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孙思邈养性与养形理念探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孙思邈养性与养形理念探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孙思邈养性与养形理念探讨

本文作者:郭刚 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在《周易》中,宇宙被赋予了生命的存在过程和德性之质,人类在宇宙生命流布中德性发挥至关重要,不光要“继”之而有性,还要“成性”;不仅要成物之性,还要成人之性。这种德性的践行是以德来蓄养(滋养)的,人不仅“独善其身”,还要“兼善天下”,而不断奉持“成己成物”、“成德淑世”的人生理念,为社会人生的善化贡献自己的一份仁义之心。《系辞下》曰:“《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这些体现出以“德”为根基的《周易》卦的内在意蕴,是倡导人们以“德”为处事原则,去避免祸乱灾害产生的条件。同时,《周易》也对不好的习惯加以杜绝,如“不习无不利”则指不染习不好的习惯是没有什么过错的。

《内经》同样通过“德”来体现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不仅把天以“德”的形式作用于自然界的运化过程叫“德化”,认为人是大自然的恩赐:“天之在我者德也”(《灵枢•本神》);而且认为大地万物皆是“德化者气之祥”(《素问•气交变大论》)的表现形态,形成林林总总的生命世界。同时,《内经》还认为德化有一定的纲纪制约,是为“上下和亲,德泽下流……敬之者昌,慢之者亡”(《素问•天元纪大论》)。在此不难看出,《内经》强调德性化的生命历程与《周易》所说“日新其德”的生命流布以及“与天地合其德”的“成性”法则是一致的,其中蕴含着医学与易学的传承性和相似性。无疑,孙思邈养性养德智慧对传统医易思想的吸取也是明显的。其次,养性在神。孙思邈在《翼方》中强调养性的大要是: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论,六曰饮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其中,啬神、爱气是指保养神气、节约神气的消耗,是调养精神的具体要求;在气与神关系上,气由神使,“啬神”是为首要的,其要旨在于保持心底澄净———澄心境。为了“啬神”,孙思邈强调在社会生活中不要过分追逐名利,提倡养生要遵循“十二少”的原则:“故善摄生者,常少思、少食、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悲。此十二少者,养生之都契也”(《千金要方•道林养性》);并认为“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多语则气乏、多笑则脏伤、多愁则心摄、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恼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理、多恶则悴无欢,此十二多不除,则营卫失度,血气妄行,丧生之本也”(《千金要方•道林养性》)。这些观点无不强调人要保持良好心态,使精神饱满不要随便动怒、发脾气,不要过喜极悲、思虑太深以及让利欲熏心,不要多生妄念以劳心劳神,等等。孙思邈指出人们应以“七莫”的养生要点来生活,即“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莫跳踉,莫多言,莫大笑”(《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他认为,人人只要能保持宁静祥和的心境,将外驰的精神收回来内守自身,身体中的真气就会畅通全身,身体就不会受到疾病的侵害。

通过文献梳理可以看出,孙思邈主张的“啬神”与《周易》强调的“至静”思想是一致的。《周易》很早就提出了“至静而德方”(《坤•文言》)的观念,也就是要求人们去掉类似于“七莫”的东西,做到“静而正”“静也专”(《系辞下》)之境。因为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正常的生理心理反应,但若情志偏激、过激,则可致病;但若以平静的心境对待之,身心的“亚健康”也不会滋生了。对于此,《周易》进而提出“君子以惩忿窒欲”(《损•象传》),指君子效此损象以惩止忿怒、窒塞情欲;如此,则能使得心、形得养,自然长寿。孙思邈所提倡的“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则与《周易》的“至静”“惩忿窒欲”是一致的,能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在做事上,《周易》讲究“君子以虚受人”(《咸•象传》);其反映在养生上就是持有“虚以养神”的态度,做到“圆而神”、以神守形、形神相守。《周易》指出“精义入神,以致用也”(《系辞下》),强调“神”的重要性。在此,医学继承了易学的保神思想,成为养生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内经》吸收了《周易》“至静”的哲学思想,且将这种思想具体化为以“静”为本的养生之道,提出了以“精神内守、恬淡虚无”为核心的养生观。《内经》强调“静则神藏,躁则神亡”(《素问•痹论篇》)以及“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是为养神的基本道理。《素问•上古天真论》具体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又“呼吸精气,独立守神,积精全神。”能够做到“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否则,“嗜欲无穷,则忧患不止”(《素问•汤液醪醴论》)。不难看出,此处《内经》提倡养德宁性是修身原则的重要内涵之一。

