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医内外合治乳腺炎的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医内外合治乳腺炎的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医内外合治乳腺炎的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外敷1号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僵块期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浆细胞性乳腺炎僵块期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0例,治疗组48例。对照组选择中药内服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外敷1号外用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乳房疼痛、肿胀等症状以及乳房B超肿块的大小。结果:治疗组治愈率27.1%,显著高于对照组治愈率4.0%(P<0.05);对照组平均僵块缩小范围约44.11cm2,治疗组平均僵块缩小范围约69.13cm2,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内外合治浆细胞性乳腺炎僵块期疗效显著,能缩小乳房僵块,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浆细胞性乳腺炎;僵块;阳和汤;外敷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并确诊为浆细胞性乳腺炎僵块期的患者98例,主要表现为一侧乳晕部或双侧同时发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女48例;平均年龄(32.4±4.7)岁;病程(10.6±6.9)月;对照组50例:女50例;平均年龄(30.7±3.9)岁;病程(12.4±7.0)月;2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有关乳腺炎的诊断标准:(1)发病以一侧乳晕部较为多见,亦有双侧同时发病。患者常伴有乳头内缩史,在凹陷的乳头内可有带臭味的豆渣样物质分泌。少数病人伴有乳头溢液,呈血性或水样。(2)乳晕旁有结块疼痛,皮色微红,约7~10d成脓。溃后脓液带有臭味,久不收口,或愈合后又复发。化脓时有发热、头痛。(3)反复发作,可致疤痕形成,在乳晕部出现僵硬之肿块,且与皮肤粘连。(4)溃后久不收口,形成乳漏,其特征是用球头银丝从疮孔中深入,可从乳头中穿出。(5)本病多发于非哺乳期20~40岁的女子。(6)钼靶摄片、乳腺导管造影,或作乳头溢液涂片检查,有助诊断。

1.3纳入标准

满足本病的相关诊断标准,经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证实,并且患者处于浆细胞性乳腺炎僵块期,无全身炎症反应,局部皮肤红肿,僵块形成。超声下具有可测量病灶;接受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局部皮肤破溃者,对治疗药物过敏者、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或精神疾病者,恶性肿瘤及乳房其他疾病的患者。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

采用中药内服,方用阳和汤加减:熟地12g,鹿角片15g(先煎),生麻黄6g,白芥子9g,炮姜6g,路路通9g,皂角刺9g,甘草6g,炮山甲3g(先煎)。每日1剂,水煎2次,分早晚2次饭后温服,持续服药4周。

2.2治疗组

在阳和汤加减内服的基础上,加用外敷1号外用,药物组成:生大黄12g,红花6g,桃仁6g,乳香10g,没药10g,丹皮9g,赤芍12g,川芎9g,黄芩12g,丹参12g,公丁香5g,桂枝9g,虻虫6g,水蛭6g,僵蚕6g。温开水调和至糊状外用,敷于双侧乳房,每日1次,每次15min,持续敷4周。

3疗效观察

3.1观察指标

(1)乳房疼痛、肿胀等症状;(2)触诊乳房红肿范围、肿块大小;(3)B超下探测脓腔的大小:乳房B超肿物大小为最长直径(cm)乘以与之垂直的最宽直径(cm)。

3.2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积分量化表。其中(1)乳房疼痛:无疼痛,无触压痛0分;自觉稍微疼痛,用力触摸有轻微疼痛2分;自觉疼痛,有触痛,经前加重,呈阵发性疼痛4分;自觉疼痛明显,轻微触摸即感疼痛,或不能触碰,呈持续性,疼痛剧烈则可放射至腋下、肩背部,影响日常生活6分。(2)肿块大小:无肿块者0分;≤2×2cm2者2分;>2×2cm2、≤5×5cm2者4分;>5×5cm2者6分。根据治疗前后总积分的变化计算症候疗效率,以症候疗效率判断临床疗效,治愈:症候疗效率≥90%;显效:70%≤症候疗效率<90%;有效:30%≤症候疗效率<70%;无效:症候疗效率<30%。症候疗效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

3.3不良反应

治疗4周后检测患者清晨空腹时的肝肾功能,若出现不良反应,应详细记录并作进一步处理,但不计入治疗后评分。

3.4统计学方法

整理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讨论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乳痈”范畴,中医外科学将其称之为“粉刺性乳痈”。其发病与肝、脾、胃、冲任有密切关系。医家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病因、病机、病性、治法等有不同的看法,楼师发现浆细胞性乳腺炎有许多表现为中医外科中阴证的特质,如长期的僵块不消、瘘管窦道经久不愈、脓水清稀,或夹有豆腐渣样或脂质类物质并伴有臭味从乳头溢出等等,但运用清通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过程中注意到过用清热解毒药,更易造成乳房结块“欲消不消,欲脓不脓”,形成僵块,或转化成慢性迁延性乳腺炎[4]。因此在临床上楼师运用温通法,用阳和汤化裁治疗获得了很好的疗效。浆细胞性乳腺炎僵块期病程长,需长时间服药,对大部分患者造成了严重对经济负担。楼师发现僵块期辨证属于寒凝瘀滞,同时运用中药外敷活血祛瘀能增强药效,可使疾病及早康复。中药外治法早在《五十二病方》中便有记载,其中包括了药物外敷法。《黄帝内经》在此基础上发展衍生。至《外科正宗》总结了明以前的中医外治法,确立了标本兼治这一外科疾病的治疗大法[5]。陈实功认为,外治法理遵内治,因而施用外治法也必讲求辨证。他认为“疮疡之为病,毒邪由表入里,流窜经隧,深伏脏腑之故”,必须内外同治,方可相得益彰。“医之别内外也,治外较难于治内”,因为外科病,非单纯内治就能全部解决问题,尤其在疮疡初、中期,需要配合清洗、外敷、刀针、腐蚀等法,以“治标病”,“令脓毒外发”,方能使病情向善转归。外敷药具有箍集围聚、收束疮毒的作用,肿疡初期可促其消散,毒已聚者可促其缩小、局限,已溃者可截其余毒。外敷1号方是楼师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得出的经验方,方中生大黄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外用可治疗痈疡肿毒。虻虫、水蛭均为血肉有情之品,破血逐瘀之力极强,僵蚕散结,乳香、没药据《本草纲目》载:“乳香香窜,能入心经,活血定痛,故为痈疽疮疡要药。乳香活血,没药散血,皆能止痛消肿生肌。故二药每相兼用,活血散肿,定痛生肌。”红花活血散瘀止痛,桃仁活血祛瘀,丹参祛瘀止痛、活血通经,川芎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黄芩清热泻火解毒止血,丹参祛瘀止痛活血,桂枝解肌温通经脉,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赤芍活血散瘀止痛。本方多种药对配伍使用,外敷可活血祛瘀止痛,辅助阳和汤加减内服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僵块期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筱璇 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