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医异病同治理论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医异病同治理论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医异病同治理论研究

摘要:随着医学技术快速发展,我国医疗救治措施也开始趋于多样化,中医为治疗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中医异病同治主要是指利用相同方法治疗不同疾病,但要保证疾病病理情况一致。根据这一理论,在治疗肝、肺、肾、心等多脏器纤维化疾病时,即可根据其共同的发病机制,选用同样治疗方法。鉴于这种情况,众多医学研究人员根据中药治疗多脏器纤维化这一医疗案例,对中医异病同治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将此理论运用到更多临床治疗中,达到提高治愈率的目的。

关键词:中医;异病同治;理论;辨证施治

中医学理论发展至今,已有漫长历史,其内容博大精深,但并不是所有思想都可以被后世所用,所以要辩证看待,对待疾病亦是如此。几千年以来,我国中医学分支较少,成长较慢,在很大程度上难以与现代科学技术相联系,因此发展也备受限制。面对这种情况,则更有必要进行中医学理论的现代化及科学化研究,临床医学研究也逐渐对此给予了厚望,希望可以使中医迅速发展壮大。鉴于此,研究人员对中医异病同治理论进行研究,并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中医“异病同治”理论的含义

“异病同治”即表示对发病机制相同的不同疾病采用同一种治疗方法救治,这一理论基础就是“症同治亦同”,而症则是最终选择治疗方法的关键点。症即症状,是指某一疾病达到某个阶段而产生的特征和病症,由此类症状则可以窥见疾病一些病因、病性、病机及病势,也可以将“症”作为划分生命活动状态的重要依据。疾病症状即是对此阶段该疾病状态的显示。比如亚健康患者肝胆湿热的疾病,即表示患者临床症状为肝胆湿热。气虚症出现于多种疾病的某一阶段中,同时也是亚健康疾病主要症状[1]。因此,研究人员根据这一情况,利用“异病同治”方式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治疗,即可取得相同效果,这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至关重要。这一方法在古代就有研究,秦代的陈士铎在《石室秘录》中就有说明:“同经者,同是一方,而同治数病也。如四物汤可治吐血,又可治下血;逍遥散可治木郁,又可治数种郁;六君子汤可治饮食之伤,又可治痰气之积。”病症结合主要为中医学特色,其可多方面考量疾病机理情况,从而找出最适合治疗方式。研究人员对“逍遥散”这一中药研究发现,其主要功效是疏肝解郁及健脾养血,所以可用来治疗多种疾病,包括儿科、皮肤科、眼科、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等多种病症,充分展现中医“异病同治”的理论[2]。还有研究人员对六味地黄丸进行分析,发现其同样受用于多种疾病治疗,如中风、眩晕、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肾功能衰竭、口疮、女性不孕、蛋白尿、更年期、高血压、黄褐斑、男性不育、糖尿病及肾病综合征等。“异病同治”这一理论思想在中医学上运用广泛,具有不可比拟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中医“异病同治”理论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多脏器纤维化疾病经给患者带来极大威胁,因病因比较复杂,所以若没有进行及时治疗,则很有可能导致患者脏器硬化,久而久之可能丧失脏器功能,最终危及生命。所以在脏器纤维化过程中,应尽快治疗阻止其发展和扩散。目前临床研究表明,多脏器纤维化疾病的硬化和发展等规律无明显异同点,所以可从病理机制等方面进行患者体内外的多种试验,从细胞内信号转导、结缔组织代谢、细胞因子及组织学等各方面对多脏器纤维化和硬化进行研究[3]。可根据患者病机特点等采用中医“异病同治”理论进行治疗。多脏器纤维化疾病病机特点各有不同,而在演变过程中,会发现正气不足即是其本源问题,兼夹实邪则是其病机关键,“瘀、虚、毒、湿”则是贯穿多脏器纤维化疾病始终的病症。多脏器纤维化和硬化是比较独立的两种疾病,但是二者病理相似,均是因纤维生成细胞分泌器官纤维化因子开始增加、细胞外的基质合成逐渐增多、降解逐渐减少、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导致器官纤维化[4]。鉴于此,即可使用相同方法进行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及益气养阴治疗。这些即为基本研究思路。同时还将进行病因、病理和病机研究,物质基础研究,中医药方作用原理研究,中药评价和创新研究及对中医药理论的进一步优化。将传统医学与现今医学相结合,寻求理论上的突破,为研究中医“异病同治”提供更加强大基础和理念。

展望未来

很多科学理论发展都是经过重重筛选和进化而来的,期间可能经过提出、验证、修改及补充等多个环节,甚至还会包括自我否定经历,中医学研究同样如此。中医学理论的建立经过两千多年历史,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后,已经越发创新且具有时代价值。可见,中医想要发展,则必须要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及现代化水平,中医“异病同治”的方法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可产生不可比拟的疗效,所以更应受到广泛重视。在研究中医“异病同治”理论过程中,应注重创新,将中医理论中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发挥出不一样的特色和优势。长期以来,越来越多特色中医药被临床治疗所接纳,并为众多疾病治疗所用,其中就包括辨证施治等理论,但仍存在诸多中医药无法发挥其独特作用的情况。中医一直强调“整体观念”,其认为人体应以脏腑为中心,通过经络运行将各个系统联系在一起,形成“天人合一”的概念[5],这也是中医理论中总提及的问题。找到发展的最佳契合点,才能使中医与现代医学更好结合,才能使“异病同治”方法广泛用于临床治疗中。总而言之,我国中医药学发展至今,已经形成积极创新的理论思想,在自然科学及其他领域均具有一定优势和实力。中医“异病同治”理论作为中医药学中一项重要思想,经过众多研究人员研究发现,可适用于多种症状相同疾病治疗中,包括多脏器纤维化及硬化等疾病。该理论经过层层积淀,在历史的推动下,已经形成具有科学价值的体系,相信可以为今后医疗事业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青,陈国华.从异病同治探讨黄连解毒汤的临床运用规律[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4):53-56.

[2]杨芳,依秋霞,李敬林.基于"异病同治"理论探讨温胆汤在心、脑、肺系疾病中的应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4(4):709-711.

[3]石鑫慧,吕明,朱彦.基于"异病同治"理论的银杏叶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共同靶标分析[J].天津中医药,2018,35(1):72-76.

[4]刘成海,郝娟,陶艳艳.正虚血瘀是中医干预肝肾纤维化异病同治的重要病机基础[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6,18(9):1471-1476.

[5]林海丹,巫燕慧,陈英男,等.“双心同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理论探讨[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2):51-54.

作者:韩立杰 单位:淄博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