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通瘀汤联合中医护理在脑出血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通瘀汤联合中医护理在脑出血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通瘀汤联合中医护理在脑出血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通瘀汤联合中医护理脑出血恢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8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4例。所有患者均应用通瘀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给予中医综合康复护理。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研究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FMA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SF-36评分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瘀汤联合中医护理治疗脑出血恢复期,改善神经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通瘀汤;中医护理;脑出血;恢复期;生活质量;中风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为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脑出血恢复期患者88例,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4例。研究组男27例,女17例;年龄49~79岁,平均年龄57.9岁;体质量52~86kg,平均体质量(65.2±4.2)kg;病程0.5~4.4个月,平均病程(2.1±0.5)个月。对照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48~80岁,平均年龄57.7岁;体质量51~88kg,平均体质量(65.4±4.0)kg;病程0.4~4.3个月,平均病程(2.2±0.6)个月。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

(1)均符合《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关于脑出血的诊断标准,经MRI或CT诊断为脑出血史;(2)术后恢复期,格拉斯哥昏迷评分>5分,有肢体障碍,无明显意识障碍。

1.3排除标准

(1)急性脑血管出血;(2)明确的脑干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3)脑疝症状、外伤感染、严重心肝肾疾病等;(4)药物过敏者。

1.4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应用通瘀汤治疗,组成:黄芪15g,当归12g,丹参15g,石斛10g,赤芍15g,桃仁6g,羌活10g,水蛭6g,延胡索10g,全蟮6g,红花6g。将所有药材加水煎煮取汁300mL,每天1剂,早晚各服用150mL,2个月。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指导患者在康复理疗室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引导患者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按时用药,定时复查。研究组给予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具体方法:(1)肢体摆放及体位调整:平放上肢、伸展下肢、足下垂内翻,利用足板对双足进行固定,防止发生足下垂。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定时翻身,平卧位、健侧位交替跟换,防止发生压疮。(2)艾灸:艾灸选用穴位包括足三里穴、涌泉穴、肩前穴、血海穴等,将艾柱点燃对准应灸治的穴位,距离约2cm,以患者有温热感、且无灼痛感为宜。必要时可以连接中频电疗仪进行电疗。每天1次,20min/次。(3)穴位推拿:推拿穴位包括足三里穴、血海穴、太冲穴、合谷穴、手三里穴、曲池穴、阳陵泉穴、肩前穴、解溪穴等,通过一指禅、推法、揉法对每个穴位各按压2min,每天1次;家属可以观察护理人员操作,增加按摩次数。(4)功能训练:卧床休息者指导患者进行桥式运动、半坐位、坐位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待患者身体明显好转后逐渐下床活动,对双上下肢、肘关节、膝关节等部位进行功能训练,由被动运动向主动运动过渡,依次进行屈伸、外展、外旋内收等活动,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训练强度,每天1次,每次20~40min。(5)中药熏洗:选用活血化瘀的中药材煎煮取汁,利用药液蒸汽先对下肢进行熏洗,待温度降至40℃时泡脚,每天1次,每次25min,促进血液循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减轻患者痛苦。

1.5观察指标

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NIHSS评分用于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得分越低,神经功能损伤越轻。FMA评分用于评估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评分范围0~100分,得分越高,运动功能越趋于正常。SF-36评分通过精神健康、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等八个维度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对比经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对比经х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NIHSS、FMA评分

研究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FMA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

2.22组患者SF-36评分

研究组SF-36评分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脑出血好发于老年人群,脑血管破裂出血会压迫脑干,导致局部缺血缺氧、血液循环障碍、损伤神经系统。多数患者缺乏先兆症状,急性期死亡率约为30%~40%[2]。近年来,脑出血患者发病人数持续增多,患者常遗留不同程度功能障碍,容易并发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脑疝、脑疝等并发症,增加了治疗难度,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脑出血属中医学“中风”范畴,离经之血、风痰痹阻导致经络瘀阻、运行不畅,出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状[3]。通瘀汤由黄芪、丹参、当归等多味药材组成,黄芪、当归具有利水消肿、活血止痛、补中益气的功效,增加脑部血氧量,抑制炎性反应,保护神经功能。丹参、赤芍、桃仁具有活血祛瘀、养胃护肝、凉血消肿的功效,有效改善患者偏瘫、口眼歪斜等症状;石斛行气化瘀,增加脑部血氧量,调节神经介质水平,增强免疫力[4]。中药汤剂用药方便,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中风患者恢复时间长,在治疗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是脑中风的有效辅助方法。中医护理运用艾灸、穴位推拿、中药熏洗、功能训练、肢体摆放及体位调整等特色护理技术增强脑部血氧量,加速患者康复进程。艾灸能温经通阳络、行气活血、驱寒散邪的功能,通过温热刺激于穴位,激发经络气血,调节脏腑功能。穴位推拿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调节脏腑的功能,操作简单,家属可以自行操作,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患者舒适度。中药熏洗选用具有活血化瘀的中药材通过熏洗、泡脚能祛风除湿、疏通腠理,改善患者偏瘫、下肢功能障碍等症状[5]。引导患者取合适体位,进行功能训练能有效提高FMA评分,尽快修复神经功能,改善患者语言障碍、意识障碍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组患者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后SF-36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降低NIHSS评分,降低肺部感染、肺栓塞等并发症。综上所述,通瘀汤联合中医护理治疗脑出血恢复期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中医护理操作简单、经济适用、适用范围广,家属也可自行操作,有利于患者的持续性康复。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速康复进程,改善愈后,患者的满意度高,护理效率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姜海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中医护理防治肺部感染的效果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22):145-147.

[2]张冬吉.自拟通瘀汤对脑出血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8,36(11):140-142.

作者:朱红 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胰胆外科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