孙思邈正是继承《周易》和《内经》的“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摄生思想,而倡导“虚静无为”的养生方法。他引用彭祖的话论述了“清心寡欲”在养生中的重要作用:“道不在烦,但能不思衣食,不思声色,不思胜负,不思曲直,不思得失,不思荣辱;心无烦,形勿极,而兼以之导引,行气不已,亦可得长年,千岁不死。凡人不可无思,当以渐遣除之。”(《千金要方•调气法》)孙思邈还引用古代养生家嵇康总结的养生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五者无于胸中,则信顺日跻,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千金要方•养性序》)而且,孙思邈以灯用小炷这样的类比很形象地来形容他的养生之道,所谓小炷燃灯就是指一盏油灯用细的灯芯,就可以燃烧很长时间,如果用粗的灯芯,灯油很快就会燃尽;因而人的养生若要延长寿命,就得像灯用小炷一样,做到十二少,节约能量的消耗,从而得到健康长寿。因此,养生的关键在于养性,是孙思邈养生之道的核心。同时,人们能够保持一种清虚守静的心态,做到精神内守、神形合一,乃是养性的根本要求。这样,将精神性的养性放在首位,借助无为恬淡、清心寡欲,再配以运动身体、饮食起居、营养药物等物质性的养形之法,就形成了孙思邈养生之道从精神而物质的完整系统的理论。这对于当代人消除亚健康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对于饮食,《周易》较早地提出了以满足人们的温饱问题为基本原则,同时提倡人们注意培养节俭意识。《周易》把“自求口实”“需于酒食”作为人民生活的基本前提,并且既反对“苦节”和“困于酒食”,又提醒人们做到“安节”、“甘节”与“节以制度”(《节•彖传》)。《周易》还提出了“慎言语,节饮食”(《颐•象传》)的生活理念。类似于《周易》,《内经》也提倡人们生活首要的是“食岁谷”、“食杂”以及“美其食”(《素问•上古天真论》),不倡导“饱食”“嗜食”“多食”和“食饮不节”;同时,指出了“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素问•五藏生成》),要求注意饮食卫生。与《周易》和《内经》思想相一致的是,孙思邈的“养性”之道具体表现在生活饮食方面,不仅蕴含了“安身之本,必资于食”的后天生活之需的道理,而且倡导人们“每学淡食”,做到“厨膳勿使脯肉丰盈,常令俭约为佳”,而不要吃太肥腻、太咸等食物。同时,孙思邈注重“甘其食”和“美其食”。他在提倡素食之时,并不反对肉食,认为适当的肉食可以“添髓强筋,补中填髓”。不过,为避免过多肉食引发的健康问题,他强调“每食不用重肉”。这里的“重”字,即大量之意。近年来社会上有不少大量吃肉、喝酒而引发急性胰腺炎的病例报告,值得大吃大喝者引以为戒。孙思邈还从辩证饮食的角度提醒人们要“莫强食,莫强饮”,具体为“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则难消也。常欲食如饱中饥,饥中饱耳”(《千金要方•道林养性》)。这就是说,人们在感到饥饿之前而吃饭,在感到口渴之前而饮水;每顿饭要适量少吃,如吃得太多,便会难以消化。因此,要让自己感到饱时又有微微的饥饿感,饿时又微微觉得腹中有食为佳;此意是倡导人们不大饥、大饱也。无疑,孙思邈提倡饮食简单,不营养过丰、过盛,用现代科学视之,是正确的。我国当代广西巴马、永福两个长寿之乡的老人长寿之因,便证明了这点。而且,现代人的实践证明了孙思邈的这种饥饱辩证理论是合理的、确切的。据现代研究证实,食盐过量易导致高血压,而血压高对心、肾、脑都不利;过食肥腻之物,会引起血脂异常,热量堆积过多会导致肥胖,这些因素的叠加,会促发代谢综合征,引起内分泌失调;而饮食清淡,多进食蔬菜,不但可补充多种维生素,还可补充膳食纤维,有利于大便通畅,对预防大肠癌、痔疮都有重要作用。这与人们常言及的“要想身体好,吃饭八分饱”,恰能相互印证。在“甘其食”和“美其食”方面,孙思邈十分注重适当的饮食营养,但又不追求口腹之欲。如,他强调水果的养生作用,认为葡萄、大枣、胡桃、梨等“久食轻身耐老”,并将之列为果中佳品。他还强调:“美食须热嚼,生食不粗吞”;“食毕当漱口数次,令人牙齿不败,口香”;“食饱行百步,常以手摩腹数百遍,叩齿三十六,津令满口,则食易消,益人无百病;饱食而卧,食不消成积,乃百病生”(《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人之当食,须去烦恼,食不得语,语而食者,常患胸背痛”。他又告诫人们禁吃诸如“茅屋漏水堕诸脯肉”等食物。不难看出,孙思邈提出“资于食”、“俭约”的“节食养性”的饮食之理,与现代医学的观点不谋而合。在生活态度上,孙思邈主张人们生活简朴,不要为物质所累。他在《千金要方•养性序》中对人们叮嘱道:“衣服器械,勿用珍玉金宝,增长过失,使人烦恼根深。”又在《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中言:“至于居住,不得绮靡华丽,令人贪婪无厌,乃患害之源。”这是一种以反对追名逐利、口腹之欲的满足以及追求感观刺激为内容,而主张淡薄名利、生活俭约的生活方式。实践证明,那种拥有“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心态的人,在健康长寿方面受益良多。《周易》提出“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否•象传》),就反映了一种不思奢华、只图安居的养生思想。其中的“俭”是人的美德之一,人的行为习惯中的一切都应从节俭的角度做起,生活、饮食无不如此。

