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医护理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医护理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医护理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应用

[摘要]笔者总结了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equelaepelvicinflammatorydisease,SPID)的病因、发病机制、辨证分型,对针灸疗法、中药灌肠、中药离子导入、中药塌渍、灸法等中医护理技术在SPID中的应用效果及现状进行综述,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日后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为SPID患者的护理和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中医护理技术;辨证分型;综述

1病因病机

现代医学认为SPID与不洁性行为和经期性交、临近脏器感染扩散、妇科术后并发症及不洁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是下生殖道受微生物病原体侵袭上行感染所致。现代中医没有对其独有病名的记载,但其症状与“妇人腹痛”“癥瘕”“带下病”相似或相关,故散在归属于上述病症范畴。多将其归因于女性在月经期、产后或宫腔手术等操作后,因其胞脉空虚加之湿热邪毒侵袭胞宫所致[8]。SPID病机以气滞血瘀为特性,病因以湿热毒邪侵袭为主[9]。寒湿邪毒侵袭女子胞宫,致其胞宫气血不畅,不通则痛,继而发为盆腔疼痛。气机不利,气血壅滞,致胞宫脉络阻塞,男女之精无法相合,发为不孕。寒湿之气聚于胞脉,而胞脉相关于腰肾,故发病之时常伴有腰骶酸涨之痛感。SPID病位在胞宫,气滞血瘀为疾病之根源。近代各医家对SPID的证型症候进行深入研究归纳出以下几种。王渭川认为其病因病机各异,当分三型论治,包括湿热蕴结型、寒湿凝滞型、肝郁气滞型[10]。国佳等[11]将SPID患者辨证分型为四型进行辨证论治,分别为湿热蕴结型、寒湿凝滞型、气滞血瘀型、肾阳虚衰型。纵观整体发现目前对SPID辨证施护的相关研究仅在少数,在对其进行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时应加强对其辨证施护,以此提高疗效。

2中医护理

中医护理技术在SPID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已在临床实践中得以验证,单独或联合使用多种中医护理技术对SPID患者的盆腔疼痛、腰骶酸胀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应用多种中医护理技术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SPID患者不同证型的病情及接受能力。

2.1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与西医治疗相比有操作简单,长期连续无副作用等特点,已被广泛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12]。ChengY[13]认为中国传统针灸适合由非细菌感染、自身免疫、神经功能障碍、盆底肌功能障碍以及原因不明引起的盆腔疼痛。WuD等[14]随机对照试验显示,针灸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骨盆肿块大小、积液深度均减少,且观察组较为明显。由此得知,针灸疗法能调节盆腔炎患者的炎症标志物水平,改善疾病临床症状。郑丽丽等[15]通过检索数据库对纳入的30篇文献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针灸能降低SPID患者疼痛评分,但文章总体质量不高,存在偏倚的可能性较大,应加强对文章质量的把控。苏晨等[16]对68例辨证为寒湿凝滞及气滞血瘀证的SPID患者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中采用温针灸对寒湿凝滞症病人疼痛的改善效果最显著,而对气滞血瘀症病人改善并不明显。该研究证明对SPID患者治疗不可一概而论,应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对症治疗,提高治愈率,减轻患者痛苦。

2.2中药保留灌肠

中药灌肠法将特定中药浓煎后从直肠滴入,使中药直达病灶,改善局部疼痛、减少炎性因子、消除局部病灶。也是目前治疗SPID最常用的中医护理技术。ChenX等[17]研究证实中药保留灌肠可降低SPID的全血黏度,有效去除血瘀,改善SPID的症状。薛迎春等[18]将12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2例给予甲硝唑西医治疗,试验组6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灌肠治疗,共治疗15天,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8.39%,高于对照组的87.10%。有学者根据中医时辰理论对中药保留灌肠的疗效进行研究。中医时辰理论认为人体脏器各项功能、疾病病理变化受时日的变化而改变,根据这一规律,选择适当时间治疗疾病,可以促进其疗效。子午流注理论认为人与天地相应和,将时辰与经络相对应,即中医上的十二本经与十二时辰相对应,如环无端,循环复始[19]。程友花等[20]将60例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选择辰时、戌时,采用特定药方(忍冬藤、红藤、皂角刺、败酱草、赤芍、徐长卿、鸭舌草)进行中药保留灌肠,肛管插入深度为15~20cm,时间为2~4min,灌完后保留2h,每天2次,连续21天,结果结合中医时辰理论的试验组治疗效果显著。马力凤等[21]采用卯时进行复方藤酱汤保留灌肠,相比于对照组辰时、酉时,采用卯时灌肠,其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6.7%。可见,子午流注理论在该病中已逐步应用,但以上研究的结论略有出入,日后还需大量试验研究加以论证。

2.3中药离子导入法

中药离子导入法利用直流电将药物离子引入病变部位或特定穴位,通过电流刺激穴位,将其靶向导入病灶,不仅可以疏通经络,还可调节气血改善患者不适症状,治疗SPID疗效确切。李怡巍等[22]使用辨证分型对气虚、血瘀、湿盛3种证型的SPID患者采用不同药方口服并用其药渣浓煎过滤后进行中药离子导入的治疗,将纱布浸泡在过滤后的导入液并放置在中极穴、气海穴,每天1次,每次25min。连续治疗15天为1个疗程,结果在治疗2、4、6个疗程后其治疗率均有增高且高于对照组。李景溪等[23]认为采用中药离子导入对改善盆腔疼痛效果明显,治疗组在抗生素治疗基础上将其自拟中药组方经离子透皮导入关元、气海穴位,结果显示治疗组外周血炎性因子水平、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下降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降低。倪勇艳等[24]对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研究,在抗生素、中药口服和中药灌肠基础上应用中药离子导入法,将中药(艾叶、透骨草、白芷、独活、千年健、当归、红花、花椒)采用离子导入作用到特定穴位,治疗3个疗程后疗效显著。

