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医护理在老年骨折患者压疮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医护理在老年骨折患者压疮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医护理在老年骨折患者压疮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手法护理预防老年骨折患者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8例老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骨折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手法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出现2例Ⅰ期压疮患者;对照组出现Ⅰ期压疮3例,Ⅱ期4例,Ⅲ期压疮1例。观察组Ⅱ期压疮发生率、压疮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手法护理老年骨折患者,可有效预防压疮发生、发展,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压疮;老年骨折;中医手法护理;应用;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兴县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78例老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观察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61~79岁,平均(70.35±9.12)岁;病程1~15d,平均(8.16±7.02)d。对照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61~78岁,平均(79.51±8.62)岁;病程1~15d,平均(8.12.±7.02)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①参照《慢性伤口诊疗指导意见(2011版)》关于压疮的相关诊断标准[2]。②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3]中压疮的相关中医诊断标准。

1.3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患者均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闭合性骨折,并在本院行手术治疗;年龄≥60岁;首次骨折;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有压疮史、骨折前长期卧床史、糖尿病足、严重营养不良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局部皮肤破损者、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者;无法配合治疗与护理者等。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

给予骨折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根据患者手术方案,协助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和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医师完成手术,术后早期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患肢肿胀情况,及时更换污染的敷料;帮助患者翻身或更换体位,使用软垫等物品减轻受压部位压力,密切监测并预防压疮等并发症。观察疗程为6个月。

2.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手法护理,措施如下。①穴位按摩。每日按摩患者足三里等阳明胃经穴位,促进胃肠蠕动;同时根据患者骨折情况,对周围经络穴位进行按摩。腹胀便秘者,对天枢、梁丘、丰隆、合谷、曲池等穴位进行强化按摩,按照经络走向自上而下按摩,每穴1~2min,力度由小到大,使患者感觉酸麻胀痛为佳。②循经络拍打。采用中医循环拍打手法,每日1~2次,对患者进行拍打护理;依次拍打腹股沟、手脚心、腋窝、腘窝等经络及血气汇聚的地方,操作者用前臂用力、手腕用力拍打,每个位置拍打5~10次,持续拍打30~40min。拍打肌肉厚度较大的地方时,可增加拍打力度,并及时询问患者力度是否舒适。③腹部按摩。腹部按摩应注意患者用餐时间,以餐后2h为宜;指导患者仰卧屈膝,不容易固定姿势者,给予软垫或靠枕支撑;护理人员双手揉搓至掌心发热,以肚脐为中心,先顺时针揉30圈,再逆时针揉30圈;护理人员右手置于左手上,掌心位于患者肚脐上,逐渐增加按揉力度,使患者感觉到肚子微热为佳,不可过于用力。按揉时注意倾听肠鸣音,肠鸣音过强者,应立即停止按揉。④艾灸。艾灸的主要穴位为足三里、气海、涌泉、三阴交等。使用20cm长艾条,点燃后对主要穴位进行温熏,灵活调整皮肤与艾条之间的距离,每次艾灸30min。观察疗程为6个月。

3疗效观察

3.1观察指标

①压疮监测。密切观察两组患者压疮情况,并对压疮程度进行分期。Ⅰ期:皮肤局部发红、水肿,按压后颜色不改变,但无皮肤破损;Ⅱ期:皮肤局部出现松脱、水疱,皮肤颜色紫红;Ⅲ期:已形成浅表溃疡,有黄色渗出液,感染后有脓性分泌物覆盖,致使浅层组织坏死;Ⅳ期:溃疡坏死组织可深达真皮下层和肌层、肌腱,甚至深达软骨,并显露部分软骨及骨组织[4]。②护理满意度监测。采用临床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问卷评分0~150分,分值越高表明护理满意度越高。非常满意:125~150分;基本满意:110~124分;一般满意:90~109分;不满意:≤89分。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一般满意计为总满意。该问卷预调查显示,Cronbachα系数为0.82,问卷效信度良好。

3.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结果

(1)压疮情况比较观察组Ⅱ期压疮发生率、压疮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老年人因受肢体功能下降、骨质疏松等因素影响,极易出现外伤、骨折等情况,且身体功能下降,康复时间延长,多数患者需长期卧床休养,因而发生压疮的风险明显上升,严重时可引起全身性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对老年骨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影响较大。常规临床护理在老年骨折外科防治方面,以防为主,缺乏主动的干预措施,因而对压疮的防治效果不佳,需进一步提高相关护理水平[5]。中医认为,久卧伤气,气血运行不畅,以致神情倦怠,脾胃失和,骨骼、筋脉失养,肌肉萎缩,对于骨折愈合较为不利;同时久卧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气血两亏、气滞血瘀,进而引发局部溃烂及坏死。因此,中医主张采用活血行气、通经化瘀等治法防治老年骨折后压疮的发生[6]。中医手法护理中,穴位按摩可通经络、活血化瘀,循环拍打可舒筋通络、行气活血,艾灸可益气通络,活血养血,对患者全身及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具有良好的效果[7]。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压疮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多种中医防治措施联用,可有效降低了压疮发生风险和程度。此外,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患者对中医手法护理较为满意,有利于护患关系的改善。综上所述,采用中医手法护理老年骨折患者,可有效预防压疮发生、发展,防治效果良好,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关俊慧 单位:山西省兴县人民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