在“养性”的养生之道中,孙思邈突出强调了按摩导引在养生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导引方法作了重大突破。导引术在我国古代养生中源远流长,其主旨在于“动静有常”,即顺任自然大道之理。《周易》有“一阖一辟”的阴阳平衡和调的思想,乃体现了导引养生术的深远意义。这种思想孕育出导行、行气养形全身术,就是通过对自然之气的呼吸吐纳,使人体周身之气和调,精气充盈,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内经》亦有“呼吸精气”、“纳气”及导行的养生治病的论述,指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和“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强调既要创造条件以避开四时不正常的气候,还要适当地运用导引、按跷、吐纳等调摄精神、锻炼身体,这样才能使五脏功能协调,正气充盛,“百岁而动作不衰”。孙思邈也认为导引行气,可以增进健康,祛病延年。他在吸取葛洪的胎息法基础之上创编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导引养生术,如“常以两手摩拭面上,令人有光泽,斑皱不生。行之五年,色如少女。摩之令二七而止。卧起,平气正坐,先叉手掩项,目向南视,上使项与手争,为之三四”。他认为常做这种运动,“使人精和,血脉流通,风气不入,行之不病”。孙思邈还引用彭祖的话来说明对导引条件的选择:“和神导气之道,当得密室,闭户安床暖席,枕高二寸半。正身偃卧,瞑目,闭气于胸膈中,以鸿毛著鼻上而不动,经三百息,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心无所思。如此则寒暑不能侵,蜂虿不能毒。寿三百六十岁,比邻于真人也。”(《千金要方•调气法》)这是强调了“和神导气”的形、神俱养,表征了内外相济才是保全形体的要道妙术。

孙思邈还主张人们要“顺四时而适寒暑”、“服天气而通神明”,同时又要积极锻炼、调摄精神情志、保养正气,而且在疾病预防上做到“治未病”。他把“治未病”原则总结为“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之理。基于此,他还提出顺应阴阳四时的具体养生方法,即“春养生气,夏养长气,秋养收气,冬养藏气”。这既与《周易》“与时偕行”变易思想相一致,又和《内经》注重天人相应的思想一脉相承。《周易》看到了“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的自然界节律变化的道理,主张人要不断调节自我适应自然规律的变化。《内经》也强调人与自然相协调的重要性,认为人在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思想基础上,要顺四时气侯而适寒暑,以达到养生、长生的目的。而且,孙思邈养生理念在选择居住环境的要求上也不同程度地借鉴了《周易》山水居处思想。他在《千金翼方•择地》中提出了选择居住环境的标准:“山林深远,同是佳境,……必在人野相近,心远地偏,背山临水,气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清美,……”这一标准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内涵着居住环境的好坏和人体健康相关联。同时,孙思邈还提倡人们“慎言语”,房室讲究性生活要节制,居处讲究简居,追求“祥和宁静”健康之境。这与《周易》的“君子以慎言语”(《颐•象传》)、“节,止也”(《杂卦》)思想相吻合。要之,孙思邈倡导人们保养身体、防病却病,做到顺应自然、和于阴阳、保养精气、形神共养等。总之,孙思邈的养生之道正是继承了《内经》的养生观点,并在吸收了《周易》等有益思想基础上育成的。孙思邈的养生之道包含有养性和养形,其中养性内涵着养德与养神;养德在于得其善,养神在于合于静,养形在于合于道,这与《周易》提升生命价值的德性智慧是一致的。在此,孙思邈“养性”养生之道通过医易融合的形式将中国养生理念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