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医施护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恢复的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医施护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恢复的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医施护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恢复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施护,比较两组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步态、畸形、疼痛、活动范围、日常生活评分及其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有利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中医辨证施护;功能恢复;并发症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骨科常见疾病,老年人因自愈能力差、反应迟钝,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且常伴有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病症,术后长期卧床,常引发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降低术后效果,因此,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中医辨证施护注重情志护理,包括观察病情、饮食调护、并发症护理等,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1-2]。本研究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62~85岁,平均(70.62±5.21)岁。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63~86岁,平均(70.89±5.4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1)年龄≥60岁的患者;(2)临床综合检查已确诊的患者。排除标准:(1)状态差,无法配合治疗的患者;(2)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肿瘤骨转移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指导患者做抬臀减压动作,并进行肢体按摩,遵医嘱用药;此外,采用皮牵引装置(上海万邦医疗器材技术有限公司,产品标准YZB/沪3525-26A-2012《皮牵引装置》)进行辅助治疗,以达到固定、制动、止疼的目的,每2~4小时打开1次牵引套,放松15~30min,徒手由下向心性按摩患肢10min左右,并密切观察肢端末梢血液循环情况。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施护。(1)情志护理:依据患者实际状况(年龄、性别、经济条件、体质等)施行不同的护理方案,贯彻“同病异治”的中医辨证特色;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治疗方式、用药方案与并发症等相关知识,缓解患者负性情绪。(2)症状护理:术后患者常伴有发热症状,可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针刺其曲池、合谷穴,利于退热;此外,针刺患者气海、阳陵泉、中脘穴或用麻油顺时针按摩腹部,缓解其脾失健运、便秘等症状。(3)饮食护理:依据“食补胜于药补”的中医理论对患者进行饮食调护,患者气虚食用当归、黄芪等,阳虚食用党参、山药等,且饮食应清淡、易消化。(4)对症护理:肺部及泌尿系统感染护理,应保证室内通风,嘱患者多喝热水,及时排尿,避免受凉;便秘护理,虚秘则多饮水、忌辛辣,针灸足三里、天枢、中脘等穴位,而实秘则温补,忌寒冷食物,针灸足三里、三阴交、胃俞等穴位;褥疮护理,嘱患者勤翻身,保持床单舒适干净,并按摩其肢体,促进肌肉、关节功能恢复,同时可行热敷、推拿等干预方法。

1.3临床评价

(1)于术后6个月采用Harris评分量表评估两组功能恢复情况[3],包括步态、畸形、疼痛、活动范围、日常生活5项内容,分值越高,功能恢复情况越好。(2)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褥疮、便秘、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功能恢复比较

术后6个月,观察组步态、畸形、疼痛、活动范围、日常生活评分及其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病率越来越高,患者常采用手术治疗。由于老年人体质差,且多合并内科疾病,术后长期卧床,缺乏运动,易引起褥疮、便秘、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至关重要[4]。中医辨证施护根据患者病理基础,采取合理的中医护理措施,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观察组步态、畸形、疼痛、活动范围、日常生活评分及其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医辨证施护优于常规护理,利于促进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中医辨证重视情志护理,依据中医观点“精神不进,病可不愈”,与患者积极沟通,疏导、缓解其情绪,并进行疾病宣教,调动患者积极性,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治疗依从性;通过定期随访,拉近与患者的距离,贴近临床、贴近社会,缓解医患关系;同时重视患者的家庭护理,进行基本按摩培训,记录患者日常生活、心理、生理等状况,辩证制定护理方案,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疗效果[5-6]。综上所述,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洋,张梦芹,王斌.PFNA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术后一年死亡率及危险因素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9,21(3):313-315.

[2]张雅丽.中医理论及辨证施护概述[J].上海护理,2019,19(4):71-75.

[3]张红英,王芳平.针对性护理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疗效的影响[J].海军医学杂志,2017,38(1):77-79,98.

[4]陈阳.中医辨证施护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效果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15):92-94.

[5]张斌剑.中药汤剂辅助手术治疗老年闭合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18,39(4):497-499.

[6]翟振中.中医辨证治疗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骨密度的影响[J].河南中医,2019,39(3):422-424.

作者:陈小丽 张思璐 单位:九江市中医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