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五官七窍黏膜给药方治疗头痛的中医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五官七窍黏膜给药方治疗头痛的中医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五官七窍黏膜给药方治疗头痛的中医研究

摘要:

总结五官七窍黏膜给药治疗头痛的用药规律,为头痛的现代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与线索。搜集《中医方剂大辞典》内科病症中“头痛”“头风”“偏头痛”等条目下的头痛药物外治方剂,采用Excel2010建立数据库并对方药进行数据规范化处理,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寻找高频药类及药物。检索出符合标准的文献81首,中药106味,总方次457次,涉及20种药类,前6种药类包括解表药、活血化瘀药、泻下药、清热药、补虚药、开窍药,共使用方次为311次,占总方次的68.05%。通过对药类的研究得出,建国前医家通过五官七窍黏膜给药方治疗头痛以辛散解表、活血化瘀、泻下导滞、清解里热、扶正祛邪、开窍止痛为主。

关键词:头痛;五官七窍黏膜给药方;频数分析;用药规律

头痛,多指头颅上半部,即眉弓、耳廓上部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区域内的疼痛,既可单独为病,亦可以出现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之中[1]。中医在治疗头痛方面已经展现出了巨大优势,但是,多数研究偏向于内治法,即通过口服药物治愈疾病的方法,对头痛药物外治法的研究甚少。本研究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医家通过药物外治方治疗头痛的用药经验作为立足点,着重分析五官七窍黏膜给药方治疗头痛的用药规律,为头痛的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1研究方法

1.1数据库建立

本研究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所载“头痛”“头风”“偏头痛”等条目下的头痛药物外治方剂为研究对象,运用Excel2010软件建立头痛方剂数据库,对上述检索到的方药文献,记录以下信息:方剂编号、方名、方剂来源、成方年代、药物组成、用法、功效、主治病症、用药禁忌、剂型、给药途径等。

1.2统计方法

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频数分析,频数采用实际频数和百分数表示。

1.3数据规范化处理

药名称规范化处理:以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第7版为主要参考,对该书未涉及的药物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华本草》。

2研究对象

2.1纳入标准

成方年代,先秦时期(约公元前230年),时间下限定为建国(1949年)前。主治病症,含原文描述为“头痛”“头风”“风头痛”“偏头痛”“偏正头痛”的病症。方剂用法,五官七窍黏膜给药法,包括鼻腔黏膜给药法(熏法、嚏法、塞法、搐法、灌法、吹法)、口腔黏膜给药法(擦法、吐法、漱法)、眼结膜给药法(点法)、经耳给药法(熏法、点法)或者与内服并用。成方年代及方名不同但药物组成、用法一致的方剂,仅选一个。

2.2排除标准

头痛仅为其中一个症状者或因齿痛、咽痛、鼻痛、耳痛等头面部器官导致的头面痛。方剂用法为经皮肤给药法,包括薄贴法、膏摩法、敷贴法、熏蒸法、沐浴法、药枕法以及未明确用法者。凡主方之外随症加减、用法及验案中涉及的药物均未计入。

3结果

检索出符合标准的文献81首,涉及中药106味,总频数457次,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内容,通过功效对其进行归类。前6种药类包括解表药、活血化瘀药、泻下药、清热药、补虚药、开窍药。其中,解表药应用最多,药类频数为88次,占用药总频次的28%。其次为活血化瘀药,药类频数为78,占用药总频次的25%,其余依次为泻下药43频次,清热药40频次,补虚药35频次,开窍药27频次,此6类药物使用频次为311次,占用药总频次的68.05%,是历代医家应用五官七窍黏膜药物方治疗头痛的主要药类。

4结论

4.1解表药

所占比例最大,位居第一。所谓“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高巅之上,唯风可到”,故外感头痛以风邪为主,常挟寒、湿、热之邪,合而为病。解表药大多轻扬辛散,偏行肌表,能促进肌体发汗,使表邪由汗出而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中将白芷、细辛、川芎、荆芥、防风、羌活、薄荷等药配伍,组成了著名的川芎茶调散,疗效确切,沿用至今。其中所涉及的6味解表药均具有明显的止痛、祛湿、引经等功效。从现代药理研究看,解表药中所含的挥发油和香豆素都有一定的消炎、镇痛、解热作用[2]。这些特点也使得解表药在五官七窍黏膜给药方中占据着优越地位。

4.2活血化瘀药

仅次于解表药,位居第二。中医认为头痛经久不愈,可致气血滞涩,瘀血阻窍,不通则痛。《医林改错•头痛》论述血府逐瘀汤证时说:“查患头痛者无表证,无里证,无气虚、痰饮等证,忽犯忽好,百方不效,用此方一剂而愈”。陈晨等[3]对近几年活血化瘀药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资料进行检索,发现活血化瘀药有扩张血管作用,能改善血液循环的流速和流量,并解除微循环痉挛。所以,在众多活血化瘀药中,川芎、乳香、没药使用方次最多,共计66次。现代临床研究表明,三者都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为治疗头痛之良药,临床每用,常获显效。

