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急诊实习护生新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急诊实习护生新教学模式应用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急诊实习护生新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实习护生中新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8年9月—2019年3月在医院急诊科实习的6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研究组(30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带教)与对照组(30例,传统带教),比较分析两组护生实习效果、护生对带教方法评价等。结果研究组实习护生理论、实践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生对教学模式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实习护生带教中,采用新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生综合技能以及教学满意度。

【关键词】急诊科;实习护生;新教学模式;综合技能评分;带教满意度

急诊科患者病情危重,医护人员既要能够快速诊断病情、预测并应对患者病情突发变化,又要掌握娴熟的沟通技巧,安抚患者并获取准确主诉,因此工作压力大、且业务素养要求较高[1-2]。急诊科为实习护生必须轮转的科室,由于自身经验不足、操作不熟练以及急诊科患者病情独特等特征,实习护生普遍存在畏惧、焦虑等情绪,不敢动手操作[4-5],因此常出现护理结束后效果欠佳现象,鉴于此,医院急诊科在2018年9月—2019年3月部分实习护生中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带教等新型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取得显著效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临床对象

选取对象为自2018年9月—2019年3月在医院急诊科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共计60名,均为护理专业本科大四学生。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研究组:男1名,女29名,年龄21~24岁,平均(22.56±3.20)岁。对照组:女30名,年龄21~24岁,平均(22.62±3.17)岁。两组实习护生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护士进入科室后,护士长带领大家熟悉科室布局、注意事项等,并分配带教老师,每人分发急诊学习计划表。带教老师依据计划温习相关理论知识,并依据学习计划侧重性的指导与讲解;在出科室前,护士长随机抽考计划内容并评价。研究组: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同时配合案例介绍、情景模拟带教等。(1)案例介绍,即带教老师在出现典型患者时与实习护生共同研究特殊案例病例,如患者在注入参附注射液60mL时,为什么会出现心慌、胸闷、大汗、面色苍白的问题,具体该如何处理;在原病例基础上,患者血压突然降至85/50mmHg,心率为130次/min,且伴随咳粉红色泡沫痰、气喘等表现,此时发生了什么症状,应该如何处理;抢救过程中,患者自主呼吸消失、呼之不应、大动脉搏动无法触及,此时患者病情进展至哪个阶段,应该如何处理,处理时注意事项是什么?带教老师发放典型病例资料后,要求每位护士详细阅读文献资料,结合教科书内容,互相讨论,共同分析,带教老师引导护生共同思考、鼓励、启发他们对案例的批判性思维,质疑且提出相关问题,并对护生的总结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2)情景模拟,实习护生自行分配角色,扮演患者、医生、家属、护士等,根据学习、实习需求设置情景。①涉及输液场景,准备需要的抢救用品、仪器,假设输液时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按照流程进行操作(患者出现不适—家属通知护士A—护士A查看输液时间、输液量,并调整或关闭输液—护士B通知主治医生—护士C测量患者基本生命体征,并给予吸氧处理—医生查看后评估并进行处理);②常见病患抢救,依据临床特征对患者病情、主要症状及体征进行评估,并遵医嘱立即抢救,护士A帮助患者摆放正确体位,吸氧并监测生命体征—护士B遵医嘱给药—护士C记录。③急救过程中患者病情持续加重,意识、呼吸及心跳丧失,所有护生需进行心肺复苏的演练;④带教老师参与护生情景模拟,扮演家属、医生及护士等提出疑问,培养护生的应急反应、沟通能力等。情景模拟结束后,护生之间相互评价提问,教师指出不足并督促改进。

1.3观察指标

(1)实习生进入急诊科实习前、后分发《急诊科实习护生临床技能综合评定量表》,包含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评定两个方面。理论知识评分包含急诊科常见疾病、病情判断、用药、护理配合注意事项等方面,满分100分,分数与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成正比;实践知识评分包含应急能力、基础操作、护患沟通技巧、团队协作能力及创新性等方面,满分100分,分数与实践知识掌握程度成正比。(2)实习结束后,分发《急诊科实习护生对带教学习满意度调查量表》,包含带教内容、带教模式、带教效果、学习意愿等方面,满分100分,分数与带教满意度成正比,其中非常满意:90~100分;比较满意:80~89分;一般:65~79分;不满意:≤64分。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评分、带教满意度评分等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以t检验进行分析对比;带教总满意率等计数资料用例(%)表示,以χ2检验进行分析对比。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实习护生理论、实践知识掌握评分比较

