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子宫内膜异位痛经中医临床专方治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子宫内膜异位痛经中医临床专方治疗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子宫内膜异位痛经中医临床专方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临床专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型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型痛经患者8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与实验组(n=43)。对照组采用散结镇痛胶囊治疗,实验组采用中医临床专方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痛经程度、中医症状积分、血清CA125水平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的痛经程度明显减轻,中医症状积分、血清CA125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临床专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型痛经效果良好。

关键词:中医临床专方;子宫内膜异位症型痛经;临床效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妇科疾病中十分常见,近年来发病率显著升高,临床研究表明,其典型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继发性痛经,经过临床调查可知,约70%~80%的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盆腔疼痛症状,且不孕症的发生率高达40%[1]。中医学中,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月经失调”“不孕”范围,病机主要为“瘀血阻滞胞宫、冲任”[2],因此,临床采取的主要治疗原则即为调节气血运行与脏腑功能[3]。通过临床观察可知,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目前,中医临床专方成为治疗的主要方式[4]。本研究探讨中医临床专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型痛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型痛经患者8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与实验组(n=43)。对照组男28例,女14例;平均年龄(31.5±4.9)岁,平均病程(2.5±0.1)年。实验组男30例,女13例;平均年龄(31.9±5.1)岁,平均病程(2.8±0.1)年。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中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型痛经的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对实验药物存在过敏情况;存在脏器病变情况。

1.3方法

对照组采用散结镇痛胶囊(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30127,规格:0.4g/粒)治疗,口服,于月经周期第1天开始服用,每天3次,每次1.6g,3个月为1个疗程,服用1个疗程。实验组采用中医临床专方治疗,多使用痛经松方,包括川穹5g,白芥子6g,元胡、香附、乌药、郁金、莪术、红花、徐长卿、川楝子、制乳没各10g,当归、丹皮、白芍各15g。用水煎服,每天1剂,取汁400mL,早晚2次服用完毕,连续服用3个月。

1.4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依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3次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进行评价。治愈:痛经、盆腔包块症状完全消失,不孕者能正常妊娠;显效:痛经症状消失,盆腔包块有所缩小,但仍有局部症状存在,不孕者能正常妊娠;有效:痛经症状有所缓解,盆腔包块未缩小;无效:痛经症状未缓解。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痛经程度变化情况,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中的计分标准进行评价,轻度患者的积分<8分,中度患者的积分为8~13分,重度患者的积分>14分。③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血清CA125水平变化情况。中医症状积分标准:3分表示腹痛难忍、痛引腰骶、对日常的劳作产生影响;2分表示腹痛症状不明显、对日常的劳作不影响;1分表示轻微腹痛;0分表示无症状。同时还包括经量或多或少、经色紫黯、经行不畅、夹有血块、心烦易怒等,分别计1分。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c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痛经程度变化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的痛经程度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血清CA125水平变化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的中医症状积分、血清CA125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临床中十分常见,在中医学中,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月经失调”“不孕”范围,通过相关学者的临床研究可知,瘀血阻滞胞宫与经行不畅是主要的病机,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经期下腹疼痛强烈,并且进行性加重,因此,临床医生采取的主要治疗原则为行气清热、逐淤止痛[5]。随着研究的深入与药物种类的不断丰富,目前临床中多使用痛经松方进行治疗,主要的成分包括川芎、白芥子、元胡、香附、乌药、郁金、莪术、红花、徐长卿、川楝子、制乳没、当归、丹皮、白芍等。当归与丹皮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效果,元胡与白芍具有有效的理气止痛作用,将4种药物联合能起到良好的通气血效果[6];香附具有调经止痛效果,郁金蒙古调节气血,乌药具有散寒行气作用,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将3种药物联合能起到良好的调经理气与止痛的效果[7];其他的药物成分能使患者获得有效的活血祛瘀效果,并且与上述药物联用使后能有效增强上述药物的药效,进而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8]。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67%,痛经程度明显减轻、中医症状积分、血清CA125水平明显降低,原因为上述药物成分能有效的起到调节气血、缓解痛经的效果,同时还能获得良好的活血祛瘀效果。综上所述,中医临床专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型痛经具有良好效果,可作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型痛经的首选药物。

参考文献

[1]曹玲,樊西玲.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中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30):189-190.

[2]阳丽媛.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200-201.

[3]李荣.中西医结合护理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7(27):63-64.

[4]陈艳,陶瑾.护理干预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5,33(4):180-182.

[5]蔡竞,侯秀环.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2,12(1):52-53,79.

[6]黄咏梅,黄鹏展.中医多途径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20):86-87.

[7]张秀芹.腹腔镜手术联合分阶段中药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3,5(16):35-36,38.

[8]徐云霞,徐经凤,李伟莉,等.徐氏痛经松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临床及实验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5):129-131.

作者:郝云霞 单位:辽宁大连庄河市中医医院中医妇科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