2.4中药塌渍

中药塌渍是将中药研成粉或颗粒状,加入如蜂蜜、醋等赋型剂调匀后涂抹于纱布,置于患处同时辅以磁波进行热疗,使中药的药力直达病所,疏通经络,以达到活血化瘀作用的方法。李长慧等[25]予对照组36例湿热瘀结型SPID患者常规口服中药胶囊治疗,治疗组36例采用中药塌渍治疗。将中药赤芍、败酱草、金银花、地丁、红藤、川穹研磨加蜂蜜调匀为糊状,置于纱布上,将其塌渍于脐部穴位如气海、关元、中极、水道、归来等,辅以神灯加热,每天1次,每次治疗30min,治疗2周后,治疗组治愈有效率为88.99%。中药塌渍在与其他中医护理技术联合应用中效果显著。舒茵[26]对80例盆腔炎患者采用中药灌肠、雷火灸和中药塌渍3项中医护理技术联合进行干预。中药成分为土鳖虫、五加皮、红花、川椒、丹参、赤芍、防风、透骨草、当归,磨碎后加食醋、蜂蜜调成糊状置于纱布敷于下腹部,使用TDP灯照射30min,2个疗程后,疾病治愈率为96.6%,与采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相比不仅缩短疗程时间,还为患者降低了治疗成本。

2.5灸疗

灸疗以艾绒或艾条为主要原料,既通过其燃烧产生的热力及艾条的药力联合作用于指定的腧穴或者部位,该方法能够起到温通经络、活血散瘀、回阳固脱、行气活血等作用。艾灸在疾病的治疗中有特异抗炎性,与温热觉感受相关辣椒素受体通道1(Transientreceptorpotentialvanilloidtype1,TRPV1)的通道蛋白相关。刘敏等[27]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艾灸董氏奇穴(妇科、还巢二穴)配合微波治疗,与单纯微波治疗相比效果显著,能够调整血清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水平。彭雪梅等[28]表示采用艾灸刺激穴位可激发经络自身调节能力。对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艾灸治疗,对其关元、腰阳关、子宫、中极、归来、三阴交、血海等穴位施灸,每天1次,每次30min,14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随着灸疗不断改良,雷火灸改良精进,与传统艾灸相比有药效强、燃烧温度高、灸面范围广等特点,目前也广泛应用于临床[29]。朱娇芳等[30]对100例湿热瘀结SPID患者采用雷火灸治疗,采用小回旋灸关元、阿是、双三阴交、双足三里,每穴灸7壮,并将燃有雷火灸条的灸具放于小腹部疼痛处温灸20min,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治疗前后对比,结果显示其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治愈率,但该研究干预治疗后缺乏相关随访观察,其远期疗效并不明确。目前在临床中针对SPID开展雷火灸临床试验研究较少,对SPID患者进行雷火灸干预或将成为日后的研究重点,以证实其具体疗效。

2.6耳穴贴压

耳穴贴压法是在耳针疗法的基础上采用王不留行籽刺激耳部相应穴位。中医认为耳是人体经络汇聚之处,与人体五脏六腑相关联。中医古籍《灵枢•口问》云:“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穴贴压通过经络传递,使异常紊乱的自主神经功能恢复正常,内分泌环境达到稳态[31]。石志华等[32]对51例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对盆腔、内生殖器、内分泌、肝四处耳穴进行贴压,每3天进行更换,双耳轮替贴压。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单纯服用中药,中药联合耳穴贴压在改善其局部症状方面更有优势。该方法简单易操作,未见不良反应,但尚未见单独使用耳穴贴压治疗SPID的相关报道,今后应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3讨论

随着SPID辨证分型诊断标准的提出,学者逐渐对其进行辨证施治且效果显著。护理人员应加强对该病辨证分型的认知与掌握,以便更好的实施针对性护理操作。但目前临床研究者多以湿热瘀阻证型进行研究,对于其他证型采用中医护理技术是否有效亟须证实。其次,目前对SPID的研究结果偏重于临床疗效的观察,存在主观性偏大的弊端,日后应重视对其量表及客观指标的使用,确保其准确性,同时在采用中医护理技术时应加强对其穴位的深入研究。另外,由于SPID有长期性、反复性等特点,目前研究仅局限在近期疗效,对于远期效应并不明确,今后还需进一步的探索,以便证实中医护理技术对该病的长期影响。针灸疗法、中药灌肠、中药离子导入、艾灸对SPID疗效确切,但中药塌渍、耳穴贴压法临床试验研究不足,缺乏大量循证依据,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研究并制定具体规范的SPID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流程及相关评价,使其有更科学、全面的严谨规范质量控制流程。

作者:赵珊 黎凤民 古展鑫 何南征 魏利娇 韩叶芬 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广西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