实习前,研究组、对照组理论、实践知识掌握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结束后,研究组理论、实践知识掌握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带教满意度评分比较

研究组实习生对带教满意度评分为(95.66±3.20)分,对照组实习生对带教满意度评分为(91.11±3.08)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5.611,P=0.000)。

3讨论

护理学为一门具有较高实践性的学科,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护理人员后期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质量水平,关于患者的生命健康,尤其是实习期是一名护生转变为护理人员的关键时期。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重,多收治急危重患者,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性、风险承受性,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更高,临床应加强急诊科护生的带教工作。以往临床带教中,急诊科带教老师为主体,为保证医疗安全问题,护生在实习过程中极少参与抢救,因此实践经验相对匮乏,不利于其更好的应对未来工作中的问题[6-9];而急诊时间紧张,因此带教老师无暇示范、讲解,学生对临床实践知识一知半解,存在较多疑问,最终不了了之[10-13],不利于其综合技能的提高,因此探讨新型的带教模式尤为重要。本院急诊科近年来在实习生带教中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方法,结果显示实习护生理论、实践知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情景模拟教学是为患者提供一个真实工作环境,让患者以生动形象情景与锻炼相结合,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护生积极学习的工作态度,同时寻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点,启发学生的独立思维工作能力,全面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分析认为护生通过案例分析,将急救活动搬到课堂中,做到实践与理论有效结合,弥补当前急诊科实习护生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培养学生评判思维,调动学习主动性,更好适应急诊护理工作。此外,通过情景模拟教学方法,有效弥补了护生无法参与现场抢救的遗憾,护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可更好的适应急诊临床工作,从各个方面提高护生的实践能力、理论知识掌握能力[15-16]。研究组护生对带教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认为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教学中,护生与带教老师合作完成,带教老师可实时解答实习护生的问题,实现护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带教效果显著,提高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而这对医院综合实力的提高、教学科研领域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新型教学模式为一种全新教学方法,从传统以教育者为中心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护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提高护生对急诊室的理论知识、急救操作技能的掌握,赢得更多护生的认可,因此临床认为该模式适合应用于急诊室中,也可推行到其他科室工作中,也可获得显著的教学效果。总之,在急诊科实习护生教学中采用新教学模式能够充实护生专科理论,提高其实践能力,同时对带教水平的提高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珍,张宝珍,张敏,等.ISBAR结构化沟通模式在急诊科护理人员交接班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8,35(8):26-28,66.

[2]李腊梅.新上岗护士对急诊护理工作的认知[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b5):146-147.

[3]韩露,韩杉,李凯,等.贵州省三级医院急诊科护士执业环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5):592-596.

[4]李付儒,马志敏.急诊科实习护生工作压力及焦虑状况的调查分析[J].吉林医学,2016,37(2):471-472.

[5]梁文兰,邵春红,汪红月.急诊科实习护生心理弹性与临床沟通能力调查分析[J].全科护理,2017,15(36):4573-4575.

[6]张静敏,叶磊,邹利群.启发式临床医学与以问题为基础的联合教学模式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9,39(1):144-147.

[7]杨洁,贾春玲,王秋,等.急诊科护理专业实习生能力本位培训模式的建立与实施[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3):345-349.

[8]徐晓,吴学华,王金玉.精细化阶段式带教在急诊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8,17(1):92-95.

[9]黄春蓉,王丽.以问题为基础联合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法在急诊科轮转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6,13(2):102-104.

[10]严孟君.ABC时间管理法在急诊科轮转护士带教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7):137-138.

[11]马婉芬,叶志芳,季芳.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4):123-124.

[12]邹雯妃,王晓丽,王藏建,等.基于微信平台的微格教学法在急诊科护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8,18(10):63-66.

[13]潘龙飞,王立明,高彦霞,等.情景模拟联合多站式Mini-CEX评估法在急诊规培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27(6):694.

[14]李娟.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诊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和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22):134-136.

[15]杨建萍.案例教学法运用于急诊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意义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8):192-193.

作者:于悦 姜艳 刘德全 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