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从中医体质学说下急性胰腺炎预防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为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本院消化内科病房收治的重度SAP患者,其中男性46例,女性14例;年龄23~68岁,平均(42±6)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72h,平均时间(16±8)h,均为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①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SAP;②起病时间小于48h;③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8分。
1.2.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颁发;(2)符合以下表现:①主要症状:起病急,常有饮酒或进食油腻等诱因,以急性起病的上腹痛为主要症状。②次要症状:常伴有腹胀、恶心、呕吐,便闭,可伴有轻度黄疸、发热等表现。③体征:上腹部压痛,伴反跳痛,伴或不伴肌紧张,肠鸣音减弱。④舌脉:舌淡红或红,苔薄白,或黄厚、或黄腻,或燥,脉细或滑数。⑤现代影像技术[超声、CT、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出胰腺炎特征,可见胰腺非特异性增厚或肿大,胰周边缘不规则、积液。具备主症,结合查体及现代影像技术可确诊。
1.3方法
根据中医体质量表对患者中医体质进行归类[1],对患者病因病证演变进行归纳.
2结果
3讨论
体质与疾病有很大的相关性,个体体质的特殊性,往往导致机体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或疾病的易患性。疾病的性质和病理过程,与患者的体质关系密切相关[1]。S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发病急、变化快,病因复杂。尤其SAP病死率高达20%[2]。给社会及家庭带来较大影响。因此,预防胰腺炎的发生,预见其病情演变及预后对临床有着重要意义。胰腺炎在中医学上属“腹痛”“胁痛”“胃心痛”“脾心痛”等范畴。许多中医学者对其做了大量探索和研究,期望从其病因、病机,探索其病情演变规律,进而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及进行预防。至今学者多认为其病因涉及情志不遂、胆石症、饮食不节、创伤、虫积或感受六淫之邪等因素。病机为各种病因导致肝、脾气机郁滞,使脾胃升降功能失调,气机升降不利,脾失运化,湿热内生,或外感湿热之邪,湿热阻于中焦而发病[3]。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体质来于先天亦受后天因素影响,包括先天禀赋及后天生活的社会条件、地理因素、饮食不同、年龄性别差异、以及精神情况、体育锻炼因素等等。从病机上分析,中医学认为体质的差异是人体内在脏腑阴阳气血和机能代谢活动差异的反映,不同的体质对六淫之邪有着不同的易感性,从而导致易患不同的疾病。早在《灵枢.五变篇》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肉不坚,腠理疏,则善通风———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而后来大量临床研究也表明,体质与发病密切相关[4]。疾病的性质和病理过程,与患者的体质关系密切。疾病的演变往往取决于机体内部阴阳矛盾运动的倾向性,其中包括机体平素阴阳的强弱盛衰、阴阳的动静变换等情况和趋势,由此而决定了病势的发展以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八纲类型归属。因此临证必须注意患者禀赋特征,重视体质与治病求本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研究食物对体质形成的影响,食物能调整病理性体质,研究发现:食物寒热不同对体质的形成具有明显的影响,食物的性味亦能调整体质。给患者治病,通过药物能改变病理体质,“药食同源”我们所食食物亦有五气、五性,各有所归。且有研究表明痰湿体质[5]、阳虚体质[6]、气郁体质[7]的形成均与饮食失调有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其实“治未病”主要是调整体质偏颇,消除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SAP发生的原因之一就是暴饮暴食,本人通过调查胰腺炎患者的体质发现,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易患胰腺炎,如果嘱其注意饮食调整,怡情移性改变体质偏颇,胰腺炎患者恢复的快,复发的概率低。既病防变,SAP初期以湿热、气滞等邪实病机为主,治疗中逐渐演变为气虚、阳虚、阴虚病机为主,故应顾护正气,防邪去正虚,忌滥用攻伐。气虚、阳虚者易转为慢性胰腺炎,出现肠梗阻、假性囊肿等并发症,病情迁延难愈,阴虚者易出现糖尿病。对此应及时辨证采用补气、温阳、滋阴之法改善预后。病后防复,所有患者中以胆道疾及饮食不节诱发者易复发,对于胆道疾病诱发者应通过手术等方式永决后患。对于饮食不节者应加强宣教,给患者制定合理膳食谱以防复发。在为患者开展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保证其临床治疗效果,应该在对患者的病因、体质做出准确分析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降低SAP的患病率,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70.
[2]欧阳爱云,田清艳,冀林,等.中药大黄口服与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45例效果观察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3):29-30.
[3]胡炜.急性重症胰腺炎病案[J].中医杂志,2006,47(5):369-370.
[4]谢薇,王志红.中医体质学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6):470-474.
[5]王琦,朱燕波,折笠秀树,等.中医痰湿体质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1(1):10-13.
[6]朱燕波,王琦,姚实林.中医阳虚质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医杂志,2007,48(12):1113-1115,1124.
[7]姚实林.气郁质相关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9):1895-1896.
作者:许迪 李丽 黄春晓 徐湘江 冯子南 单位: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肝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