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医辨证疗法辅治眩晕症的临床观察浅谈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7例眩晕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0例,女27例,年龄40~88(60.19±4.70)岁。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常规西药治疗组)和观察组44例(中药辩证治疗组),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根据患者病情评估情况合理选择使用长春西汀,前列地尔,天麻素治疗。予长春西汀(山东瑞阳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0876)20ml入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250ml稀释后静脉滴注,每天1次,根据患者病情可将最大剂量调整至30ml;前列地尔(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84565)1~2ml入生理盐水10ml稀释后静脉推注,每天1次;天麻素(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0722)200mg入250或500ml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稀释后静脉滴注,每天1~2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治疗: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进行辩证分型,分为痰浊中阻型、肝阳上亢型、气血不足型、瘀血内阻型、脾肾两虚型五类,自拟天麻钩藤饮汤,根据不同的症候采用天麻钩藤饮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方:天麻12g,钩藤9g,石决明24g,川牛膝15g,桑寄生15g,杜仲15g,山栀子12g,黄芩9g,益母草12g,茯神15g,夜交藤15g,每天1剂,水煎服[3]。痰浊中阻患者加莲子心、蒲公英、黄连;肝阳上亢患者加珍珠母、石菖蒲、远志、酸枣仁;气血不足患者加丹参、何首乌、当归;瘀血内阻患者加龙胆草、琥珀;脾肾两虚患者加枸杞子、旱莲草、生地,根据患者症候表现调整用药剂量,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4]。
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6个月与1年期复发情况。疗效判定:显效: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消失,各项检查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各项检查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指标较治疗前均无改善,甚至加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5,P<0.05)。
2.2复发情况比较
观察组6个月复发率2.27%、1年复发率6.82%;对照组6个月复发率9.30%、1年复发率20.9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眩晕症的病因较为复杂,患者往往伴随有椎底动脉狭窄,在发病初期会伴随有头晕、恶心呕吐等短暂性的脑缺血先兆症状。因此,在常规西药治疗中以抗凝、溶栓、扩张血管、改善心脑血管微循环等药物治疗方法为主。然而,在西药治疗中眩晕症难以根治,复发率高,患者需要长期坚持服用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多,容易引起患者胃肠道及神经系统的不适,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便[5]。中医学认为眩晕症的发生主要由于“风、热、寒”邪侵所致,在治疗中需要采用滋补肾阴、平肝熄风、活血利水、补血益气为主要方法。在我院自拟的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中,以天麻和钩藤为君药,天麻为治疗眩晕、头痛的特效药,钩藤是除心热、平肝风的良药[6];以石决明、川牛膝、桑寄生、杜仲为臣药,均具有补益肝肾的作用,川牛膝饮药下行,平肝潜阳,杜仲含有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可达到降血压的治疗目的;以山栀子、黄芩、益母草为佐药,具有清热泻火、活血化瘀的功效;以茯神、夜交藤为使药,镇静安神,改善患者肝阳上亢导致的心烦气躁,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中医辩证治疗通过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滋阴补肾、平肝潜阳、宁心安神等疗法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发挥降血压、活血的功效,减少眩晕发作,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现代药理研究中,自拟天麻钩藤饮中多种中药有效成分中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改善患者机体中供血供氧现状,提高血液中的血氧水平,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在与西药扩血管、活血药物联合作用中,进一步提高中药有效成分在血液中的扩散并发挥作用,优势互补,降压和镇静效果显著。中西联合用药效果明显高于单药治疗,可减少西药的使用剂量,避免长期用药对患者心血管系统及肾脏系统造成的不良反应,稳定性和安全性好。综上所述,中药辩证治疗可根据眩晕症的不同证候类型施治,调整方剂剂量,调节患者阴阳失调及气血阻滞,改善患者眩晕的临床症状,治疗后复发率低,具有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安全性和稳定性高,在眩晕症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中医辩证治疗具有针对性强的特点,用药后起效迅速,与西药联合用药时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更好地发挥药效。同时,中药治疗费用经济,适合于眩晕症等慢性疾病的长期治疗,患者易于接受,可进一步深入研究后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艳朋.眩晕症的中医证候相关因素与疗效评价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1):136-137.
[2]康晨,滕晶.基于“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从脉辨治眩晕症[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12):2386-2388.
[3]杨学双.中医辨证针灸治疗眩晕症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4):174-175.
作者:于建锋 王冬香 张劼 张丽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