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突发性耳聋患者中医体质调查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突发性耳聋患者中医体质调查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突发性耳聋患者中医体质调查研究

【摘要】目的:调查研究广西地区不同性别突发性耳聋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157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其中男72例,女85例。采用《中华体质分类与判定》来判断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析比较不同性别突发性耳聋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和差别。结果:不同性别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52,P<0.05)。其中,男性患者中平和体质占41.67%,偏颇体质中痰湿质、湿热质较多;女性患者中平和体质占17.65%,偏颇体质中阳虚、气虚较多。结论:突发性耳聋患者中男性偏颇体质多为湿热、痰湿实性体质,女性偏颇体质多为阳虚、气虚虚性体质。

【关键词】广西;不同性别;突发性耳聋;中医体质

突发性耳聋,是指72h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急性特发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两个相邻的频率听力下降≥20dBHL[1]。我国突发性耳聋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越来越低,局部因素或是全身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该疾病的发生,但相关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2]。虽然目前临床上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法,但是中医根据体质辨证施治,在突发性耳聋的治疗上效果良好[3]。中医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比较综合、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它反映了人生命过程中的生理心理特征、形态特征、发病倾向、疾病转归、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和反应能力[4]。本研究旨在调查广西地区不同性别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为临床治疗突发性耳聋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157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其中男72例,女85例,年龄15~71岁,平均年龄40.9岁。

1.2方法

1.2.1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制定的《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的诊断依据:在72h内突然发生的,至少在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HL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多为单侧,少数可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生。②未发现明确病因(包括全身或局部因素)。③可伴耳鸣、耳闷胀感、耳周皮肤感觉异常等。④可伴眩晕,恶心、呕吐。⑤对本次调查知情同意并熟知填写要求。1.2.2排除标准:①合并脑卒中、鼻咽癌等严重疾病,梅尼埃、中耳炎、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感染、聆耵栓塞等全身或局部疾病的患者。②精神、行为异常或休克昏迷、行为不自主等患者。③体质调查表未全数完成者或问卷填写内容前后不一致者。1.2.3中医体质判定方法:根据《中华体质分类与判定》[4]进行体质分类,采用中医体质调查表[5-6]进行体质辨识,中医体质调查表分为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9种基本体质的分类亚量表,每个亚量表含7~9个条目,共60个条目,患者根据自身近1年的情况在每个条目的“总是、经常、有时、偶尔、从不”五个分度中选择自身对应的一项,进行评判。

1.3统计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性别突发性耳聋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男性患者平和质30例、阳虚质4例、阴虚质6例、气虚质4例、痰湿质11例、湿热质11例、瘀血质0例、气郁质3例、特禀质3例;女性患者平和质15例、阳虚质14例、阴虚质11例、气虚质13例、痰湿质6例、湿热质3例、瘀血质3例、气郁质10例、特禀质10例。

2.2比较不同性别突发性耳聋患者中医体质分布

不同性别突发性耳聋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52,P<0.05)。其中,男性患者中平和体质占比41.67%(30/72),偏颇体质中痰湿质、湿热质占比相对较多,均为15.28%(11/72);女性患者中平和体质占比17.65%(15/85),偏颇体质中阳虚质占比16.47%(14/85)、气虚质占比12.94%(11/85)。

3讨论

突发性耳聋属中医“暴聋”、“风聋”、“厥聋”范畴。《黄帝内经》中记载“少阳之蹶,则暴聋”、“伤寒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肋络于耳,故胸肋痛而耳聋”。耳受外邪侵袭、肝火上扰、情志不调、饮食不洁等因素影响,都可表现为耳部功能受损[4]。“痰生百病,百病多兼有痰”。现代的痰湿体质,多由过食肥甘厚腻,致水液内停、脏腑气化失调,进而导致气血浊逆、熏蒸凝聚,水谷津液遂化为痰浊,随气升降,致使耳窍脉络气血运行不畅,精气不能循经而上达耳窍,耳失所养而致聋[7-8]。由于男性多有过食肥甘厚腻,嗜烟酒、熬夜,饮食、滋补不当等不良行为,故易形成湿热体质[9-10]。研究表明,特定区域人群体质的分布存在特殊性[11]。广西位于岭南地区,具有炎热多湿的气候地理环境,外湿浸淫人体,也易出现湿热体质[12]。因此,综合先天、饮食、地域等方面的作用,男性较女性多有湿热质和痰湿质的体质分布。《灵枢•寿夭刚柔》曰:“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说明人的体质与遗传也存在一定的关系。女性易出现气虚与先天禀赋不足、特殊生理现象、饮食特点、生活方式等方面有关。《灵枢•逆顺肥瘦篇》中讲道“瘦人者,皮薄肉少,肉廉廉然,薄君轻言,其血清气滑,易损于血”,表明气虚体质与先天禀赋不足关系密切[13]。《寿世保元》载“室妇十四岁,经脉初动,名曰天癸水至”,女性在生理上有经、带、胎、产的特殊性,消耗偏多易造成身体血液亏虚,血为气之母,进而导致气虚[14-15]。此外,现代女性普遍追求“骨感美”,常有饮食失常、饮食偏嗜、饥饱无度等不良饮食习惯,极易损伤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损伤可致气虚[13-14]。阳虚质形成的因素主要为先天禀赋不足和后天失养两大方面。体质禀承于先天,得养于后天[16]。《景岳全书》中指出:“生冷内伤,以致脏腑多寒”,饮食寒凉,易损阳气[13];“五志之伤,则无非伤气败阳之证”,女性性格多细腻、敏感,长期情志波动,超出人体的调节能力可导致机体阴阳失调[14];日出而作是消耗阳气,日落而息是休养阳气,女性主外又主内,如若过于操劳,休养不足,则阳气生成减少、消耗增多[17-18]。由此可见,饮食不洁、情致不调、过于操劳等后天因素导致了女性易出现阳虚[19]。本研究结果表明,广西男性突发性耳聋患者偏颇体质多为湿热质和痰湿质,以实性体质为主;女性患者中偏颇体质常为阳虚、气虚,以虚性体质多见。综上所述,不同性别突发性耳聋患者中医体质分布存在差异,鉴于此,临床上使用中医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时,应对不同性别、不同体质的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以期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余敏英 黄艳媛 元健兰 韦柳毅 李丹 李亚范 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