、直观、可视的研究方法。

1.2灸法

艾炷灸是把艾绒捏成炷壮后,放置于灸疗腧穴处点燃的治疗方法。孙艳梅等[9]用艾炷治疗寒凝血瘀型胸痹34例,下垫针刺数孔的新鲜薄片生姜,置于施灸腧穴处,取穴内关、神道、厥阴、心俞,艾炷未燃尽时易炷再灸,每穴三壮,隔天一灸,5次为1个疗程,施予2个疗程,结果显效13例,有效11例,生活质量ST-36量表评分有提高。艾条灸可细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艾条是由艾绒外加塑形硬纸制作而成,基本药用材质艾绒和艾炷相同,但相比于艾炷,点燃后一般无需更换,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而且灼伤皮肤风险小,尤其适用于一些糖尿病、神经根病变等感觉功能减退的患者。李兆宝等[10]对患者双侧内关穴进行温和灸,每侧15min,对胸部予红外线热成像检查,发现左胸心前区部位温度高于对称右胸区域,皮温与内脏热辐射强度有一定的关联,由此推想艾灸可能促进心肌代谢。灯火灸亦称火爆焠,用灯心草蘸油点火后,在穴位上快速的焠灼。灯火触及肌肤的时候,可闻及弱微“啪”的一声,灯火灭,为一燋。古称“神火法”,民间俗称打灯火,曾盛于江南,古籍载其多用于小儿,《幼幼集成》高赞为“幼科第一捷法”。灯火灸隶属快灸法的一种,因其方法经济、简便、效验,适用于基层。灯火灸有暖心阳,益心气,安神复脉的功效,周岐源运用本法治疗冠心病,疗效满意[11]。天灸是采用刺激性药物贴敷于穴位或病变处,因其未用明火而又有火灸之效,故又名自灸,常用的药物为蒜泥、天南星、白芥子、旱莲草等。浙江慈溪的高氏重视灸法的使用,认为天灸、温和灸适用于冠心病、肿块疾病,证属气虚血瘀型尤佳[12]。基于循证医学的一项系统评价:评价艾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选取13项临床试验,共纳入1318例患者,艾灸有减轻心绞痛症状、改观心电图表现、调节血脂的作用[13]。

2推拿

推拿运用推、拿、提、捏、揉等手法对人体进行自然疗法,又称案杌、按跷。推拿通过经络传导,顺应气血,改善心脏功能,对冠心病的康复及治疗有积极意义。张依群[14]在常规口服西药的基础上加用五经推拿法干预冠心病伴有抑郁的患者80例,五经推拿法为刘开运教授的特色推拿方案,结合五脏、经络理论,手法作用于五腧穴相通的手指螺纹处的穴位,具体治疗方法为心虚者主补心经、辅补肝经、佐补脾经,实者主清心经、辅清肝经、佐泻肺经、使补肾经、脾经先清后补,冠心病属胸型类加以整脊法,颈型类另加揉颈法,治疗后临床疗效率88.8%,胸闷、气短、心悸、头晕、颈痛症状缓解,不良情绪也有减轻。冠心病患者多合并情绪障碍,推拿不仅提升冠心病的预后,还可平复情绪、维持身心健康,有实践运用的价值。通阳散结推拿法包括团揉腹部法、振丹田法、拿手三阴及手三阳经法、拿揉胸大肌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亦安全有效,便于社区推广[15]。

3刮痧

刮痧是在中医经络腧穴的理论指导下,用刮痧板蘸取凡士林等油性物质,在体表肌肤刮擦,发挥透痧驱邪、活血通络作用的方法。朱守应[16]取类心俞位(心俞附近)刮痧,配合指揉至阳穴,胸闷心悸症状基本缓解,效果较好。此外,循经刮痧联合耳穴压籽可减轻冠心病症状[17]。

4穴位疗法

4.1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是使用液态中药或西药注入人体穴位,来获得治疗效果的方法,又有“水针”之称。虞金龙等[18]用黄芪注射液注射至足三里穴位,治疗23例平均年龄为66岁的冠心病患者,治疗后临床控制1例,显效5例,有效13例,无效4例,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也有好转。韩勇等[19]对58例心绞痛患者进行穴位注射,选取3组穴位:内关、阳陵泉、丰隆,心俞、太冲、通里,膈俞、三阴交、足三里,3组穴位轮换治疗,注射双侧,每天1次,10天1个疗程,有效51例,心电图改善46例

4.2穴位埋线

是基于中医经络理论,用针具将羊肠等可吸收线埋入穴位,从而持久刺激穴位,以达疏通经气的方法。苏仁强等[20]使用内关埋羊肠线治疗冠心病,治疗前每天心绞痛发作次数平均为4.5次,治疗后为1.2次,且动态心电图监测提示心肌缺血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有明显好转,此外临床仅1例无效。穴位埋线治疗,减少了患者来医院就诊次数,减免奔波之苦,相应地提高患者依从性。

