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医护理及术后急性炎性的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医护理及术后急性炎性的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医护理及术后急性炎性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析中医措施对胃癌术后的护理术后急性炎性的影响。方法将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6年4月-2018年1月之间实施了胃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中医组各50例,其中常规组采取优质护理模式,中医组采用中医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急性炎性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中医组的IL-6、CRP、TNF-α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术后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患者术后明显地降低急性炎性反应发生率,促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急性炎性反应;中医护理措施;胃癌手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6年4月-2018年1月之间实施了胃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中医组各50例。常规组采取优质护理模式,其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41~58岁,平均(49.5±8.5)岁。中医组采取中医护理模式,其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39~60岁,平均(49.7±10.1)岁。本次研究已获得所有参与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常规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

常规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胃癌术后患者进行护理,主要是对患者术后的生命体征、术后病情变化进行检测,用药指导等。

1.2.2中医组采取中医护理模式

具体措施为:(1)生活护理。中医护理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有利于调节患者机体内外的阴阳平衡状况,从而有利于患者恢复并保养正气,可使患者机体抵抗外邪的能力增强;因此医护人员应为患者制订合理的作息时间,中午可指导患者适当的休息,同时还应加强夜间的护理,避免患者阴阳颠倒[1];同时保证患者房间内的湿度、温度,一般湿度50%~60%,温度18~20℃最佳,但针对湿热证、阳虚证的患者,温湿度可适当降低,而针对燥热证和阴虚证患者,温湿度可适当偏高。(2)饮食护理。中医强调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饮食习惯,并结合当前的季节、气候给予患者正确的饮食指导,主要为保证患者的机体摄入足够的营养,叮嘱患者少食多餐,适当改变食物的加工方法,遵循饮食有方、荤素搭配、饮食有节、谨和五味,多给予患者健脾开胃的饮食,监督患者从流质食物逐渐向普通食物过渡,并忌食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3)情志护理。针对胃癌术后出现不良情绪的患者,中医主要采用情志相胜的方法以调理患者的情绪,主要是为患者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对另一种不良情绪进行抑制,实现淡化、消除不良情绪的目的。整体来讲就是,医护人员应多与患者交流轻松有趣的话题,引导患者多想象一些美好、高兴的事情,为患者介绍一些有趣的节目、杂志,鼓励患者阅读、观看,使其关注点不在病情上,排除不良情绪有利于病情的康复。(4)中医特色护理。艾灸:选取患者的三阴交、足三里、关元等穴位采用艾条进行温和的艾灸,艾灸0.5h/次左右,1次/d,连续治疗6次;灌肠疗法,采用大承气汤给予患者药液灌肠,尽量保证药液在患者肠道内保留1h以上;足三里封闭疗法,协助患者采用坐屈膝位,常规消毒后,操作人员则快速直刺0.5~1.5寸,待患者出现胀、酸、麻、痛感后,推注药液,完成后按压注射部位片刻[2]。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

1.4统计学处理

处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中医组与常规组的IL-6、CRP、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中医组的IL-6、CRP、TNF-α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胃癌主要是指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一种恶性肿瘤,有着较高的发病率,目前手术为胃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会导致患者术后出现一系列的应激反应,从而引发急性炎性反应的出现,若患者的机体长时间处于炎性状态,会对患者的机体造成一定的影响,继而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IL-6、CRP、TNF-α等因子在炎性反应的产生及发展过程中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其中CRP受IL-6调节,在患者机体的应激反应状态中属于一种敏感性指标,可对患者的组织损伤情况进行较好的反映,以上因子水平的过度增高可引发炎症,若持续不断的升高,可加重患者的炎症反应[3],因此需要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以上因子水平的降低,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目前随着中医学在临床中的不断应用,中医护理也得到了相应的重视,在胃癌术后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正气的恢复,并对患者的脏腑功能进行改善,促进患者的恢复。并且在本次研究中,我院给予中医组患者中医护理,结果显示,中医组患者的炎性反应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中医强调起居有常,做好做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针对老年患者,在夏季最好晚睡早起,在冬天最好早睡晚起,同时中医认为顺应四时变化以调阴阳,有利于避时邪养形神,因此我院给予了患者规律生活起居护理;其次,中医认为“药食同源”,恰当的饮食调养,有利于增强患者的脏腑功能,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院给予患者具有针对性的饮食护理[4];另外中医认为异常的情志,可会致使患者脏腑功能的紊乱,会损伤患者的内脏,因此我院给予患者情志相胜的情志护理措施,协助患者调节自身的情绪。同时给予患者艾灸、灌肠等中医特色疗法,可起到补中益气、健运脾阳、温经散寒、增强胃蠕动等功效;中医认为,足三里进行针刺和艾灸,可提高患者的白细胞总数,调节多种消化酶的分泌及胃肠的蠕动,并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从而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5]。通过以上护理措施可实现减轻患者急性炎性反应,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综上所述,对术后的胃癌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的急性炎症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素华.中医护理技术综合对胃癌切除术后促进肠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7):91,93.

[2]寇新霞.中医护理在胃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光明中医,2016,31(10):1481-1482.

[3]安永莲.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7,23(7):123-125.

作者:马俊红 单位: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胃肠外科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