4.3泻下药

作用至关重要。泻下药大多苦寒沉降,具有清除实热,导热下行之功效,对于外感热病或火热上攻所致的高热、神昏、谵语、头痛头晕、目赤肿痛、咽痛、牙痛等症,无论有无便秘均可应用,可以迅速透过黏膜,使实热壅滞之邪通过泻下而清解,起到“上病下治”“釜底抽薪”的作用。本研究中,泻下药使用方次为43次,仅芒硝就使用32次,足见医家应用之重。孙炳华等[4]取芒硝100g温水调开,用纱布浸湿后敷于前额部包括两侧太阳穴,每天3次,每次待干后停止,治疗17例,11例显效,5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94.1%。

4.4清热药

应用十分关键。头位最高,唯风可到,唯热可侵,二邪相合更易侵犯头位[5],故在五官七窍黏膜给药方中,清热药的运用足以见其重要性。本类药物性寒味苦,沉降入里,通过清热泻火、燥湿、凉血、解毒等不同作用,使里热得以清解,即所谓“热者寒之”,“疗热以寒药”的理论所在。此研究中,根据其功效及主治的差异,运用了清热泻火药如石膏、栀子、夏枯草、谷精草、荷叶;清热燥湿药如黄连、黄芩、黄柏、龙胆草;清热解毒药如青黛;清热凉血药如生地黄、赤芍。

4.5补虚药

使用不可或缺。头痛反复发作,久病不愈,耗伤气血,可致头窍失养、阴阳俱虚,故头痛以“虚”为病理基础[6]。《景岳全书•头痛》中也明确提出“虚实头痛”的理论。此类药味多甘,根据“甘能补”的理论,具有补虚扶弱,祛邪外出之功效。《罗氏会约医镜》卷六中记载“加味四物汤”治疗“偏头风,血虚爆痛,将来害目”,用当归(血虚有寒者可多用,血虚有热者宜少用)……熟地、白芍、甘草,速进一二三服。外用生萝卜捣汁,仰卧注鼻……无萝卜之时,用旱莲草汁代之亦可”。《医方类聚》中记载“鼻药”治疗“偏正头风,浑身壮热”,用细辛、甘草、人参、藜芦、川芎、盆消,处方中所以用人参、甘草,是以补中益气而缓急止痛之故,正如《伤寒论》中多处用人参治痛亦是通过补益中气而达到辨证止痛之目的[1]。在本研究中,16味补益药集中了气、血、阴、阳四类,由此可见,医家应用五官七窍黏膜给药方治疗头痛离不开益气养血,滋阴补阳之法。

4.6开窍药

临床效果显著。开窍药,气味芳香,善于走窜。《仁斋直指方》曰:“能化阳通腠理”“能引药透达”。本研究中,冰片使用14方次,麝香使用13方次,两者均“开窍于脑”,具有“芳香开窍,引药上行”的功效,被看做是经典的脑部给药药引子,可以归为脑部“引经药”[7]。吴寿荣等[8]从生物药剂学角度验证了芳香开窍药可以通过血脑屏障,提高脑部用药的疗效,实现脑靶向治疗。故开窍药通过五官七窍黏膜给药法,能迅速引药入里,快速吸收,解痉止痛。

5结语

通过对药类的研究得出,建国前医家通过五官七窍黏膜给药方治疗头痛以辛散解表、活血化瘀、泻下导滞、清解里热、扶正祛邪、开窍止痛为主。另外,攻毒杀虫药、温里药、平肝熄风药、理气药、祛风湿药、止咳化痰药、利水渗湿药等药类也均有涉及,并都起到了一定的治疗作用。可见,中医药物外治方在治疗头痛问题上,尤其通过五官七窍黏膜给药的途径,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是口服药物不能比拟的,具有广阔的研究发展空间,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将进一步深入研究阐述。

参考文献:

[1]吴承艳.古方外治在头痛中的应用及思考[J].中医外治杂志,2007,16(5):54-56.

[2]李颖仪,蔡先东.香豆素的药理研究进展[J].中药材,2004,27(3):218-222.

[3]陈晨,刘倩,高华.活血化瘀药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事,2011,25(6):603-604.

[4]孙炳华,孙炳春.芒硝的外用功效及用量[J].中国医药指南,2007,5(12):650.

[5]赵永烈,王玉来,王爱成.头痛病证的中医药治疗探讨[J].中医药学刊,2006,24(5):862.

[6]范莉,李林,何慧凤.独活挥发油抗炎、镇痛药理作用的研究[J].安徽医药,2009,13(2):133-134.

[7]任常胜,程振芳.论引经药在方剂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02,6:33.

[8]吴寿荣,程刚.脑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2,33(5):247-251.

作者:林伟 王成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