4.3穴位贴敷

贴敷又称薄贴、经皮给药贴等,此法选择药物作用于腧穴,通过经络调制机体状态。穴位贴敷是在贴敷外治上发展起来的,早在《黄帝内经》就有:“用桂心渍酒以熨寒痹,用白酒和桂一涂风中血脉”。周鑫等[21]在常规的西药治疗基础上,用川芎、冰片、硝酸甘油制成敷贴,贴于心俞、膻中、足三里、气海穴,治疗心绞痛有效率为85%,高于对照组的60%。崔丹阳等[22]研究穴位贴敷与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的干预作用,各48例,贴敷组药用丹参、川芎、红花、三七、当归、葛根、泽泻、降香、山楂、黄芪、马齿苋、黄芩研磨成粉,姜汁调匀,摊涂于治疗贴,取穴:内关、期门、神门、心俞、大椎、丰隆、足三里、三阴交,每天1贴,药物组睡前口服10mg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6周,穴位贴敷组的LDL-C、TC、TG的下降幅度,HDL-C的升高幅度优于药物组。彭立萍等[23]选用通冠散穴位贴敷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同样获得较好效果。中医子午流注十二正经各守其时,心主午时,肾主酉时,此时贴敷,药物易随经气入心肾经,可提高治疗的效能。廖光荣等[24]选取100例冠心病患者,平均年龄为67.3岁,分为治疗组(午酉时贴)和对照组(早晨交班后),2组除了贴敷时间不同,其它的基础治疗、穴位选择、贴敷药物、疗程均相同,结果提示治疗组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心电图改变、调节血脂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贴敷的时间对疗效也有影响。兰鹏飞等[25]用心痛宁贴膏穴位贴敷于造模心肌缺血的大鼠,结果发现可降低其LDL、TC、IL-6及TNF-α的水平。袁琛皓等[26]为寻找穴位贴敷用药规律,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出420篇文献,甄选出73篇可靠文章,载有73首方子,结合中医平台软件分析数据,分析出高频用药前5位为冰片、川芎、丹参、红花、乳香,组方前3位为川芎、冰片,丹参、川芎,丹参、冰片。此次药用规律探索,为今后穴位贴敷的药物组成提供了参考。为了科学评价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张泽等[27]通过检索医学数据库得到544篇文献,有20篇为高质量文章,结果发现穴位贴敷可改善心绞痛症状、减少硝酸甘油用量、改善心电图缺血表现、调节血脂、提高中医症候疗效,4篇文献中的3项研究报道了不良反应、过敏反应、皮肤瘙痒、胃肠道不适各2例,这6例中仅剩1例未退出试验,客观评价了穴位贴敷的作用与不良反应,此种中医特色疗法得到了循证医学的支持,便于推广使用。

4.4耳穴压豆/籽

耳穴压豆操作简单,安全有效,需要的材料简单易得。耳廓上分布丰富的神经血管淋巴,相互交织,通过神经体液机制对机体内部产生影响,进而调理脏腑气血,平衡阴阳。杨月等[28]用耳穴压籽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主穴取耳穴中的神门、交感、皮质、小肠、心,配穴取耳穴中的肝、内分泌、胸、肾上腺,用镊子将粘有王不留行籽的小方块胶布贴附于耳穴上,按压3次,每次60s,每次贴单耳,两耳交替,3天更换1次胶布,持续2周。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自我疼痛评分分别为2.53次、3.33min、3分,治疗结束后分别为1.07次、1.20min、1.6分。王岱君等[29]则从血清指标变化来观察耳穴压丸对冠心病的作用,耳穴压丸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血清丙二醛下降明显、超氧化物岐化酶显著升高,可抑制冠心病的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5中药足浴

中药足浴通过温热透散、药物经皮吸收达到治疗目的,无胃肠道刺激及肝脏的首过消除。范增光等[30]用中药足浴(足浴方:细辛7g,干姜、川芎、丹参各15g,桃仁、红花各20g,远志、夜交藤各30g)联合口服养心汤治疗冠心病,有效率可达83.33%。冉亚军等[31]研究发现足浴天香丹(红景天、银花、红花、玄参)亦对冠心病患者有不错的疗效。

6中医运动

中医养生强调“行神合一”,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静结合,形神统一,则可保养身体,增强体质。中医功法锻炼有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气功等,以调养形体,结合调摄精神,内养真气,最终“形与神俱”,体健病少。太极拳作为一种轻柔的有氧运动,能降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降低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水平,抑制交感神经兴奋,调节脂蛋白及脂类代谢,降低血脂水平;此外还能减缓心室重构,提高体力活动水平;在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及康复中发挥重要作用[32]。

7小结

中医特色疗法有简、便、廉、验的特点,在防治冠心病方面仍有一定的价值,尤其适用于慢性冠脉病、冠心病康复患者。在当今三级分级诊疗的医疗环境中,值得在基层医院,尤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所推广与应用。既往的临床研究缺少科学设计,且通过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人数不多,病情分析过于简单,对照分析不足,中医缺少病机分析及辨证探讨,导致结果的信任度低,指导临床乏力。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实验稀少,尤其是研究作用机制的动物实验匮乏。未来的临床运用及研究可进一步探索上述内容,这对中医特色疗法的科学体系的建立,充分发挥其优势及应用推广有重要意义。

作者:建 吴溧兴 朱志仑 单位:南京市溧水区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