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医治法论文:高血压病清热解毒治法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医治法论文:高血压病清热解毒治法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医治法论文:高血压病清热解毒治法探究

本文作者:姜萍、李晓、李瑞凤 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科、山东省日照市中医院

参考《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六版教材)药物功效,其中应用具有清热解毒功效药物一种及以上者均规定为热毒组,未用任何一味者归为非热毒组。收集194例患者的症状、体征、危险因素等资料录入数据库,对所出现的所有症状、体征、危险因素等进行归纳总结、频率分析,参照《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观测指标中选取的主要相关症状、体征,并结合原始病历中各症状、体征等出现的频率高低,选取与观测指标相同和(或)出现频率较高的症状、体征、危险因素等共37个字段,如下:头痛、头晕、胸闷、胸痛、气短、汗出、乏力、心慌、口干、纳差、眠差、大便干、大便稀、舌暗、舌暗红、舌红、舌淡红、苔黄腻、苔黄、苔薄黄、苔白、脉弦、脉数、脉沉、脉滑、高血压分级、高血压病程、冠心病史、中风病史、心律失常病史、高血脂病史、糖尿病史。将上述字段作为分析因素因变量X;对清热解毒组或非清热解毒组与患者的症状、病史及高血压分级、高血压病程等作出二类判别:有此症状、体征等为1,无为0。设应变量Y为“清热解毒”,Y值有为1,无为0。将经过二类判别后的统计证候输入数据库后,进行非条件二值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forwardwald法),选入与剔除值为系统默认的0.05与0.1,取得最主要因素的回归方程,选出具有显著性意义的症状及危险因素等。

通过对194例病例中非清热解毒药物频数、频率的分析,选取出现频率较高的前15味药,按照药物功效将其进行分类讨论,以药测证,进一步归纳总结丁书文教授治疗高血压病时,除清热解毒大法之外的其他重要的治法,并求探解这些治法与清热解毒治法的关系。对194例经丁书文教授确诊为高血压病的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初步统计,其中热毒组171例,非热毒组23例。运用二值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forwardwald法),按应变量为清热解毒分析结果,共有胸痛、高血压病程大于三年(包括三年)、高血脂、大便干4个因素入最终方程:第一步自变量胸痛入选,相关系数为-2.51;第二步自变量高血压病程大于三年(包括三年)入选,相关系数为1.66;第三步自变量高血脂入选,相关系数为1.88;第四步自变量大便干入选,相关系数为19.67。见图1,图2。分析图2中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存在高血压病程大于三年(包括三年)高血脂症时,清热解毒治法的采用几率增加;②存在胸痛时,清热解毒治法的采用几率减少;③大便干出现在结果中,但因其P=0.997,按照P<0.05的纳入标准,认为无统计学意义。

通过对194例病例中非清热解毒药物频数、频率的分析,出现频率较高的前15味药如下:钩藤、天麻、生地、女贞子、柴胡、丹参、川芎、牡丹皮、茯苓、泽泻、白术、杜仲、仙灵脾、肉桂。按照药物功效将其进行分类如下:平肝潜阳(钩藤、天麻),滋阴补肾(生地、女贞子);疏肝理气(柴胡、川芎);活血化瘀(丹参、川芎、牡丹皮);利湿化痰(茯苓、泽泻、白术);温补肾阳(杜仲、仙灵脾、肉桂)。

本研究借助计算机电子病历临床信息采集平台收集的病历,信息较为全面、规范,通过数理统计“以药测证”,归纳其辨治经验,是一种尝试和探索。本研究对名老中医丁书文教授从热毒论治高血压病的临证思辨特点进行了初步总结,可望为当前的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和总结研究提供一定借鉴。通过本次研究发现,丁教授在遇到高血压病病程较长和(或)合并高血脂的高血压病的患者时常考虑其病机特点往往有热毒内蕴,加用清热解毒药物可获良效。此外,通过对药物频数统计、药物功效分类讨论,进一步总结了丁教授治疗高血压病常用治法除清热解毒之外,尚有“平肝潜阳,滋阴补肾”、“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利湿化痰”、“温补肾阳”等大法。

对于上述治法与清热解毒治法之间的关系,丁教授分析,高血压病中医多归为“眩晕,头痛”一证,目前对其病因病机的研究不外乎“风、火、痰、瘀、虚”等方面。高血压病初期多为青壮年患者,肝火亢盛较多,独以平肝潜阳之药治疗,往往会出现血压降至一定水平后难以再降或降而复升的现象,若初即投以适量清热解毒药(如黄芩、黄连、栀子等),往往效果较好。丁教授进一步分析,高血压病后期往往以肝肾阴虚等虚候为主,或虚实兼夹,但有些老年高血压或高血压病伴随并发症时,也易出现面赤、舌红苔黄腻等热象,此时在滋补肝肾等治法基础上配伍清热解毒药,也收到较好效果。考虑其病因病机演变,与毒邪等关系密切。如初期多因将息失宜,心肝火旺,心火、肝火相激相助,火无所制,导致火热积聚体内,炼液成痰,炼血为瘀。随病情进一步发展,火热、痰瘀胶结难解,久则生毒,浸淫血脉,损及脏腑及脉络,造成多种并发症,体现了毒邪的致病特点。丁教授常用黄芩、黄连、豨莶草、栀子、大黄等清热解毒药物,经临床体会,既对血压有下降作用,改善临床症状,又对并发症有一定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